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黃帝四經?法思想探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820140
- 條形碼:9787576820140 ; 978-7-5768-2014-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帝四經?法思想探析 內容簡介
《黃帝四經》是黃老學的奠基之作,是道法思想的系統闡發者,也是“隆禮重法”思想哲理探索的先驅。其以道為基,綜納百家之言,闡釋了“道術將為天下合”的禮法基礎,在思想上深化和連綴了禮法文化的歷史發展脈絡,也為當下“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提供了思想滋養與重要啟示。《<黃帝四經>法思想探析》運用文獻分析法和比較研究法,對《黃帝四經》法思想進行深入的研究。從理論上提出《黃帝四經》法思想的“道法”本質,并對其歷史背景、生成邏輯及適用路徑進行研究,提煉了其“隆禮重法”的思想觀點,在肯定其自然法思想理論價值的同時,還提出了其“隆禮重法”的歷史承接和治道形塑意義,以及助益中國試法治現代化建構的當代意義。
?黃帝四經?法思想探析 目錄
一、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相關研究
(三)應該補充研究的問題
二、《黃帝四經》的稱謂及其實質問題
三、《黃帝四經》的思想定位及基本范疇
四、《黃帝四經》的基本圖式
**章歷史脈絡中的《黃帝四經》
**節“道術將為天下裂”的歷史情境
一、天下裂
二、道術裂
第二節“道術將為天下合”
第二章《黃帝四經》法主體思想
**節“道生法”
一、道之體:有無的和合
二、道之用:法度的建構
(一)道生法
(二)握一以知多:守道成法的功效
(三)得道以審分定名
(四)審分定名以萬民不爭
(五)無為:法之迥同太虛的妙用
第二節“執道者生法”
一、何謂執道者
二、《黃帝四經》“執道者生法”思想
第三節隆禮重法與“案(按)法而治”
一、隆禮重法思想概述
二、《黃帝四經》隆禮思想剖析
三、重法:“案(按)法而治”的旨趣
(一)“案(按)法而治”的道性
(二)“案(按)法而治”的德性
(三)“案(按)法而治”的法性
第三章法之神圣的保障:道生法的邏輯
**節總體邏輯:因循之道
一、老子的因循之意
二、《黃帝四經》的因循之意
三、因循的價值
第二節基本思路:推天道以明人事
一、天道、地道與人道
二、推天道以明人事
第三節“二”的辯證之用:陰陽刑德
一、“二”的意涵
二、陰陽刑德的辯證之用
第四章法的適用
**節“法弗敢廢”
一、“法弗敢廢”的道體之因
二、“法弗敢廢”所蘊含的法之神圣性
第二節當:得道之法
一、《黃帝四經》之法“當”的意涵
二、如何確保法之“當”
(一)去私執法
(二)“不達刑”
第三節參驗之道
一、“名實”與“刑(形)名之術”
二、參驗的形上之維:循名復一
三、參驗的形下之維:循名責實
四、《黃帝四經》參驗之道的歷史意涵
第五章《黃帝四經》法思想的意義
一、加速周封建制的瓦解
(一)封建制及其意識形態
(二)《黃帝四經》法思想加速周封建制的瓦解
二、對漢初治道的影響
(一)無為的漢初之用
(二)“隆禮重法”——“法主禮輔”的政治情勢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黃帝四經?法思想探析 作者簡介
向達,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本科與碩士畢業于湘潭大學,分別獲學士和碩士學位。博士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主要講授法理學、外國法制史、民族法學等課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子項目1項,省級項目5項,廳級項目6項(其中重點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在內蒙古社會科學、深圳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4部,獲省級科研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廳級科研一等獎1項、校級科研三等獎2項。指導學生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省級獎各3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1項、省級3項,指導學生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主要學術及社會兼職有: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評審專家、陜西省法律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憲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南省金融消費糾紛調解委員會委員、湘西州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湘西州政法委執法監督員、湘西州公安局執法監督員等。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