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聚焦“五個中心”:破解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功能進階之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2172
- 條形碼:9787208182172 ; 978-7-208-18217-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聚焦“五個中心”:破解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功能進階之策 本書特色
當前我國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推進“五個中心”功能升級建設,正是上海在新時代背景下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突破口。本書研究面向全球、面向未來,聚焦上海市“五個中心”功能升級,探索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功能進階之路。本書含有豐富的數據資料和案例研究,可為上海進一步推進“五個中心”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聚焦“五個中心”:破解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功能進階之策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討論上海市“五個中心”升級版建設的論著,由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編著。本書提出,上海全面深化“五個中心”建設,核心是要瞄準全球塔尖城市聚力世界影響力提升,形成與現代化強國相匹配的全球城市位勢。“五個中心”升級版建設思路要著重突出“科技引領、金融激活、貿易鏈接、航運支撐、經濟為基”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功能邏輯。科創中心著力突出體現國際大都市引領未來發展的核心功能;金融中心著力突出體現國際大都市主導經濟循環的核心功能;貿易中心著力突出體現國際大都市鏈接全球經貿網絡的核心功能;航運中心著力突出體現國際大都市控制全球供應鏈網絡的核心功能;經濟中心著力突出體現國際大都市綜合實力集中體現的基礎功能。同時,本書進一步分析探討了“五個中心”升級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城市核心功能承載戰略空間、城市數字化轉型與綠色轉型、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城市高品質生活等之間的內在聯系。
聚焦“五個中心”:破解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功能進階之策 目錄
新優勢 1.2.2 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化中
主動應變 1.2.3 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在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推動
高質量發展 1.2.4 放在國家對長三角發展的總體部署中,進一步發揮好龍頭
帶動作用 1.3 在全球坐標系中審視上海的長與短 1.3.1 上海城市發展的長板優勢 1.3.2 上海城市功能的短板問題 1.4 邁向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1.4.1 城市功能進階的新內涵新邏輯 1.4.2 從國際競爭力到世界影響力 1.4.3 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功能能級
Ⅱ 分論篇 第2章 著力增強國際經濟中心綜合競爭力 2.1 釋放中長期經濟增長新潛能 2.1.1 上海經濟增長的動力演進 2.1.2 “轉型下半場”趨勢特征 2.1.3 構建中長期可持續增長的動力機制 2.2 全面提升高端產業引領功能 2.2.1 增強高端制造業競爭力 2.2.2 推進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2.2.3 強化產業核心能力建設 2.3 打造“五型經濟”競爭優勢 2.3.1 “五型經濟”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特有經濟形態 2.3.2 “五型經濟”是上海都市型經濟體系的立體投影 2.3.3 “五型經濟”是彼此融合、相輔共生的有機整體 2.3.4 做強做大“五型經濟”要洞察和把握新趨勢新機理 2.4 提升高能級市場主體集聚度 2.4.1 打造總部經濟發展新高地 2.4.2 角逐獨角獸企業全球競技場 第3章 顯著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全球資源配置功能 3.1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地位再探視 3.1.1 大國經濟崛起有賴于金融服務支撐 3.1.2 引領國家金融發展深化 3.1.3 應對全球金融格局競合變化 3.2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功能評估 3.2.1 觀覽全景圖:位序上升、位勢進階 3.2.2 透視瓶頸點:開放度、影響力有待提升 3.3 做強金融要素功能進階的“主場” 3.3.1 做深金融市場開放 3.3.2 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3.3.3 筑牢金融安全屏障 3.4 打開金融服務功能進階的“增量空間” 3.4.1 布局金融科技新版圖 3.4.2 打造數字貨幣新高地 3.4.3 開創綠色金融新范式 第4章 全面提高國際貿易中心鏈接樞紐功能 4.1 格局重塑:進入功能突破新階段 4.1.1 從蓄勢到突破的上海外貿中心成長之路 4.1.2 貿易中心規模優勢確立但核心競爭力有待提升 4.1.3 在全球貿易格局變化中穩固提升貿易價值鏈 4.1.4 開啟更高能級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新征程 4.2 夯實基礎:推動傳統貿易轉型升級 4.2.1 實現貨物貿易“量穩質優” 4.2.2 開辟國際轉口貿易新空間 4.2.3 深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4.3 路徑探索:力促貿易新業態創新突破 4.3.1 培育適應離岸貿易發展的綜合環境 4.3.2 賦能跨境電商加“數”發展 4.3.3 打造一站式保稅維修和再制造基地 4.4 開放引領:促進數智化服務貿易發展 4.4.1 燃動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新引擎 4.4.2 驅動數字服務貿易業態創新發展 4.4.3 提升跨境物流倉儲數字化服務 4.5 布局未來:聚焦貿易中心能級提升重要載體 4.5.1 集聚和培育高能級貿易主體 4.5.2 打造貿易核心功能集聚區 4.5.3 升級進博會和大宗商品交易平臺 4.5.4 持續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 第5章 穩步提升國際航運中心服務輻射能級 5.1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邁上新征程 5.1.1 從戰略決策到推進建設的歷程
