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2):“一帶一路”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46450
- 條形碼:9787030746450 ; 978-7-03-074645-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2):“一帶一路”篇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零饑餓、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可持續城市和社區、氣候行動、水下生物和陸地生物七大可持續發展目標,重點專注于新方法和新指標的探索、可持續發展進程的跟蹤評估,以及多指標交叉研究的理論與實踐,針對18個具體目標匯集了31個典型案例,展示了在典型地區、國家、區域和全球四個尺度上針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研究、監測和評估成果,包括28套數據產品、22種方法模型和24個決策支持。這些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國利用科技創新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探索和實踐,充分揭示了地球大數據技術對監測評估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應用價值和廣闊前景,開拓了在聯合國技術促進機制框架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優選技術方法支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可為各國加強該議程的落實監測評估提供借鑒。
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2):“一帶一路”篇 目錄
前言 i
執行摘要 ix
**章 緒論 1
第二章 SDG 2零饑餓
背景介紹 8
主要貢獻 9
案例分析 11
2.1 1985~2020年全球耕地變化評估 11
2.2 2020年全球高分辨率耕地復種遙感監測與評估 17
2.3 中亞五國草地承載力評估 22
2.4 蒙古國草地承載力時空變化及成因 29
2.5 非洲糧食生產穩定區和脆弱區識別 35
2.6 亞非沙漠蝗災情監測 42
2.7 中南半島湄公河流域極端干旱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48
本章小結 56
第三章 SDG 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
背景介紹 60
主要貢獻 61
案例分析 62
3.1 全球典型湖泊藻華暴發時空分布 62
3.2 全球大型湖庫水體透明度時空變化 70
3.3 中亞跨境河流水事件動態變化 78
本章小結 87
第四章 SDG 7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背景介紹 90
主要貢獻 91
案例分析 92
4.1 全球建筑通電狀況 92
4.2 中國能源國際合作項目 96
4.3 中國太陽能利用援外培訓 101
本章小結 107
第五章 SDG 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背景介紹 110
主要貢獻 111
案例分析 113
5.1 2000~2020年全球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綜合評估 113
5.2 全球夜間燈光亮度變化 120
5.3 未來情景下全球城市增長與人口增長比率 128
5.4 全球世界文化遺產地土地覆蓋變化監測 135
5.5 全球自然與混合世界遺產地邊界區域多尺度監測與評價 140
5.6 全球大城市綠度變化與受益人口 146
本章小結 151
第六章 SDG 13氣候行動
背景介紹 154
主要貢獻 155
案例分析 156
6.1 全球熱浪災害變化及其影響分析 156
6.2 全球變暖下的海洋物理環境變化 160
6.3 2000~2020年全球陸地凈生態系統生產力時空變化分析 166
6.4 1992~2020年全球大洋碳匯強度的變化趨勢 172
本章小結 178
第七章 SDG 14水下生物
背景介紹 182
主要貢獻 183
案例分析 184
7.1 南海及周邊海域有害赤潮生物的空間分布特征 184
7.2 中國-東盟海域珊瑚礁白化熱環境監測與預警 192
7.3 北印度洋浮游植物粒級結構的動態變化 200
本章小結 207
第八章 SDG 15陸地生物
背景介紹 210
主要貢獻 211
案例分析 212
8.1 全球森林覆蓋度年際變化 212
8.2 全球沙丘(地)動態監測 217
8.3 中亞五國土地退化零增長進程及歸因 222
8.4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野駱駝及其棲息地的影響評價 228
本章小結 233
第九章 SDGs多指標交叉與綜合
背景介紹 236
主要貢獻 238
案例分析 239
9.1 中亞水-能-糧-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評估 239
本章小結 250
第十章 總結與展望 253
參考文獻 257
主要縮略詞 272
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2):“一帶一路”篇 作者簡介
郭華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芬蘭科學與人文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國際數字地球學會名譽主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技術促進機制10人組成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主任、“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主席,以及《國際數字地球學報》和《地球大數據》主編等職,曾任國科聯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主席。主要從事空間地球信息科學研究,在遙感信息機理、雷達對地觀測、數字地球科學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現為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月基對地觀測研究”負責人。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