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黃帝內經》的科學文化詮釋——素問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69978
- 條形碼:9787030769978 ; 978-7-03-076997-8
- 裝幀:圓脊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帝內經》的科學文化詮釋——素問卷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年鉛印本為底本,針對《黃帝內經·素問》所有原文,以原文獨立篇章為單元,分為導讀、校注、釋義、知識鏈接四個模塊,綜合古今文獻、理論、臨床以及實驗研究的近期新成果,運用當代詮釋學方法,從原文講了什么、為什么這樣講、講對了還是講錯了、為什么說講對了還是講錯了、講的內容現代有什么樣的價值等5個層面進行分析,既要搞清楚原文所講內容的思想淵源、臨床及日常生活實踐經驗基礎,又要搞清楚原文所講觀點、理論的后世演變、科學內涵(與現代相關科學的融通)、現代研究以及在中醫臨床、養生乃至指導社會生活的價值。
《黃帝內經》的科學文化詮釋——素問卷 目錄
目錄
王序張序前言
上古天真論篇** 1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16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32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59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78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 121
陰陽別論篇第七 131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150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163
五臟生成篇第十 192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204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214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 222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233
玉版論要篇第十五 242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 248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256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281
玉機真臟論篇第十九 297
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 315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327
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338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353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364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372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385
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395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402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418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428
熱論篇第三十一 435
刺熱篇第三十二 447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456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468
瘧論篇第三十五 482
刺瘧篇第三十六 496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505
咳論篇第三十八 511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 521
腹中論篇第四十 533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542
風論篇第四十二 557
痹論篇第四十三 569
痿論篇第四十四 589
厥論篇第四十五 602
病能論篇第四十六 613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 621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632
脈解第四十九 641
刺要論篇第五十 650
刺齊論篇第五十一 656
刺禁論篇第五十二 659
刺志論篇第五十三 670
針解篇第五十四 674
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 680
皮部論篇第五十六 688
經絡論篇第五十七 698
氣穴論篇第五十八 701
氣府論篇第五十九 712
骨空論篇第六十 721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736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748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771
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 785
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 796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807
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 832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851
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 868
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890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922
刺法論篇第七十二(遺篇) 972
本病論篇第七十三(遺篇) 997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1015
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 1070
示從容論篇第七十六 1077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 1084
征四失論篇第七十八 1094
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 1099
方盛衰論篇第八十 1109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 1122
主要參考文獻 1129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