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嶺南地區新石器化過程的考古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81721
- 條形碼:9787501081721 ; 978-7-5010-817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嶺南地區新石器化過程的考古學研究 內容簡介
全書共五章。 章作為學術背景概括介紹了西方新考古學的基本觀點,及其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全面梳理了 外學術界對于“新石器化”和“農業起源”等問題的觀點和討論,以期對于中國特別是嶺南地區新石器化研究有所啟發。第二章是嶺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過程的整體研究,通過對嶺南新石器時代文化形態特殊性的檢討,以及對西江中游文化區史前生業經濟發展階段及轉變的討論,揭示出嶺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文化發展差異,以及產生此種區域特殊性的動因。第三章是嶺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現象的個案研究,從釀酒的發生、石器功能和形制的演變、戰爭跡象等角度,對農業起源、生計方式演變和社會結構演進等文化過程進行解讀。第四章探討了嶺南與大陸東南亞早期文化的密切交流和整體聯系,核心在于分析嶺南和中南半島的“龍山化”現象,強調中國農業起源的核心地帶對于周邊地區的影響。第五章將嶺南地區的新石器化進程概括為從“廣譜革命”到“稻作農業”,系統總結了嶺南地區新石器化進程的內容、階段和特點,以及嶺南在中國文化早期發展過程中的貢獻。
嶺南地區新石器化過程的考古學研究 目錄
文化初造,文明破曉(代序)
**章 理論、方法與學術史
**節 新考古學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傳播
第二節 西方考古界“農業起源”理論及其啟示
第三節 中國釀酒起源考古研究綜述
第四節 華南與東南亞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特點及歷史貢獻
第二章 嶺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過程的整體研究
**節 關于嶺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特殊性的思考
第二節 西江中游文化區的生業經濟及其發展階段
第三節 走廊之前的走廊:新石器時代與先秦時期的桂東北
第三章 嶺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現象的個案研究
節 嶺南地區史前時期的釀酒、酒器及其與農業起源的關系
第二節 嶺南地區新石器化的進程——基于石斧、石錛的考察
第三節 嶺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戰爭跡象探微
第四章 嶺南地區與東南亞早期文化交流研究
節 華南與東南亞早期文化交流考古研究的現狀與前瞻
第二節 從文物考古資料看廣西古代對外文化交流
第三節 龍山化:從中國到中南半島
第四節 粟向華南、西南及東南亞地區的傳播
第五章 從廣譜革命到稻作農業——嶺南地區的新石器化進程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