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鋰離子動力蓄電池熱管理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78434
- 條形碼:9787111678434 ; 978-7-111-67843-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鋰離子動力蓄電池熱管理技術 本書特色
1.介紹了車用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溫度特性、鋰離子電池的風冷與液冷散熱、電池安全演變特性與管理策略等基礎理論。
2.介紹了車用鋰離子電池熱管理建模與仿真設計,尤其是試驗研究和仿真模擬的結論。
3.從電池外在表現特征入手,到理論研究、實驗分析再到工程設計逐層遞進。
3.本書可以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管理等領域的相關研究人員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以作為汽車專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專業)高年級和研究生的專業課教科書。
鋰離子動力蓄電池熱管理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根據相關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圍繞車用鋰離子電池熱管理技術,介紹了車用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溫度特性、鋰離子電池電熱耦合建模方法,重點論述了鋰離子電池的風冷與液冷散熱、鋰離子電池基于 PTC與寬線金屬膜加熱方法、電池正弦交流電自加熱與電池安全演變特性與管理策略等方面實驗研究與仿真模擬的重要結論。本書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業人員,適合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電池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和參考,也可作為能源與動力、電動汽車、電池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
鋰離子動力蓄電池熱管理技術 目錄
前言
第1章 動力電池熱管理研究現狀
1.1 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
1.2 動力電池熱管理和熱安全
1.3 動力電池熱管理研究方法
1.3.1 動力電池組加熱方法
1.3.2 動力電池組散熱方法
1.4 動力電池熱特征建模研究現狀
1.4.1 動力電池產熱模型研究
1.4.2 動力電池熱失控建模研究
參考文獻
第2章 鋰離子電池充放電溫度特性分析
2.1 鋰離子電池結構與工作原理
2.1.1 鋰離子電池的結構
2.1.2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
2.2 溫度對鋰離子電池充放電性能的影響
2.2.1 電池充放電溫度特性實驗平臺
2.2.2 鋰離子電池常溫充放電特性
2.2.3 溫度對電池放電電壓的影響
2.2.4 溫度對電池放電容量的影響
2.2.5 溫度對電池充電容量的影響
2.2.6 溫度對電池內阻的影響
2.3 鋰離子電池充放電溫度特性實驗分析
2.3.1 鋰離子電池放電溫度特性分析
2.3.2 鋰離子電池充電溫度特性分析
參考文獻
第3章 鋰離子電池電熱耦合建模
3.1 鋰離子電池產熱和熱傳導原理
3.1.1 鋰離子電池產熱
3.1.2 鋰離子電池熱傳導
3.2 鋰離子電池熱物性參數
3.2.1 導熱系數
3.2.2 電池密度
3.2.3 電池比熱容
3.3 基于 Bernardi 生熱率的電池電熱耦合模型
3.3.1 電池電熱耦合模型建模及驗證
3.3.2 引入電流密度的電熱耦合模型建模及驗證
3.4 基于電化學理論的電池電熱耦合模型
3.4.1 偽二維電化學模型
3.4.2 擴展單粒子電化學模型
3.4.3 鋰離子電池熱模型
3.4.4 電熱耦合模型
3.4.5 電熱耦合模型驗證
3.5 圓柱形電池徑向分層電熱耦合模型
3.5.1 徑向分層電熱耦合建模
3.5.2 基于遺傳算法的電池熱物性參數辨識
3.5.3 徑向分層模型驗證
參考文獻
第4章 鋰離子電池組風冷散熱建模與優化
4.1 鋰離子電池組風冷散熱分類
4.2 電池組散熱流場理論
4.3 鋰離子電池組風冷散熱有限元仿真建模
4.3.1 有限元仿真流程
4.3.2 電池組幾何模型
4.3.3 電池組流場選擇
4.3.4 電池組穩態散熱仿真計算
4.4 鋰離子電池組風冷散熱方案仿真優化
4.4.1 導熱鋁板結構優化
4.4.2 進出風口優化
4.4.3 電池箱高度優化
4.4.4 進風速度影響
4.4.5 電池組散熱溫度一致性仿真分析
4.5 風冷散熱電池組實例分析
4.5.1 電池組散熱方案
4.5.2 電池組散熱仿真分析
參考文獻
第5章 鋰離子電池組液冷散熱建模與優化
5.1 鋰離子電池組液冷散熱方案
5.2 鋰離子電池組液冷散熱有限元仿真建模
5.2.1 幾何模型
5.2.2 模型設置
5.2.3 仿真分析
5.3 鋰離子電池組液冷散熱方案仿真分析
5.3.1 環境溫度對電池組液冷散熱的影響
5.3.2 充放電倍率對電池組液冷散熱的影響
5.3.3 流速對電池組液冷散熱的影響
5.3.4 介質對電池組液冷散熱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6章 鋰離子電池外部加熱技術
6.1 基于 PTC 加熱電池特性研究
6.1.1 PTC 加熱原理
6.1.2 PTC 加熱實驗方案
6.1.3 PTC 加熱電池溫度特性分析
6.2 基于 PTC 加熱電池有限元仿真分析
6.2.1 模型簡化
6.2.2 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6.2.3 模型驗證及仿真結果分析
6.3 基于 PTC 電池自加熱特性研究
6.3.1 自加熱方案與實驗設計.