5.1.2 遵循基本建成的規律 5.1.3 把握全球航運發展新趨勢 5.1.4 洞察面向未來的功能新內涵 5.2 合力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 5.2.1 長三角港口群協同發展的豐富實踐 5.2.2 世界級港口群的優化提升空間 5.2.3 共建世界級港口群 5.3 聚力增強高端航運服務功能 5.3.1 強化航運交易功能 5.3.2 深化船舶管理功能 5.3.3 提升航運專業服務功能 5.4 加快建設世界級航空樞紐 5.4.1 順應國際航空樞紐發展新趨勢 5.4.2 明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新要求 5.4.3 形成上海航空樞紐戰略功能新導向 5.5 著力推動集疏運體系協同高效 5.5.1 優化港口集疏運體系 5.5.2 推動內河港區布局完善 5.5.3 提升鐵路集疏運服務能級 第6章 全力強化國際科創中心創新策源功能 6.1 國際科創中心的新坐標新方位 6.1.1 科技創新成為大國博弈必爭地 6.1.2 國際科創中心進入功能躍升期 6.1.3 圍繞創新策源持續升級功能 6.2 建設世界主要科學中心的上海之路 6.2.1 國家實驗室體系塑造戰略科技力量 6.2.2 **基礎科研機構激活創新源頭 6.3 市場需求牽引成果轉化的路徑探索 6.3.1 緊扣市場導向:概念驗證跨出早期成果轉化**步 6.3.2 打通技術供需:新型研發機構探路成果轉化新模式 6.3.3 松綁放活機制:制度創新疏通產研雙向鏈接快車道 6.3.4 催生新興業態:創新型經濟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6.4 構筑科技創新“熱帶雨林”式生態系統 6.4.1 開放創新打造全球頂級創新集群 6.4.2 聚才成塔厚植科技創新人才沃土 6.4.3 釋放創投活力讓金融與科技共舞 Ⅲ 專題篇 第7章 塑造“五個中心”核心功能承載戰略空間 7.1 把握上海城市功能空間演化特征及規律 7.1.1 五輪城市總體規劃瞄定形成“多中心”空間格局 7.1.2 “五個中心”功能發展和城市空間演化的規律特征 7.2 優化“東西兩翼”“南北兩端”重點格局 7.2.1 “東西兩翼”建設國家戰略承載區 7.2.2 “南北轉型”提升沿江沿海發展動能 7.3 五大新城發力打造功能增長極 7.3.1 新城發展的實踐與特點 7.3.2 獨立綜合性節點城市的功能內涵 7.3.3 高水平推進特色產業和功能導入 7.3.4 “一城一策”推進新城發力 7.4 持續優化空間治理策略和政策導向 7.4.1 從空間存量中找到發展增量 7.4.2 探索TOD模式引導布局 7.4.3 加快推動工業用地“二轉二” 第8章 推動“五個中心”建設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雙向賦能 8.1 依托長三角一體化推動上海城市功能再躍升 8.1.1 在服務長三角區域發展中塑造和深化城市功能 8.1.2 發揮好上海引領帶動作用共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8.2 聚焦重點領域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 8.2.1 促進長三角產業鏈創新鏈協同 8.2.2 強化長三角生態環境共保聯治 8.2.3 推動長三角公共服務便利共享 8.3 深化區域一體化發展模式和制度創新 8.3.1 創新跨區域經濟產業合作模式路徑 8.3.2 促進市場資源要素跨域自由流動 8.3.3 深耕一體化示范區制度創新試驗田 第9章 深度轉型為城市功能升級注入新動能 9.1 數字化轉型和全面綠色轉型的時代要求 9.1.1 全球數字化進程駛入“快車道” 9.1.2 數字化賦能城市功能迭代升級 9.1.3 “雙碳”目標引領全面綠色轉型 9.1.4 綠色發展拓展城市功能新空間 9.2 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
9.2.1 打造互聯網下半場的“上海雁陣” 9.2.2 培育元宇宙新賽道的先發優勢 9.2.3 激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潛力 9.3 推動能源低碳化發展 9.3.1 推動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9.3.2 普及分布式光伏開發利用 9.3.3 探索海上風電綜合利用 9.4 打造“兩化”轉型新場景 9.4.1 數字生活:推動傳統商圈數字化轉型 9.4.2 數字治理:提升在線政務服務水平 9.4.3 綠色出行:推動自用充電樁共享利用 9.4.4 綠色生活:促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 第10章 深化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 10.1 國際文化大都市回溯與縱覽 10.1.1 為國際文化大都市“畫像” 10.1.2 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演進 10.1.3 全球國際文化大都市的他山之石 10.2 上海文化特質及其時代價值演繹 10.2.1 解碼城市文化基因
10.2.2 解析城市文化與城市軟實力內在關系 10.2.3 演繹好城市文化時代價值 10.3 “文化熱點”折射上海城市魅力 10.3.1 文化業態創新引爆炫酷消費 10.3.2 文化生活多姿彩繪城市風情 10.3.3 城市文脈賡續浸潤人文素養 10.4 譜寫國際文化大都市深化建設新樂章 10.4.1 文創產業高能級創新 10.4.2 文化空間多維度營造 10.4.3 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 10.4.4 文化交流多渠道拓展 第11章 攜手創造更高品質的城市美好生活 11.1 人人向往的美好生活新圖景 11.1.1 美好生活內涵的階段式演進 11.1.2 更高水平小康社會成就速覽 11.1.3 攜手續繪城市美好生活畫卷 11.2 鍛“教醫體”民生長板 11.2.1 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11.2.2 持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11.2.3 加快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 11.3 補“老小舊遠”民生短板 11.3.1 構建精準細分的養老服務體系 11.3.2 構建高品質公共托育服務體系 11.3.3 全面提速老舊住房改造 11.3.4 共建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11.4 多舉措提升民生服務質效 11.4.1 公共服務提質擴容助推城市生活品質提升 11.4.2 聚焦市民多元需求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1.4.3 數字賦能實現生活服務便利可及 11.4.4 創新人才培養筑牢公共服務根基
聚焦“五個中心”:破解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功能進階之策 作者簡介
阮青,上海市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院長。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