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法理定位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21756
- 條形碼:9787522521756 ; 978-7-5225-2175-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法理定位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典當史》是中國**部典當史專著,原于1993年初版,在海內外相關學術領域獲得了極好的反響,不僅引用、摘轉率頗高,也屢遭盜版。《中國典當史》基本內容由中國典當史說和中國典當史論兩大部分組成,從《紅樓夢》的"當事"說起,分別考察了中國典當的源流、典當行事與典當文化、典當類型、典當設施、典當招幌、經營管理、當字、當票與隱語行話、行規與行會、其他行業習俗,以及典當與佛教文化、典當與政治生活、典當與社會生活、典當與社會風尚、文學藝術中的典當等。《中國典當史》是作者多年潛心研究的結晶,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頗具個性特點,可供社會學、民俗學研究者及一般歷史愛好者閱讀參考。
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法理定位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憲法學角度對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及其對我們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價值做出精細化評估,著眼于憲法論域映射的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的法理定位問題,運用憲法學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形成一套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法理定位策略體系。除緒論外,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部分為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法理定位研究的問題意識與理論面向。第二部分因循**部分形成的研究框架,分別從背景、歷史和兩岸三個面向出發,對涉及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法理定位問題的若干重要地理論與現實問題加以討論。第三部分注重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法理定位策略之形成與應用。
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法理定位研究 目錄
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法理定位研究 相關資料
18 世紀中葉, 適值清朝乾隆年間,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在中 國這塊具有古老文明史的土地上出現, 而國家仍處于封建王朝的 桎梏之下。 就在如此歷史背景下, 產生了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識的 偉大現實主義小說, 即曹雪芹的 《 紅樓夢》。 二百多年來, 《 紅樓 夢》 中的寶、 黛愛情故事曾使無數男女青年癡醉; 其很好的藝術 性和所展示的歷史文化風貌不僅贏得了本土多層次的廣泛讀者, 甚至還傾倒了海外的許多讀者。 一般說來, 人們往往是將之作為 歷史與人生教科書來讀的。 除文學家而外, 許多人文科學、 社會 科學乃至自然科學領域的專家、 學者, 均以其獨有的慧眼從書中 發現一些與本領域相關的有用信息。 多視點的研究, 讓人們益感 作者知識的淵博、 藝術的成功, 已有形成 “ 紅學” 之勢。 這些, 當然不是一般讀者所能體驗到的。 寫至此, 或有讀者會問, 一部講典當史的專書怎么開篇竟說 起 《 紅樓夢》 來了? 豈非咄咄怪事。 其實, 并不怪哉。 筆者少年 時代亦曾為紅樓故事所傾倒, 而今作為從文化史角度考察、 研究 中國典當史的學者, 則尤其注意書中有關貴族生活與典當業關系 的情節, 以及由此展示的社會生活風貌。 當然, 這也使我格外增加幾分對曹氏這位大手筆的欽佩。 毋庸諱言, 我如此開篇的意向, 是在于期望讀這本小書者, 不至于翻開首頁就陷于傳統史書 所推崇的那種 “ 莊嚴” 卻枯燥沉悶的風格氣氛之中, 試圖在緊密 圍繞正題又不浪費筆墨的情況下, 略增一點活潑情趣。 其情趣, 則在于一般讀者往往沉湎于人情故事之際所忽略之處。 舊時民間流傳有這么兩句俗語, 一說 “ 當當抵當當還在”, 一說 “ 當當取當當抵當” , 體現了典當者出入當鋪時的基本心 態。 按其字面的意思, 大致是說, 為調劑緩急或一時拮據而典 當, 盡管有所耗費, 但當本還在。 典當業主們也借當戶這種心態 來招徠生意, 舊時當鋪門面的楹聯即可為證。 試看下例: 以其所有, 易其所無, 四海之內, 萬物皆備于我; 或曰取之, 或曰勿取, 三年無改, 一介不以與人。 緩急人常有;權衡我豈無。 攘攘熙熙, 有無相濟; 生生息息, 爾我平安
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法理定位研究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段磊,陜西西安人,法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講師,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員。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課題、中國法學會部級涉臺專項課題、中國博士后基金第60批面上資助(一等)課題、中國博士后基金第11批特別資助課題等科研項目,出版涉臺學術專著四部,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相關成果三次獲得臺灣研究優秀成果獎。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