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數字文藝復興:數據和經濟揭示流行文化的未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439186
- 條形碼:9787565439186 ; 978-7-5654-391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文藝復興:數據和經濟揭示流行文化的未來 內容簡介
本書認為創意產業高風險、高成本,卻值得保存。分別描述了音樂、電影、電視、書籍和攝影等行業的創業型產出的演變;討論了創意產業的新內容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數字文藝復興:數據和經濟揭示流行文化的未來 目錄
第1章 創意產業:高風險,高成本。卻值得保存
1.1 引言
1.2 高風險、高成本
1.3 高盛定律:“無人知曉”
1.4 數字化及其對收入的威脅
1.5 數字化對“成人監督”的威脅
1.6 無處不在的新產品
1.7 淘金
1.8 文化產品及版權
1.9 知識產權保護:一種必要之惡
1.10 知識產權保護的困境
1.11 技術和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
1.12 版權所有者想要什么?
1.13 正確的問題
1.14 本書的內容和架構
**部分 主要文化產業巡禮——音樂、電影、電視節目、圖書和攝影
第2章 音樂的數字化:搖滾嗎?
2.1 唱片行業的傳統運作方式:我們過去的樣子
2.2 數字化首先帶來的是壞消息
2.3 文件共享會降低收入,但這是壞事嗎?
2.4 數字化,第二輪:為一首歌創作音樂
2.5 在成本下降和收入下降之間的競爭中,贏家是……
2.6 消費者如何找到新的音樂?
2.7 失敗者也有春天
2.8 新產品很暢銷,但是它和舊的一樣好嗎?
2.9 精英喜歡它,那普通歌迷呢?
2.10 談股論金
第3章 電影的數字化
3.1 電影產業的傳統運作方式:過去的方式
3.2 好萊塢財富的飆升
3.3 電影數字化:盜版
3.4 數字化和獨立制片人
3.5 如果你拍攝電影,會有觀眾嗎?
3.6 一個屏幕足矣:Ed Burns方法
3.7 廉價發行
3.8 把你的電影賣給一個醉醺醺的水手
3.9 新產品:電影爆炸
3.10 有“電影”,也有電影9l
3.11 電影制作領域的“大衛”是否在與大型電影公司“歌利亞”抗衡?
3.12 新電影能通過時間的考驗嗎?
3.13 觀眾的時間測試
第4章 電視節目的數字化:廣袤荒原開始鮮花遍布?
4.1 從荒原中萌芽
4.2 走過艱難歲月
4.3 努力就有收獲
4.4 非主流更幸運?
4.5 當下還算美好?
第5章 圖書的數字化
5.1 洪水到來之前
5.2 找些東西讀
5.3 圖書數字化
5.4 自助出版打開閘門
5.5 自由的壞處
5.6 新書的爆炸式增長
5.7 發現書籍:大海撈針?
5.8 自助出版圖書的成功
5.9 幸運的失敗者:證據
5.10 數字時代,我能得到一點“數字化的尊重”嗎?
5.11 新書是重要的“產品”,但它們是否降低了文化的價值?
5.12 近年出版的作品對評論家和消費者有吸引力嗎?
第6章 更多領域的數字化:攝影、旅行社及其他
6.1 從膠片到數字圖像的過渡
6.2 技術與工藝
6.3 洪水來了
6.4 數據告訴了我們什么
6.5 創意領域之外的數字化:旅行社
6.6 改變
第7章 數字文藝復興的價值:“長尾”理論及其他
7.1 什么是數字文藝復興?
7.2 復興的規模有多大?
7.3 等等,可能不止如此
7.4 你看,還有更多
第二部分 即將到來的景點:農場隊伍、捆綁、海盜、維京人和巨魔
第8章 數字農場系統和捆綁銷售的前景
8.1 數字農場系統解決“無人知曉”問題
8.2 數字農場系統之自助出版
8.3 數字農場系統之獨立唱片公司
8.4 電影農場系統中的“突圍者”
8.5 Netnix、Spotify及捆綁銷售的前景
8.6 捆綁銷售的好處
8.7 這是怎么做到的?
8.8 但究竟能增加多少收入呢?
8.9 現實世界中發生了什么?
8.10 捆綁式音樂:交互與非交互
8.11 David Bowie和nince提供了歌星去世后歌曲銷量的自然實驗
8.12 流媒體對版權所有者收入的影響
8.13 錄制音樂的收入如何?
第9章 知識產權制度的雙城記:好萊塢和寶萊塢的教訓
9.1 寶萊塢:1985—2000年
9.2 好萊塢:1950—2000年
9.3 好萊塢和寶萊塢有什么不同?
第10章 數字化、法國人。以及維京人的回歸
10.1 模擬時代的文化貿易
10.2 數字時代以前的貿易格局
10.3 數字化與外國產品的可得性
10.4 對數字化背景下貿易的系統證據
10.5 數字化會慢慢降低貿易成本嗎?
10.6 流媒體比數字銷售更加無摩擦嗎?
10.7 數字化會把不同的國家都變成“復制嬌妻”嗎?
10.8 那么,獲勝者是……
10.9 影視領域的大衛和歌利亞
10.10 Netflix是否在推廣美國影視作品?
10.11 Netflix將采取哪種全球戰略?
10.12 總結:舊擔憂與新機遇
第11章 守橋巨魔:來自技術“看門人”的可能威脅
11.1 網絡效應與集中度
11.2 日益增長的分銷集中度
11.3 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集中度
11.4 對這些擔憂持一定保留態度
第12章 危機還是復興?
12.1 我們學到了什么?
12.2 我們該怎么辦?
注釋
參考文獻
譯者后記
展開全部
數字文藝復興:數據和經濟揭示流行文化的未來 作者簡介
劉一姣,經濟學博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貿易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理論、政策與實務,國際經濟和國際關系等。主要著作有《雙贏的未來一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經濟》《中國東盟經貿關系中的競合》等。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