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出函關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82199
- 條形碼:9787229182199 ; 978-7-229-18219-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出函關 本書特色
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講述兩代人成長和生活的長篇小說,作品時間跨度大、時代感強。小說描述了豫西謝樓寨遭土匪血洗,幸存的雙喜被迫參加革命,走上革命道路。其子金龍苦苦求學,大學畢業后進入西安一家兵工企業,為國家軍工發展做出了貢獻。作品抒寫了前后兩代人的奮斗經歷和情感生活,展示了時代的風云變幻和社會的艱難發展歷程。全書格調積極向上,富于正能量。
出函關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出函關》是一部溯源和尋根的小說,作者沿著祖輩的足跡,徐徐講述了從20世紀30年代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一個家族的成長發展史,兩代人的心靈史。 豫西謝樓的雙喜一家,在經歷土匪血洗的劫難后,被逼上梁山參加了革命。雙喜之子金龍,從農村中一步步求學奮進,*終作為鄲城一高的**個大學生,進入天津大學,在天津大學完善了個人的能力。金龍在分配到位于西安的中國**代兵工廠后,親歷了共和國兵工產業發展,并在時代的前進中做出了自己的判斷與行動。從農民雙喜的革命之路,到金龍的求學與服務兵工事業的人生道路,展現出了在劇烈變化下,兩代人平凡而又不凡的人生路。兩代人的人生抉擇背后,都是大時代的風云變幻,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動,充當扇動翅膀的蝴蝶,改變著中國。作品契合當下文化引導和市場熱點,文學層面有深度,構建了恢弘、生動的故事畫卷。
出函關 目錄
出函關 相關資料
歷史需在不斷講述中,延續記憶。 故事要靠新的視角下,演繹春秋。 ——賈平凹推薦(陜西省作協主席) 尋根文學近年的聲勢弱了許多,勇強的小說《出函關》在這一寫作領域有新的建樹,不是尋根,而是扎根,扎根在中國文化精神的根脈中。他的寫作既上溯也回流,使得這部小說厚實又鮮活。這是一個家族的小春秋,從今天到過去,從村莊到城市,兩代人在各自的守望與遷移中融匯貫通。這部小說是家族史,但基礎是中國人血脈基因的通識與通史。 歷史有每個時代的理解與詮釋,這才構成社會趨勢認知的厚與大。我由這部小說看到了一位七零后作家的清醒和沉著,以家族史為小切口,給小說的時代性重新賦能。 ——穆濤(魯迅文學獎得主,西安市作協主席) 在這樣的一部家族史中,失敗的英雄與隱沒的烈士,共同譜就了凡人的史詩品格,他們的掙扎,蹣跚,不期然,竟也對應了百年民族奮斗的步履。 ——弋舟(小說家,魯迅文學獎、郁達夫小說獎得主) 在父子兩代河南人身上,折射了近現代中國走過的可歌可泣的艱難歷程。從“老家河南”開始的曲折與血淚,作為中華民族不屈歷史的獨特鏡像,傳達了勇氣逆轉天命,堅忍超越苦厄,開放創造新天地的歷史邏輯。是一部敘事肌理真切強韌,故事轉換大開大合的優秀作品。 ——任白(吉林省作協副主席) 勇強講了一個人與器的故事,時間是器,世間是器,人身處其中,但并不甘為其所囿,求變,求成器,所以有進有出,此間際遇,是時是勢,是一步一煙火的人生。 ——衛毅(《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編) 現代性和城市化如一場颶風,吹薄了傳統農耕文明的土壤,個體從此不再屬于板結的家族泥塊和不變的故土山水,而是迅速沙粒化、原子化,被攜上天空,吹往異鄉。肉體漂泊的一代人,將永遠漂泊下去, 而不斷回想前世泥土的溫潤,自我發軔時承澤過的雨水,則是一場又一場精神上的退耕還林還草。《出函關》,達內心。 ——金丹華(圖書策劃人)
出函關 作者簡介
謝勇強,民盟會員,先后任《華商報》記者、主任助理、記者站站長、主任;《美文》雜志主編助理,采寫近百萬字的新聞作品,多次獲陜西新聞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