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公司集團法律制度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411041
- 條形碼:9787576411041 ; 978-7-5764-110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司集團法律制度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緊密圍繞“全面深化國企改革”背景下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公司集團的影響,在分析研究我國國有公司集團發展特點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公司集團立法與實踐的基礎上,從國有股代表人制度建設、國有公司集團股權設置、公司集團中母公司控制權的穿越及其限制、公司集團中國有資產的保護、國有公司集團的治理等角度研究公司集團法律制度的構建,為我國公司集團立法與實踐提供借鑒。
公司集團法律制度研究 目錄
**章 公司集團的發展狀況與立法模式
一、公司集團的法理緣起與發展狀況
(一)公司集團的法理緣起
(二)國外公司集團的發展狀況
(三)我國公司集團的發展狀況
二、公司集團法的理論基礎與立法模式
(一)“分離實體”理論與“實體法”立法模式
(二)“企業法”理論與“團體法”立法模式
(三)“單一商業體”理論與“企業法”立法模式
(四)對三種立法模式的比較分析
三、影響公司集團立法模式選擇的因素
(一)股權結構
(二)政治經濟背景
(三)立法成本
(四)經濟效益
第二章 我國公司集團的立法現狀
一、我國公司集團的立法沿革
(一)公司集團立法的萌芽階段
(二)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進行直接規制的階段
二、我國公司集團立法、司法存在的問題
(一)“一邊倒”地強化追責機制,忽視公司集團的權利保障
(二)未將公司集團“事實上的控制”轉化為“法律上的控制”
(三)寬泛適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影響公司集團發展
第三章 我國公司集團的立法選擇
一、公司集團的立法原則
(一)“區分性”原則
(二)“本土化”原則
二、公司集團的立法模式
(一)“合并式”與“分離式”模式的選擇
(二)“實體法'…團體法”與“單一商業體”模式的選擇
三、公司集團的法律定位
(一)公司集團的性質
(二)公司集團的特征
(三)公司集團的類型
第四章 公司集團的控制權規制
一、控制權規制的意義
二、控制權的性質
三、“控制”的認定
(一)國外立法例考察
(二)我國的立法經驗
四、控制權的判斷
(一)控制權的核心要素是“支配性影響”
(二)控制權不以主觀控制意圖為要件
(三)控制權不以實施控制行為為要件
五、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認定
(一)控股股東的認定
(二)實際控制人的認定
(三)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法律地位
六、控制權規制的立法思考
(一)將控制權規則納入公司集團治理結構
(二)審慎建立公司集團民事責任制度
(三)構建弱勢股東利益保護機制
(四)限制“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寬泛適用
第五章 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法律義務
一、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法律義務的理論基礎
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法律義務的立法例
(一)控股股東的誠信義務制度
(二)“事實董事”“影子董事”制度
(三)直索責任制度
三、我國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規制的路徑選擇
(一)“股東權禁止濫用”原則的局限性
(二)“事實董事”“影子董事”制度的局限性
(三)建立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誠信義務制度的合理性
四、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誠信義務的內涵
(一)忠實義務的內涵及衡量標準
(二)注意義務的內涵及衡量標準
第六章 控制權“穿越”行使制度
一、控制權“穿越”行使的理論基礎
二、表決權的“穿越”行使
(一)國外立法例研究
(二)我國的“穿透式”行政監管制度
(三)表決權穿越規則的構建
三、查閱權的“穿越”行使
(一)理論基礎與國外立法比較
(二)我國股東查閱權的立法與司法現狀
(三)查閱權穿越行使的適用條件
四、訴權的“穿越”行使——雙重代位訴訟制度
(一)雙重代位訴訟制度的意義
(二)我國雙重代位訴訟制度的完善
第七章 公司集團的類別股份制度
一、類別股份制度的意義
二、類別股份的范圍
三、我國類別股份制度的立法選擇
(一)立法現狀
(二)立法選擇
四、優先股制度
(一)我國優先股制度的立法現狀
(二)我國優先股立法存在的問題
(三)優先股制度的立法完善
五、 特殊管理股制度
(一)域外的“金股”制度
(二)我國特殊管理股制度的完善
六、特別表決權股
(一)特別表決權股的含義
(二)特別表決權股的行使
第八章 公司集團的股東董事制度
一、我國股東董事的實踐問題
(一)董事提名權問題
(二)“雙頭董事會”問題
(三)股東董事的撤換問題
(四)派出股東與股東董事的責任分配問題
(五)股東董事對其他董事的法律義務問題
二、我國建立股東董事制度的必要性
三、股東董事的提名與解聘
(一)提名權的性質
(二)股東提名的方式與程序
(三)股東董事的 換及解聘
(四)小股東提名權的保護
四、股東董事的信息披露
五、派出股東與股東董事的責任重構
六、國企集團外部董事制度
(一)外部董事的性質
(二)我國外部董事制度的特點
(三)我國外部董事制度的完善
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