-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大學物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04161
- 條形碼:9787577204161 ; 978-7-5772-0416-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物理 本書特色
特色一、在教材編寫中,某些內容在力保科學性的前提下,可以適當聯系一些工程和生活實踐,觸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如講質點模型時,(1)讓學生在校園地圖上找到他所在教室并標出自己的位置;(2)展示嫦娥一號在太空位置、軌跡。可忽略嫦娥一號的形狀和大小,視做沿軌道向前運動的一個點。(3)新冠病毒,肉眼無法看到,結構復雜,醫生為了跟蹤病毒侵犯身體哪個部位,研究病毒傳播路徑時,能否將它看成質點?特色二、在每一章的*后一節,提供了拓展章節閱讀、微視頻等豐富的課程思政資源,有利于培養學生科技強國的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增強愛國情懷等。比如在講述質點運動內容時,通過“嫦娥工程”、“北斗衛星”等前沿案例,培養學生探索未知的精神、科技強國的價值觀和本專業的使命感,在講述剛體角動量守恒的內容時,提供神舟十三號以及陀螺儀等技術的拓展閱讀以及王亞平太空演示實驗、全紅嬋跳水視頻等激發學生的科技強國意識、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學習奮斗的意識。特色三、教材內容的設計安排充分與學習通平臺已具規模的線上資源相結合,使教學更具有交互性和規范性,能夠充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式交流。
大學物理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理工科非物理類專業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內容主要包括質點力學、剛體力學、靜電場、穩恒磁場、時變電磁場、振動與波動、波動光學。 此外,書中還以二維碼的形式提供了拓展章節閱讀、習題、微課視頻、動畫等豐富的線上資源。本書可作為應用型大學理工科類專業學生的大學物理教材,也可作為大學物理教師參考用書,還適合各類讀者自主性學習。
大學物理 目錄
0.1物理學及其研究對象/1
0.2大學物理課程的地位、性質、目的及意義/1
0.3課程的學習方法及要求/2
0.4大學生談如何學習大學物理/2
第1章質點力學/4
1.1質點運動的描述/4
1.1.1參考系、坐標系、質點/4
1.1.2質點運動的矢量描述/6
1.1.3質點運動學兩類問題/12
1.2圓周運動/15
1.2.1平面極坐標下的圓周運動/15
1.2.2圓周運動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15
1.2.3圓周運動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16
1.3牛頓運動定律/19
1.3.1牛頓三大定律/19
1.3.2力學中常見的力/21
1.3.3相對運動/24
1.4慣性參考系與力學相對性原理/26
1.4.1慣性參考系/26
1.4.2力學相對性原理/26
1.5質點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27
1.5.1動量與沖量/27
1.5.2動量定理/28
1.5.3質點系的動量定理/29
1.5.4動量守恒定律/31
1.6質點系的功能原理與機械能守恒定律/33
1.6.1功與動能定理/33
1.6.2保守力與非保守力/38
1.6.3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恒定律/43
1.7嫦娥工程——力學應用篇/46
1.7.1“嫦娥一號”的探月過程/47
1.7.2“嫦娥一號”飛行過程中的力學原理/48
總習題一/50
第2章剛體力學/54
2.1剛體運動的描述/54
2.1.1剛體模型/54
2.1.2剛體的平動和轉動/55
2.1.3剛體定軸轉動的描述/55
2.2力矩、轉動定律、轉動慣量/57
2.2.1力矩/57
2.2.2轉動定律/59
2.2.3轉動慣量/59
2.3角動量與角動量守恒定律/64
2.3.1質點的角動量/64
2.3.2剛體定軸轉動的角動量/65
2.3.3剛體定軸轉動的角動量定理/65
2.3.4剛體定軸轉動的角動量守恒定律/66
2.4力矩做功與剛體繞定軸轉動的動能定理/69
2.4.1力矩做功/69
2.4.2剛體的轉動動能/70
2.4.3剛體繞定軸轉動的動能定理/70
2.5剛體力學應用篇/72
2.5.1陀螺儀/72
2.5.2體育運動中的力學原理/73
2.5.3直升機的尾槳/73
總習題二/74
大學物理目錄第3章靜電場/79
3.1電荷與電場/79
3.1.1電荷/79
3.1.2電場/80
3.1.3電場強度/81
3.1.4點電荷電場強度的計算/82
3.2靜電場的高斯定理/85
3.2.1電場線/85
3.2.2電通量/86
3.3靜電場的環路定理/92
3.3.1環路定理/92
3.3.2電勢/93
3.3.3電勢的計算/95
3.3.4電勢梯度/98
3.4靜電場中的導體/101
3.4.1導體的靜電平衡/101
3.4.2尖端放電/103
3.4.3空腔導體與靜電屏蔽/103
3.5電容器與電場能/106
3.5.1電容器/106
3.5.2靜電場的能量/108
3.6靜電場中的電介質/109
3.6.1電介質的極化/109
3.6.2介質中的靜電場/111
3.7電位移與有介質時的高斯定理/112
3.7.1有電介質時的高斯定理/112
3.7.2電介質中高斯定理的應用/113
3.8靜電場應用篇/114
3.8.1靜電復印機的工作原理/114
3.8.2靜電火箭發動機/117
總習題三/118
第4章穩恒磁場/123
4.1磁現象/123
4.1.1磁現象及其特點/123
4.1.2磁與電之間的關聯/123
4.1.3磁現象的本質/124
4.2磁場及磁感應強度/124
4.2.1磁感應強度/125
4.2.2穩恒電流/125
4.2.3畢奧薩伐爾定律/126
4.3磁場的高斯定理與環路定理/130
4.3.1磁場的高斯定理/130
4.3.2安培環路定理/133
