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術語革命:中國近代經濟學主要術語的形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26592
- 條形碼:9787522826592 ; 978-7-5228-2659-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術語革命:中國近代經濟學主要術語的形成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出現了數以萬計的經濟學新術語,它們是怎樣形成的?這是中國經濟思想史的重要問題和難題,學術界迄今尚無系統的研究成果。作者潛心10年,對該主題進行了全景式的深入研究,*終形成本書成果。本書內容涵蓋經濟學、歷史學、語言學,依據近代經濟學概念體系選擇主要術語作為個案研究對象,關注重點在古今經濟知識與經濟思想之變;既從個案上研究了132個中國近代經濟學主要術語的形成,又在整體上研究了三個階段經濟學術語形成的特點。在研究方法上,將學科史與概念史方法相結合;在史料運用上,以教科書、經濟辭典、經濟論文等經濟學發展史中的重要文獻材料為主,尤其注重中文術語與英文、日文術語原文的對比研究,以追本溯源。本書揭示了近代經濟學術語形成的過程、規律及其影響:中國近代經濟學術語的形成是一場古今術語革命,但革命中有傳承;主要術語借鑒了日語術語,但借鑒中有選擇。本書的出版對中國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語言史研究均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對經濟學的教學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術語革命:中國近代經濟學主要術語的形成 目錄
**章 導論:術語革命與中國近代經濟知識、思想及語言的革命
一 中國經濟學術語的古今巨變是怎樣發生的?
二 異質的中西經濟學術語是怎樣完成對接的?
三 術語革命與中國近代經濟知識、經濟思想的革命
四 術語革命與中國近代經濟語言革命
五 中國近代經濟學術語革命的研究現狀與方法
第二章 經濟學總論主要術語的形成
節 “經濟”“經濟學”術語的形成
一 中國在19世紀翻譯Economy、Political Economy的各種譯名
二 19世紀末日語“經濟(學)”“理財學”等詞傳入中國
三 “經濟學”“理財學”“計學”等詞在語義方面的競爭
四 “經濟學”“計學”“理財學”等詞的使用競爭
五 傳統“經濟”一詞到現代“經濟”術語的轉變
六 民國初年“經濟”“經濟學”成為通用術語
七 “經濟學”對譯的英文是Economics還是Political Economy?
八 結論
第二節 “生產”等術語的形成
一 生產(Production)
二 土地(Land)
三勞動、勞力(Labour)
四 資本(Capital)
五 企業(Enterprise)
六 技術(Technique,Technical)
七 資源(Resource)
八 成本(Cost)
九 固定資本(Fixed Capital)、流動資本(Circulating Capital)
十 公司(Company,Corporation)
第三節 “交易”等術語的形成
一 交易、交換(Exchange)
二 供給(Supply)、需求(Demand)
三 價格(Price)、價值(Value)
第四節 “消費”等術語的形成
一 消費(Consumption)
二 效用(Utility)
第五節 “分配”等術語的形成
一 分配(Distribution)
二 地主(Landlord)
三 勞動者、工人(Labourer)
四 農民(Peasant,Farmer)
五 資本家(Capitalist)
六 企業家(Enterpriser,Entrepreneur)
七 地租(Land Rent)
八 工資(Wage)
九 利息(Interest)
十 利潤(Profit)
第六節 “產業”等術語的形成
一 產業(Industry)
二 工業(Industry)
三輕工業(Light Industry)、重工業(Heavy Industry)
四 農業(Agriculture)
展開全部
術語革命:中國近代經濟學主要術語的形成 作者簡介
孫大權,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理論經濟學博士后,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思想史。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