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馬提尼克玫瑰:約瑟芬皇后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99056
- 條形碼:9787520199056 ; 978-7-5201-9905-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提尼克玫瑰:約瑟芬皇后傳 本書特色
★ 拿破侖**任妻子、法蘭西**帝國**任皇后的故事
★ 揭秘拿破侖背后愛情與事業的守護者
★ 一部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乃至歐洲的社會史
★ 《新政治家》年度圖書、法英交流協會2003年度伊尼德·麥克勞德文學獎
本書獲譽
本書獲法英交流協會(Franco-British Society)頒發的2003年度伊尼德·麥克勞德文學獎(The Enid McLeod Literary Prize)、《新政治家》年度圖書
它輕而易舉地成為這位風姿綽約的女人的*佳英文傳記。——安德魯·羅伯茨,《拿破侖與威靈頓》《拿破侖大帝》作者
斯圖亞特把她的故事講得非常好,專業地將必要的政治和歷史事件連綴其間……馬提尼克島的背景被充分而迷人地調動起來……斯圖亞特的書寫有時如同她筆下的鄉村一般豐茂郁美。——安東尼婭·弗雷澤,《瑪麗·安托瓦內特:旅途》作者
《馬提尼克玫瑰》是一部全面的、真正與人物產生共鳴的傳記。在加勒比地區長大的安德莉亞·斯圖亞特,既能保持學者的冷靜遠觀,又能真誠地嘗試理解她的傳主。——《華盛頓郵報》
引人入勝……斯圖亞特清晰地寫出了(拿破侖與約瑟芬)看似不真實的浪漫關系……這是一個在龐大的拿破侖研究領域中常常被忽略的女人的頑強一生,讀來令人興味盎然。——《科克斯書評》
這本傳記主要閃爍著社會史的光澤,為我們提供了大革命之前和大革命時期的巴黎百景圖。它取材于當時的信件和回憶錄,勾勒了當時婦女群體扮演的角色,使白人男性樂在其中的關于克里奧爾婦女的異國情調幻想,由女性主導的沙龍的影響,以及野心勃勃的女性想要實現階級躍遷所需的社交技巧。——《獨立報》
一部關于這位著名的法國皇后的研究細致、引人入勝的傳記……雖然(約瑟芬)在很大程度上是倚仗她的魅力、時尚感和美貌,但在與拿破侖相伴的絕大多數時間里,她是一位職業女性,是外交官員、禮儀專家和公共關系顧問。約瑟芬生命中的這些方面在以前出版的許多英文傳記中都能讀到,但斯圖亞特的成就在于突出了這些方面,并使之鮮活如生。——琳達·沃爾夫,《亞特蘭大憲法報》★ 拿破侖**任妻子、法蘭西**帝國**任皇后的故事
★ 揭秘拿破侖背后愛情與事業的守護者
★ 一部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乃至歐洲的社會史
★ 《新政治家》年度圖書、法英交流協會2003年度伊尼德·麥克勞德文學獎
本書獲譽
本書獲法英交流協會(Franco-British Society)頒發的2003年度伊尼德·麥克勞德文學獎(The Enid McLeod Literary Prize)、《新政治家》年度圖書
它輕而易舉地成為這位風姿綽約的女人的*佳英文傳記。——安德魯·羅伯茨,《拿破侖與威靈頓》《拿破侖大帝》作者
斯圖亞特把她的故事講得非常好,專業地將必要的政治和歷史事件連綴其間……馬提尼克島的背景被充分而迷人地調動起來……斯圖亞特的書寫有時如同她筆下的鄉村一般豐茂郁美。——安東尼婭·弗雷澤,《瑪麗·安托瓦內特:旅途》作者
《馬提尼克玫瑰》是一部全面的、真正與人物產生共鳴的傳記。在加勒比地區長大的安德莉亞·斯圖亞特,既能保持學者的冷靜遠觀,又能真誠地嘗試理解她的傳主。——《華盛頓郵報》
引人入勝……斯圖亞特清晰地寫出了(拿破侖與約瑟芬)看似不真實的浪漫關系……這是一個在龐大的拿破侖研究領域中常常被忽略的女人的頑強一生,讀來令人興味盎然。——《科克斯書評》
這本傳記主要閃爍著社會史的光澤,為我們提供了大革命之前和大革命時期的巴黎百景圖。它取材于當時的信件和回憶錄,勾勒了當時婦女群體扮演的角色,使白人男性樂在其中的關于克里奧爾婦女的異國情調幻想,由女性主導的沙龍的影響,以及野心勃勃的女性想要實現階級躍遷所需的社交技巧。——《獨立報》
