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巖土工程測試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967965
- 條形碼:9787562967965 ; 978-7-5629-679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巖土工程測試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巖土工程測試的目的和意義,分析了巖土工程測試技術發展現狀,給出了巖土工程測試技術中常用傳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書重點介紹巖土工程現場監測和檢測技術,內容有邊坡工程監測技術、軟土地基(路基)監測技術、樁基測試技術、城市地鐵區間隧道盾構施工監測技術、基坑工程監測技術、地下隧洞礦山巷道施工監測技術、地下工程無損檢測技術與聲發射技術等內容。
巖土工程測試技術 目錄
1 緒論
1.1 巖土工程測試的意義和內容
1.1.1 巖土工程測試的意義
1.1.2 巖土工程測試的內容
1.2 巖土工程測試技術發展現狀
1.2.1 發展現狀
1.2.2 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內容
1.3 本書的編寫宗旨
思考題
2 測試技術基礎知識
2.1 概述
2.1.1 測試
2.1.2 測試系統的組成
2.2 測試系統的靜態傳遞特性
2.2.1 線性系統
2.2.2 非線性度
2.2.3 靈敏度
2.2.4 回程誤差
2.3 常用傳感器的類型和工作原理
2.3.1 電阻式傳感器
2.3.2 電感式傳感器
2.3.3 電容式傳感器
2.3.4 壓電式傳感器
2.3.5 壓磁式傳感器
2.3.6 光纖傳感器
2.3.7 鋼弦式傳感器
2.3.8 傳感器的選擇和標定
2.4 計算機輔助測試系統基本原理及其特點
2.4.1 基本原理
2.4.2 特點
2.5 誤差與數據處理
2.5.1 測量誤差
2.5.2 數據處理技術
思考題
3 邊坡工程監測技術
3.1 邊坡監測的目的和原則
3.1.1 邊坡監測的目的
3.1.2 邊坡監測的原則
3.2 邊坡監測的內容、方法及儀器選型
3.2.1 邊坡監測的內容
3.2.2 邊坡工程監測方法
3.2.3 邊坡監測項目的選定及儀器的選型
3.3 邊坡變形監測
3.3.1 地面變形測量
3.3.2 邊坡表面裂縫測量
3.3.3 邊坡巖體表面移動的觀測
3.3.4 邊坡深部位移和滑動面監測
3.3.5 邊坡變形測量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3.4 邊坡應力監測
3.4.1 邊坡內部應力監測
3.4.2 巖石邊坡地應力監測
3.4.3 邊坡錨固應力監測
3.5 邊坡地下水監測
3.5.1 地下水位監測
3.5.2 孔隙水壓力監測
3.6 全自動化遙控邊坡監測工程實例
3.6.1 監測系統的構成
3.6.2 現場試驗及結果分析
3.6.3 結論
3.7 基于“天-空-地”一體化協同監測技術的滑坡監測實例
3.7.1 “天-空-地”一體化協同監測技術的組成
3.7.2 工程概況
3.7.3 白格滑坡的“天-空-地”監測布置
3.7.4 白格滑坡-堰塞體監測分析與預警的實現
思考題
4 軟土地基(路基)監測技術
4.1 軟土地基(路基)監測的目的及其主要內容
4.1.1 監測的目的
4.1.2 監測的主要內容
4.2 預壓法地基處理施工監測
4.2.1 預壓法試驗區監測
4.2.2 預壓法施工區監測
4.2.3 預壓法周邊環境監測
4.2.4 預壓法地基處理監測中的注意事項
4.3 軟土路基監測
4.3.1 監測方案
4.3.2 沉降監測
4.3.3 水平位移監測
4.3.4 土中應力監測
4.3.5 監測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4.4 軟土地區高速公路地基施工監測實例
4.4.1 概述
4.4.2 監測方案設計
4.4.3 監測結果分析
4.4.4 地基沉降及固結度分析
4.4.5 結論
思考題
5 樁基測試技術
5.1 基樁檢測方法及項目
5.2 樁基靜力測試技術
5.2.1 基樁豎向抗壓靜載荷試驗
5.2.2 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荷試驗
5.2.3 單樁水平靜載荷試驗
5.3 基樁動力測試技術
5.3.1 低應變動力測樁法——反射波法
5.3.2 高應變動力測樁法——錘擊貫入法
5.4 混凝土管樁靜動力測試工程實例
5.4.1 工程概況
5.4.2 豎向抗壓靜載荷試驗結果分析
5.4.3 高應變動力檢測結果分析
5.4.4 低應變動力檢測結果分析
5.4.5 鉆芯取樣測試結果分析
5.4.6 原因分析
思考題
6 城市地鐵區間隧道盾構施工監測技術
6.1 盾構法施工地層變形理論
6.1.1 盾構法施工簡介
6.1.2 盾構施工地層變形的原因
6.1.3 地層位移的特征
6.1.4 地面沉降量及影響范圍的預測
6.2 隧道盾構施工監測的意義和目的
6.2.1 隧道盾構施工監測的意義
6.2.2 隧道盾構施工監測的目的
6.3 工程監測的等級劃分
6.3.1 工程影響分區及檢測范圍
6.3.2 工程自身風險等級
6.3.3 周邊環境風險等級
6.3.4 地質條件復雜程度
6.3.5 工程監測等級劃分
6.4 盾構隧道監測內容及項目選取
6.4.1 巖土介質和周圍環境的監測
6.4.2 盾構隧道結構的監測
6.4.3 施工進程中的監測
6.4.4 監測項目的選取
6.4.5 遠程視頻監控
6.5 盾構隧道監測方案及監測點布置
6.5.1 監測方案的制定
6.5.2 監測工作流程
6.5.3 監測點的布置
6.5.4 監測頻率的確定
6.5.5 監測項目控制值和預警
6.6 盾構鄰近或穿越構造物時的保護措施
6.6.1 盾構鄰近或穿越構造物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6.6.2 盾構施工影響范圍的判斷
6.6.3 保護對象的確定
6.6.4 保護措施
6.7 西安地鐵6號線某區間隧道盾構施工監測
6.7.1 工程概況
6.7.2 沉降觀測方法
6.7.3 沉降觀測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