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慢性病防控治未病服務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980625
- 條形碼:9787535980625 ; 978-7-5359-8062-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慢性病防控治未病服務實踐 本書特色
1.內容豐富,系統全面 本書詳細介紹了我國治未病管理模式的發展進程、中醫治未病學的概念與發展、十一種常見疾病的治未病服務規范以及十種中醫治未病技術,內容豐富,系統全面。 2.具有專業性與實用性 本書詳細列舉了十一種常見慢性病的中醫防控治未病服務規范,從疾病介紹、診斷標準到治未病服務內容、實施流程,再到檢驗檢查項目、健康調養方案,能夠幫助讀者掌握相關知識、流程、措施等。
中醫慢性病防控治未病服務實踐 內容簡介
中醫治未病學具有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它是中華民族歷代民眾在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生存繁衍、生產生活、同疾病做斗爭的過程中,對防治疾病、維護健康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理論升華。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于2019年設立4個治未病指導中心,并委托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建設廣州市中醫治未病指導中心(慢性病防控),培養治未病基層服務人才,拓展中醫藥健康服務領域和服務模式。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組建中醫慢性病防控專家團隊,共同致力于探索慢性病的中醫治未病分級分層閉環管理,實現慢性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經過3年的實踐和探索,總結出了一些較為成熟的、具有廣州特色的中醫治未病慢性病防控管理經驗,現將其付梓出版,供同道交流使用。
中醫慢性病防控治未病服務實踐 目錄
中醫慢性病防控治未病服務實踐 作者簡介
高三德,副主任中醫師,治未病科副主任,廣州市中醫臨床研修人才,廣州市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專委會副主委,廣州廣播電視臺健康欄目嘉賓。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師從中醫世家、國家級名老中醫、鄧鐵濤中醫醫學獎獲得者、享有“送子觀音”美譽之稱的吳維城教授,深得其家傳。通過中醫體質辨識調理可以改善亞健康狀態,輔助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甲亢、痛風等,改善其癥狀及檢驗指標。運用中醫藥治療失眠、眩暈、偏頭痛、耳鳴耳聾、口腔潰瘍、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感冒、腰痛、脅痛、胃痛、腹痛、便秘、膽囊病變、呃逆、脫發、痤瘡、蕁麻疹等內科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對肺癌、結腸癌、鼻咽癌、乳腺癌、肝癌等腫瘤患者術后、化療前后運用中藥調理可以減輕癥狀,提高生存質量。 杜文堅,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993年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本科專業。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多年,曾在廣州市呼吸研究所進修學習肺功能測定及纖維支氣管鏡,擅長于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炎、支氣管擴張等呼吸系統疾病及其他內科常見病,具豐富臨床經驗。參與省中醫藥管理局的課題兩項并在省級以上醫學刊物發表多篇論文。善長運用中醫體質辨識進行有效地預防疾病,及時調養體質、干預控制,達到“治未病”的目的,力爭阻斷趨向性疾病的發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