一部關于這位著名的法國皇后的研究細致、引人入勝的傳記……雖然(約瑟芬)在很大程度上是倚仗她的魅力、時尚感和美貌,但在與拿破侖相伴的絕大多數時間里,她是一位職業女性,是外交官員、禮儀專家和公共關系顧問。約瑟芬生命中的這些方面在以前出版的許多英文傳記中都能讀到,但斯圖亞特的成就在于突出了這些方面,并使之鮮活如生。——琳達·沃爾夫,《亞特蘭大憲法報》
斯圖亞特認為,皇帝在《拿破侖法典》中對婦女群體的苛待反映了他自己婚姻的動蕩與挫折,這個觀點讀來很有說服力……當斯圖亞特敘述至他們生活的終點時,這兩人近乎病態的互補仍然清晰,令人心痛。——《出版人周刊》
這個故事在斯圖亞特筆下顯得激動人心、感人至深……這本書之所以如此好讀,是因為它很好地講述了一個非凡的故事——被那個時代的著名人物以及崇拜者們環繞的約瑟芬,在一個迷人而動蕩的時代的生活。——《文學評論》(英國)
斯圖亞特利用日記和書信,細致入微地再現了約瑟芬的故事。……這本研究深入、令人著迷的傳記,理應激起普通讀者對拿破侖時代的浪漫傳奇的興趣。——瑪麗·馬爾莫·穆蘭尼,《圖書館雜志》
斯圖亞特將約瑟芬置于她的加勒比海背景下,并探索她作為十八世紀一位從法國殖民地來到母國的移民的意義,向我們提供了關于這個女人的一生的真正嶄新的見解,無論她從那微末的起點走了多遠,她總是被稱作“馬提尼克玫瑰”。——凱瑟琳·休斯,《星期日郵報》
(斯圖亞特)在想象與現實之間取得了精妙的平衡,為我們呈現了一個飽滿的、色彩鮮活的、有血有肉的時代標桿式人物的形象。——萊斯利·麥克唐維爾,《格拉斯哥星期日先驅報》
馬提尼克玫瑰:約瑟芬皇后傳 內容簡介
法英交流協會2003年度伊尼德·麥克勞德文學獎
《新政治家》年度圖書
這是拿破侖**任妻子、法蘭西**帝國**任皇后約瑟芬的傳記。一直以來,約瑟芬都被拿破侖一世的光環遮蓋,但在當時,拿破侖卻為她著迷甚至發狂,她與拿破侖相互成就,她的個人名聲甚至要好過偉大的皇帝,她用智慧和魅力在湍流奔涌的年代里開拓了屬于自己的道路。安德莉亞·斯圖亞特再現了約瑟芬人生的各個階段,如馬提尼克島童年賦予她的特殊氣質,**段婚姻對她的改變,豐富的社交生活與卓越的社交才華,大革命時代她的情感、地位的變遷,以及她與皇帝的愛情和她在帝國中扮演的諸多重要角色,展現了法國殖民地的社會風貌、巴黎上層社會的社交生活、大革命時期的政治動蕩與個人沉浮。這不單是一部皇后傳記,更是一部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乃至歐洲的社會史。
馬提尼克玫瑰:約瑟芬皇后傳 目錄
序言005
**章童年001
第二章來到巴黎042
第三章婚后生活054
第四章亞歷山大在馬提尼克島083
第五章修道院095
第六章楓丹白露104
第七章還鄉115
第八章大革命126
第九章在獄中169
第十章熱月185
第十一章意大利236
第十二章埃及282
第十三章霧月328
第十四章執政府341
第十五章加冕407
第十六章帝國422
第十七章隱遁480
注釋532
參考文獻552
索引563
譯后記577
馬提尼克玫瑰:約瑟芬皇后傳 作者簡介
安德莉亞·斯圖亞特(Andrea Stuart)/著
1962年生于牙買加,先后就讀于英國東盎格利亞大學與巴黎索邦大學,曾在中央圣馬丁藝術學院和倫敦藝術大學擔任客座講師,現居倫敦。著有《女郎》(Showgirls,1996)、《馬提尼克玫瑰:約瑟芬皇后傳》(2003)與《染血的糖:一部關于奴隸制與帝國的家族史》(Sugar in the Blood: A Family’s Story of Slavery and Empire,2012),其中《馬提尼克玫瑰》獲法英交流協會2003年度伊尼德·麥克勞德文學獎,《染血的糖》入圍2013年博卡斯文學獎非虛構類與《波士頓環球報》2013年度圖書。《泰晤士報》評價斯圖亞特為“優秀的后殖民主義作家的典范”。
余南橘/譯
1998年生,倫敦大學學院比較文學碩士,布里斯托爾大學英國文學博士在讀。拿破侖時代藝術與歷史的愛好者。譯有《圣山來客:追尋拜占庭的余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