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舊石器時代動物考古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41094
- 條形碼:9787301341094 ; 978-7-301-34109-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舊石器時代動物考古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全面,重點突出,資料豐富且來源清晰,理論和考證結合緊密,既可以作為動物考古學的基礎課程教材,也是動物考古、科技考古等相關專業研究人員的重要參考書。
舊石器時代動物考古研究 內容簡介
動物考古是考古學研究的重要領域,通過研究考古遺址中出土的動物遺存揭示古代人類與動物的關系!杜f石器時代動物考古研究》介紹了針對舊石器時代遺址特點、舊石器時代人類行為特點而開展動物考古研究的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在舊大陸舊石器時代人類演化與文化發展的背景下,從肉食資源的獲取和利用、骨器生產以及象征行為等方面認識人類與動物關系的發展變化,進而探討史前人類生計策略、技術與社會的發展變化,為闡釋舊石器時代人類適應行為的區域多樣性、現代人的出現與發展、早期復雜社會關系的出現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視角。
舊石器時代動物考古研究 目錄
**章 研究理論與研究方法 ……………………………………… 1
一、研究理論 …………………………………………………… 1
二、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時代背景 ……………………………………………………69
一、舊石器時代早期 ……………………………………………69
二、舊石器時代中期 ……………………………………………73
三、舊石器時代晚期 ……………………………………………78
四、舊石器-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 ………………………………84
第三章 肉食資源的獲取和利用:人類生計行為的發展變化 ………89
一、肉食與狩獵大型動物 ………………………………………89
二、舊石器時代早、中期的狩獵技術和方法 ………………… 136
三、生計策略的重要轉變—專門化狩獵、
食譜拓寬與資源強化利用 ……………………………… 150
四、舊石器時代晚期動物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 168
五、超大型動物的開發利用 ………………………………… 174
六、比較與討論 ……………………………………………… 194
第四章 以骨為材料:骨器技術的發展變化 …………………… 211
一、簡單骨質工具 …………………………………………… 212
二、復雜骨器的出現與發展 ………………………………… 220
三、比較與討論 ……………………………………………… 259
第五章 動物的象征性利用:史前社會的發展變化……………… 265
一、裝飾品 …………………………………………………… 266
二、早期雕塑 ………………………………………………… 275
三、比較與討論 ……………………………………………… 298
結 語……………………………………………………………… 305
一、研究展望 ………………………………………………… 305
二、人類與動物關系的發展變化 …………………………… 309
參考文獻…………………………………………………………… 323
舊石器時代動物考古研究 作者簡介
曲彤麗
----------------------------
曲彤麗,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洪堡學者,哈佛燕京學者,獲國家田野考古二等獎。從事舊石器時代考古、動物考古、埋藏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舊石器時代技術演變、舊石器時代人類適應生存行為、東亞地區現代人的出現與發展、舊石器時代歐亞大陸東西方文化交流、舊石器時代遺址埋藏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出版專著《舊石器時代埋藏學》,在《考古》、《人類學學報》、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Asian Perspectives等中、外文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