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
**章 少年的困惑與理想……………………………………… 1毛澤東的少年時代,正值清王朝的封建統治搖搖欲墜之時,社會黑暗,民生困苦。這時的毛澤東同當時大多數同齡人一樣熟讀儒學經典,尊崇孔孟之道。然而,面對幾千年封建制度造成的社會不平等,面對國家危難,少年毛澤東開始逐步掙脫封建禮教的束縛,樹立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理想。毛澤東成為一代偉人,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從青年時期一點一滴形成的。
一、天涯何處是神州…………………………………………… 2
二、“農民的兒子” …………………………………………… 6
三、“我不是天才”…………………………………………… 11
四、“革命”初嘗試…………………………………………… 16
五、主角為何不是農民……………………………………… 20
六、意識覺醒:“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 24
第二章 求學:兼收并蓄近代各種政治思潮和文化知識…… 3020世紀初,中國社會變動劇烈,新舊思潮相互激蕩。在風起云涌的革命形勢下,善于捕捉新知識、新信息的毛澤東開始進入新式學校,接受全新知識。他花了大量時間研究時事和社會問題,思維視野急遽開闊。他迅速地投入到對君主立憲、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社會改良主義等各種新思想的學習當中,還迅速地吸收近代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發展的成就,思想在快速地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一、接受新式教育…………………………………………… 31
二、**次發表政治主張…………………………………… 37
三、與社會主義思想的初次碰面…………………………… 42
四、滿分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 48
五、拒絕灌輸式教育………………………………………… 54
第三章 恰同學少年…………………………………………… 601913年春天,毛澤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立四師預科**班。在入讀師范前,毛澤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社會和生活經驗,對舊學與新學、中學與西學都有良好的基礎,并具有強烈的救國救民思想。這一段“恰同學少年”的湖南**師范學習經歷對青年毛澤東來說是思想急劇變化的時期,也是從學問、身體、思想、實踐等各方面打下扎實基礎的關鍵期。
一、德智體全面發展………………………………………… 61
二、毛澤東在一師是怎么讀書的…………………………… 67
三、“踏著人生社會的社會實際說話” ……………………… 73
四、探討宇宙之本源………………………………………… 78
五、發起成立新民學會……………………………………… 81
第四章 走出湖南,做一回“北漂”人 ……………………… 861918年6月,毛澤東結束了5年半修學儲能的師范生時代。這一年他25歲,面臨選擇人生發展方向的重大問題。在此之前兩個月,新民學會在蔡和森家成立,會員大多數已經從學校里畢業或即將畢業。選擇什么樣的職業才能更好地施展抱負呢?許多人不愿停留在湖南一隅,而是想到中國乃至世界各處去學習和考察。毛澤東也認為,這樣做每個人都可以去開辟一個方面,對將來大有好處。鑒于“向外發展”的共識,毛澤東和新民學會會員勇敢地走出了湖南,做了一回“北漂”人。
一、赴法勤工儉學…………………………………………… 87
二、在北大圖書館當管理員………………………………… 93
三、馬克思主義啟蒙………………………………………… 98
四、投身五四運動…………………………………………… 102
五、二次赴京組織“驅張”運動……………………………… 107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的初步實踐……………… 112面對舊中國主權淪喪、統治腐朽、民不聊生的局面,青年毛澤東深表憂慮,感嘆“數千年來民智之不開、國幾蹈于淪亡之慘也”。為了救亡圖存,他上下求索,尋求救國道路。為了開啟民眾覺悟,他創辦《湘江評論》宣傳新思想;為了追求光明,他去上海與陳獨秀等探討馬克思主義真理;為了解救湖南百姓出水深火熱,他拋棄湖南自治的幻想;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他離開思想滯后的新民學會兄弟,選擇志同道合的革命戰友。在革命斗爭實踐中,毛澤東終于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一、以《湘江評論》為平臺投身宣傳新思潮………………… 113
二、與陳獨秀討論馬克思主義……………………………… 118
三、思想清算:拋棄湖南自治的幻想……………………… 122
四、創辦文化書社和俄羅斯研究會………………………… 126
五、新民學會分化:“兄弟”未必是“同志”………………… 130
第六章 “旗子立起來了,大家才有所指望” …………… 134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奮斗目標。共產主義并不只是一種信仰,而是具有強大指導作用的斗爭綱領。毛澤東曾給友人的信中明確指出:“要有一種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義’,沒有主義,是造不成空氣的……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來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正是在共產主義的指導下,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為了黨組織的創建、發展及壯大不斷奮斗著。
一、真理必須落實為政治,創建黨團組織………………… 135
二、不做“空談家”,為工人運動而奔走…………………… 138
三、首次參加黨中央的領導工作…………………………… 145
四、參加國民黨一大,到上海執行部工作………………… 150
五、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156
第七章 “農民運動的王” …………………………………… 164毛澤東出生在農民家庭,從小在農村長大,對于農民是十分熟悉的。雖然關于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毛澤東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過程,但是他迅速認清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依靠力量,是工人階級的天然同盟軍,因此在大革命期間毛澤東積極發動農民運動,取得了較大成就,被瞿秋白稱為“農民運動的王”。
一、孤獨的思考: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 164
二、擔任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 171
三、32天的湖南五縣考察…………………………………… 175
四、提出解決土地問題的綱領……………………………… 183
第八章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 189井岡山的斗爭,初步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作為全國**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毛澤東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領導開展了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等一系列成功實踐,深刻回答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歷史之問,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標志著青年毛澤東的思想日益走向成熟。
一、國共合作失敗,為挽救革命而努力…………………… 190
二、槍桿子里出政權………………………………………… 194
三、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200
四、率部隊上井岡山………………………………………… 205
五、逐步探索出中國民主革命的正確道路…………………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