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物保護技術:理論、教學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05391
- 條形碼:9787573205391 ; 978-7-5732-0539-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物保護技術:理論、教學與實踐 本書特色
·文物保護領域的教學與實踐
·可移動文物保護
·不可移動文物保護
·非水分散體材料研究及應用
文物保護技術:理論、教學與實踐 內容簡介
該書以“文物保護技術”為主題,是作者在文化遺產保護技術研究和理論探索方面的研究成果結集,也是作者30多年來在文物保護教學實踐中的總結,既有對可移動文物的劣化機理研究、保護方法研究與應用的探索,也有對不可移動文物病害分析研究及其保護方法的思考,還有針對土遺址加固、防水等保護材料的研究和應用等等。本書分為兩大部分,**部分為“理論與教學”,探討文物保護的哲學基礎、法律體系建設、現場保護的意義、保護材料的選擇、《文物保護材料學》和《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課程的設計等內容;第二部分為“方法與實踐”,又根據研究對象細分為“可移動文物保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非水分散體材料研究及應用”三部分。
文物保護技術:理論、教學與實踐 目錄
2. 建議完善文物技術保護法律體系
3. 談談考古發掘中的現場保護
4. 談談考古遺址的展示保護
5. 土遺址防風化保護概況
6. 我國遺址博物館建設的歷史回顧
7. 考古遺址的技術保護與環境保護
8. 文物保護用有機高分子材料及要求
9. 文物保護中樹脂的去除方法
10. 文物加固過程中樹脂反遷研究
11. 《文物保護材料學》的課程開設:內容、經驗和問題
12. 《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課程開設:內容、經驗和問題 貳 方法與實踐 可移動文物保護
1. 金屬文物機械去銹與化學去銹方法之比較
2. 一件贗品青銅鼎鑒定過程中的儀器分析佐證
3. 貴州可樂遺址青銅鏡的科學分析
4. 河南南陽出土青銅提鏈壺的彩繪工藝分析
5. 科學分析在文物修復中的應用
6. 銅鏡表面光澤度測量和制作工藝評價初步研究(過程稿,應該不是終稿)
7. 居延遺址129烽燧五銖的科學分析
8. 青海都蘭吐蕃唐墓金銀器的綜合科學分析
9. 青海都蘭吐蕃墓貼金銀器粘接材料和工藝的科學分析
10. 丙烯酸樹脂材料和何家村金銀器的保護
11. 鎏金的顯微觀察
12. 鄂爾多斯北魏鎏金牌飾的科學分析
13. 云南曲靖出土金飾錫器的科學分析 (過程稿,應該不是終稿,分析結果討論不完整)
14. 河南東周陽城熔鐵爐玻璃樣分析研究
15. 瓷質文物表面硅質水垢的清洗
16. 杭州南宋漆飾陶碗表面涂層的科學分析
17. 紅圓皮蠹對毛織文物的危害及防治
18. 居延塞T129烽燧遺址出土紡織品分析
19. 防水材料在紙質文物保護中的應用初探
20. 超臨界流技術在木材保護中的應用
21. 北京平谷上宅遺址骨柄石刃刀膠結材料的初步分析
22. 河南博物館展室空調濾網吸附灰塵的分析 不可移動文物保護
1. 潮濕土遺址隔水防潮技術對比研究
2. 成都杜甫草堂唐代遺址綜合保護研究
3. 山海關夯土長城保護棚架及相關問題
4. 壽縣城墻磚的病害與其特性關系的初步研究
5. 龍門石窟雙窯洞病變的科學分析
6. 炳靈寺石窟171窟大佛發髻上藍色顏料的分析與討論
7. 鶴壁五巖寺石窟化學保護材料選擇實驗
8. 吐峪溝攔沙壩的影響及石窟保護對應措施分析
9. 從一片大足石刻千手觀音表面金箔分析獲得的信息
10. 千手觀音修復的漆皮回貼材料選擇
11. 望都漢墓病害科學分析與保護建議
12. 合浦漢墓四方嶺I號白色墓磚的科學分析
13. 山東臨淄東周殉馬坑遺址的隔水保護措施及效果評價
14. 美國1970年代修復一幅中國古代壁畫的實例
15. 北京延慶地區晚期壁畫的病害及保護
16. 山西地區古代泥塑貼金裝飾局部變色的分析研究
17. 貴陽高坡紅軍標語結構分析及現場保護
18. 洛陽山陜會館修復工程化學分析報告
19. 基于糟朽木材原址保存的循環水保護設計——以義烏春秋戰國古井遺址為例 非水分散材料研究及應用
1. 幾種常溫自交聯丙烯酸樹脂非水分散體的制備
2. 非水分散體加固劑固結砂土能力的研究
3. 非水分散體加固劑對大窯遺址土體的加固試驗
4. 幾種加固和防水材料控制土體鹽結晶破壞的初步試驗研究
5. 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土體加固保護材料的篩選
6. 內蒙古通遼哈民忙哈遺址本體保護工程及非水分散體新型保護材料的應用
7. 吐魯番地區幾個土遺址化學加固的分析評價
8. 庫木吐喇巖面化學加固保護試驗
9. 新型材料復制金沙遺址博物館考古剖面
10. 考古發掘土遺址的生物病害與蟻獅防治
文物保護技術:理論、教學與實踐 作者簡介
周雙林,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文物保護材料的研究和文物的化學分析。開設《文物保護材料》和《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相關課程。自1998年起開始土遺址保護研究,開發了丙烯酸樹脂非水分散體材料,相關研究已發表,并成為北京大學科研成果推廣,在國內多個考古遺址如邢窯遺址、晉侯墓地遺址、通遼哈民忙哈遺址等使用;參加多項科技部重大課題,主要負責潮濕土遺址病害調查和保護材料研究;主持了12個國保單位考古遺址的保護設計和現場施工。發表文物保護相關論文百余篇,出版專著《土遺址保護材料探索》。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