4.3.3安培環路定理的應用舉例/135
4.4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138
4.4.1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的受力/138
4.4.2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舉例/138
4.4.3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舉例/140
4.4.4霍爾效應/141
4.5載流導線在磁場中所受的力/143
4.5.1安培力/143
4.5.2磁場對載流線圈作用的磁力矩/145
4.6磁場中的磁介質/147
4.6.1磁介質概述/147
4.6.2鐵磁質/148
4.6.3磁導率/150
4.7穩恒磁場應用篇/150
4.7.1電磁軌道炮/150
4.7.2磁電式電流計/152
總習題四/153
第5章時變電磁場/158
5.1電磁感應/158
5.1.1電源/158
5.1.2電動勢/159
5.1.3電磁感應現象/160
5.1.4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160
5.1.5楞次定律/161
5.2感應電動勢/164
5.2.1動生電動勢/164
5.2.2感生電動勢/167
5.2.3渦電流/170
5.3自感和互感/171
5.3.1自感現象、自感系數、自感電動勢/171
5.3.2自感系數和自感電動勢的計算/172
5.3.3互感現象、互感系數、互感電動勢/174
5.3.4互感系數和互感電動勢的計算/175
5.3.5磁場的能量/176
5.4位移電流和麥克斯韋電磁場方程組/179
5.4.1麥克斯韋位移電流假設/179
5.4.2安培環路定理的推廣/180
5.4.3麥克斯韋方程組/181
5.5時變電磁場應用篇/183
5.5.1無線充電技術/183
5.5.2電磁場與電磁波在電子通信技術中的應用/186
5.5.3北斗衛星導航系統/187
總習題五/189
第6章振動與波動/194
6.1簡諧振動/194
6.1.1簡諧振動的特征/194
6.1.2簡諧振動的振幅、周期和相位/197
6.1.3單擺與復擺/200
6.1.4旋轉矢量/201
6.1.5簡諧振動的能量/203
6.2簡諧振動的合成/205
6.2.1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206
6.2.2同方向、不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206
6.2.3兩個相互垂直的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207
6.2.4兩個相互垂直的不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208
6.3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共振/209
6.3.1阻尼振動/209
6.3.2受迫振動/211
6.4機械波的運動學/212
6.4.1機械波的產生和傳播/212
6.4.2平面簡諧波函數/214
6.5波的能量/220
6.5.1波動能量的傳播/220
6.5.2能流與能流密度/221
6.6惠更斯原理及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222
6.6.1惠更斯原理/222
6.6.2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223
6.7波的干涉與駐波/224
6.7.1波的疊加原理、波的干涉/224
6.7.2駐波/227
6.8聲波、超聲波、次聲波/232
6.8.1聲波/232
6.8.2超聲波/233
6.8.3次聲波/234
6.9多普勒效應/235
6.9.1波源相對于介質靜止,觀察者相對于介質運動/235
6.9.2觀察者相對于介質靜止,波源相對于介質運動/236
6.9.3波源和觀察者同時相對于介質運動/236
6.10振動與波動應用篇/237
6.10.1超聲波及其應用/237
6.10.2多普勒效應的應用/239
總習題六/241
第7章波動光學/245
7.1光的基本概念、光程/245
7.1.1光波、光的干涉現象/245
7.1.2光程/247
7.2楊氏雙縫干涉/248
7.2.1楊氏雙縫干涉裝置/248
7.2.2楊氏雙縫干涉條紋分析/249
7.3菲涅耳雙面鏡、洛埃鏡干涉實驗與半波損失/252
7.3.1菲涅耳雙面鏡/252
7.3.2洛埃鏡干涉實驗/252
7.4薄膜干涉/254
7.4.1薄膜干涉分析/254
7.4.2增透膜、增反膜/256
7.4.3劈尖、牛頓環/257
7.4.4邁克爾遜干涉儀/261
7.5光的衍射/263
7.5.1光的衍射現象/264
7.5.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264
7.6光的偏振性與馬呂斯定律/275
7.6.1光的偏振性/275
7.6.2偏振片、起偏器與檢偏器/277
7.6.3馬呂斯定律/278
7.6.4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279
7.6.5雙折射/281
7.7波動光學應用篇/283
7.7.1光學相控陣雷達/283
7.7.2偏振光應用/285
總習題七/288
附錄A矢量基礎/290
A.1標量/290
A.2矢量/290
A.2.1矢量的表示/290
A.2.2矢量運算/291
附錄B常用物理常量表/295
附錄C希臘字母/297
附錄D常用數學公式/298
參考文獻/302
大學物理 作者簡介
華南理工大學碩士,講師,廣州城市理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教師。指導學生參加競賽多項和發表論文十余篇。其中2022年8月,發表SCI論文1篇《Transmission Properties of One-Dimensional Galois Phononic Crystals》;2023年6月,發表北大核心論文1篇《基于電腦聲卡的TDOA聲源定位仿真系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