6.3.2 自加熱方案溫度特性分析
6.3.3 電池組 PTC 自加熱生熱特性
6.4 基于 PTC 電池自加熱仿真分析
6.4.1 模型簡化
6.4.2 幾何模型建立
6.4.3 仿真結果分析
6.5 基于金屬膜加熱電池充放電性能
6.5.1 低溫外部供電加熱后恒流充放電性能
6.5.2 低溫外部供電加熱后脈沖充放電性能
6.5.3 低溫自加熱電池充放電特性
6.6 基于金屬膜加熱電池有限元仿真分析
6.6.1 鋰離子電池三維幾何模型簡化
6.6.2 鋰離子電池比熱容實驗獲取方法
6.6.3 仿真結果分析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于正弦交流電的鋰離子電池內部加熱
7.1 鋰離子電池正弦交流電加熱原理
7.2 電池正弦交流電加熱電熱耦合模型
7.2.1 交流電加熱的等效電路模型
7.2.2 交流電加熱鋰離子電池熱模型
7.2.3 交流電加熱電池電熱耦合機制
7.3 鋰離子電池正弦交流電加熱實驗與模型驗證
7.3.1 實驗平臺搭建
7.3.2 不同溫度及 SOC 下電池阻抗特性
7.3.3 正弦交流電加熱的等效電路模型驗證
7.3.4 電 - 熱耦合模型實驗驗證與分析
7.4 交流電頻率和幅值對電池的加熱效果分析
7.5 交流電加熱對電池壽命影響的機理分析
7.5.1 低溫極化電壓與低溫鋰離子沉積的影響
7.5.2 低溫交流電加熱電極反應原理
7.6 鋰離子電池正弦交流電加熱控制策略
7.6.1 正弦交流電加熱優化
7.6.2 SQP 優化算法基本理論
7.6.3 優化加熱控制策略仿真結果分析
7.7 正弦交流電加熱電池溫度場仿真與實驗
7.7.1 電化學 - 熱耦合建模
7.7.2 基于電化學的電熱耦合模型驗證
7.7.3 正弦交流電加熱的電池溫度場仿真
7.7.4 基于優化的加熱控制策略實驗驗證
7.8 正弦交流電加熱方案實現
7.8.1 電動車輛自加熱系統方案
7.8.2 電池組參數匹配
7.8.3 自加熱系統電路設計與仿真
7.8.4 自加熱前后電池組性能仿真
參考文獻
第8章 鋰離子電池熱安全演變特性與管理策略
8.1 鋰離子電池熱安全概述
8.2 鋰離子電池過充電實驗外部特征參數演變特性
8.2.1 鋰離子電池過充電實驗研究
8.2.2 鋰離子電池高溫 - 過充電耦合實驗研究
8.2.3 鋰離子電池過放電 - 過充電耦合實驗研究
8.2.4 鋰離子電池老化 - 過充電耦合實驗研究
8.3 鋰離子電池過充電內部機理特性分析
8.3.1 鋰離子電池過充電阻抗特性分析
8.3.2 鋰離子電池過充電容量增量分析
8.4 鋰離子電池過充電有限元分析建模
8.4.1 電熱耦合熱失控建模
8.4.2 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產熱模型驗證
8.4.3 高溫 - 過充電耦合熱失控模型仿真分析
8.4.4 過放電 - 過充電耦合熱失控模型仿真分析.
8.5 鋰離子電池過充電安全預警策略
8.5.1 不同 SOH 下過充電熱失控特征參數提取
8.5.2 不同倍率下過充電熱失控特征參數提取
8.5.3 過充電熱失控安全預警策略設計
8.5.4 過充電安全預警策略仿真驗證
8.6 鋰離子電池過充電安全診斷研究
8.6.1 基于多模型估計的故障診斷方法
8.6.2 基于多模型的故障診斷方法對比仿真
8.6.3 基于多模型的故障診斷方法實驗驗證
8.7 鋰離子電池組熱安全防護仿真分析
8.7.1 阻燃板防護分析
8.7.2 防護模型建立及分析
參考文獻
鋰離子動力蓄電池熱管理技術 作者簡介
李軍求,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博導,在孫逢春院士團隊長期致力于車輛電傳動系統設計、能量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科學研究、關鍵技術開發和工程應用工作。近五年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國防預先研究項目、北京市科委項目以等多項縱向項目和企業科技合作重大項目,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EI論文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 13 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部級科技進步獎各1項,出版學術英文專著一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