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英國近代史講義(歷史學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92504
- 條形碼:9787532792504 ; 978-7-5327-9250-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英國近代史講義(歷史學堂) 本書特色
都市化、晚婚浪潮、城鄉差異、福利社會、階層流動……
近代英國是如何影響今日世界?
火爆日本的西洋史泰斗課堂講義全公開!
一起走進“有溫度”的英國近代史!
英國近代史講義(歷史學堂) 內容簡介
●世界上*初的工業化為什么發生在英國?
●曾經輝煌的英國為什么會在20世紀下半葉成為一個充斥罷工和失業的國家?
●撒切爾改革為“日不落帝國”帶來新的“日出”了嗎?
●“英國衰退論”緣何而起? “發展停滯”的社會如何面對未來?
本書是日本歷史學家川北稔撰寫的英國近代史入門作。有別于以事件年表為脈絡的傳統寫作手法,本書從民眾生活的角度切入,融合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不同視角,考察了不斷擴大的世界體系下英國近代都市面貌的變遷與今日全球化社會的相關性。在探索“英國為什么取得成功”的同時,也著重分析了“英國為什么衰退”的問題,并將其與日本經濟發展停滯的“失去的二十年”相比較,指出人們心理上的“衰退感”和實質的“衰退”并非一回事,重新審視了執著于“經濟增長神話”背后的心理偏執。
●世界上*初的工業化為什么發生在英國?
●曾經輝煌的英國為什么會在20世紀下半葉成為一個充斥罷工和失業的國家?
●撒切爾改革為“日不落帝國”帶來新的“日出”了嗎?
●“英國衰退論”緣何而起? “發展停滯”的社會如何面對未來?
本書是日本歷史學家川北稔撰寫的英國近代史入門作。有別于以事件年表為脈絡的傳統寫作手法,本書從民眾生活的角度切入,融合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不同視角,考察了不斷擴大的世界體系下英國近代都市面貌的變遷與今日全球化社會的相關性。在探索“英國為什么取得成功”的同時,也著重分析了“英國為什么衰退”的問題,并將其與日本經濟發展停滯的“失去的二十年”相比較,指出人們心理上的“衰退感”和實質的“衰退”并非一回事,重新審視了執著于“經濟增長神話”背后的心理偏執。
英國近代史講義(歷史學堂) 目錄
前言 歷史學已經結束了嗎
不需要世界史了嗎?/遭遇危機的歷史學/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與英國衰退論/直面現實的歷史——本書的立場/英國經濟的“勃興”與“衰退” **章 城市生活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歷史的視角
你知道童謠《紅蜻蜓》嗎/戴歐斯現象——近現代城市研究的開端/“城市”與“都會”——作為匿名社會的“都會”/家庭與生命周期/近世英國家庭的特征/晚婚的社會——英國不可能發生“十五的‘阿姊’要出嫁”/為什么《濟貧法》是必需的——福利國家的淵源/涌向首都倫敦的年輕人/何謂紳士、淑女階層/“在倫敦,人們是以衣取人的”/注重外表的時代/時尚的緣起/不敵經濟不振的《禁奢法》/由需求拉動的經濟增長/近世城市的地位/城市上流社會的社交/“社交季”的經濟意義/“都會”和“鄉村”/近世城市諸類型/各個時期的新城/“快樂、美麗”的近世城市/城市化與經濟增長 第二章 “增長偏執”的起源
作為現代病的“增長偏執”/午睡與加班選擇哪個/主權國家間的經濟競爭/歐洲的對外擴張/博物學與政治算術——近世之學/倫敦是個什么地方/“政治算術”的建立/格雷戈里•金的英國——貧民社會/“英國的人口正在減少”——人口論爭/時間序列統計的出現/政治算術帶來的影響 第三章 英國與歐洲世界體系的擴張
迥異于中世紀和近代的時代/近世人的構想——領土、時間和國力/地球是歸屬于誰的——領有權問題/“先立旗者得勝”/膨脹的歐洲世界體系,收縮的中國/關西方言為何不會消失——世界體系論的邏輯/砂糖和煙草/從某物看世界體系/英國成為“帝國”的意義/使用虛構設定的經濟史/保留殖民地的社會意義/作為紳士統治安全閥的殖民地/紳士統治的穩定裝置/帝國統治的遺產——英語的經濟價值 第四章 世界*初的工業化——為什么發生在英國?
從需求看工業革命/善于市場營銷的東印度公司/作為進口替代過程的工業革命/埃里克•威廉姆斯的論題/工業革命的資金來源/不支持制造業的倫敦城——英國經濟結構的雙重性/依托合伙人制籌集的創業資金/社會間接資本問題/私法之下的世界/《呼嘯山莊》中的婚姻——財產繼承制/成為發展福利國家鋪路石的工業革命研究/與新自由主義交織的工業革命論/沒有結果的論爭/實際工資可以計算嗎/購買者是誰——需求的問題/女性和兒童的雇傭/家庭的變遷/衣服是在哪做的——倫敦的工業革命/出現在港口的貧民窟/戴歐斯的貧民窟研究——修筑鐵路的貧民窟/移民與貧民窟/美國與德國的崛起——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五章 英國衰退論——太陽又升起來了嗎?
“德國的威脅”/邁向福利國家之路/衰退論的正式出現/蘇伊士撤退——對外影響力收縮的開始/帝國擴張過度了嗎——雙重結構/“過早到來的資產階級革命”/“過早的工業革命”/《英國產業精神的衰退》——衰退論的頂峰/《未曾衰退的大英帝國》——魯賓斯坦對維納的批判/什么是撒切爾改革/衰退不過是幻覺嗎/“衰退感”/歷史上的“衰退”是什么 結語 近代世界的歷史形象
“鄉村”與“都會”的問題/世界上*初的工業化為什么發生在英國/工業革命的故鄉與“英國病”/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 向有進一步學習意愿的人士推薦
英國近代史講義(歷史學堂) 作者簡介
川北稔
1940年生于日本大阪,歷史學者。曾任大阪大學文學部教授、京都產業大學文化學部客座教授、佛教大學特聘教授,F為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主要著作有《工業化的歷史前提——帝國與士紳》(巖波書店)、《弄潮者們的英國史——從騎士之國到紳士之國》(平凡社)、《民眾的大英帝國——近代英國社會與美洲移民》(巖波現代文庫)、《砂糖的世界史》(巖波青少年新書)、《美國是誰的?——威爾士親王馬多克的神話》(NTT出版)等。
譯者
何睦
1981年生。歷史學博士,畢業于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現任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協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著有《象牙塔與摩登都市:近代天津的大學成長與城市發展》(2021)、《近現代日本文化史》(合著,2011)、《一本書讀懂歐洲史》(合著,2018);譯著《不安的演奏》(2017)、《英國史十講》(2021)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