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guān)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jìn)數(shù)學(xué)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
-
>
當(dāng)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jì)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ì)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nèi)科學(xué)·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中圖價(jià):¥29.4
加入購物車
天線原理與技術(shù)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0668215
- 條形碼:9787560668215 ; 978-7-5606-6821-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線原理與技術(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天線的基本概念、電參數(shù)和天線特性的分析方法,以及工程應(yīng)用中典型天線的基本分析和設(shè)計(jì)方法。全書共8章,內(nèi)容包括天線的理論基礎(chǔ)、天線的電參數(shù)、天線陣的分析與綜合、對稱振子陣的阻抗、諧振天線、寬帶天線、口徑天線理論與典型口徑天線、反射面天線。書中列舉了大量工程應(yīng)用實(shí)例,突出了理論與工程應(yīng)用的結(jié)合,注重內(nèi)容的理論性和實(shí)踐性。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通信類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有關(guān)工程技術(shù)人員參考。
天線原理與技術(shù) 目錄
緒論 1
第1章 天線的理論基礎(chǔ) 4
1.1 電磁場方程及其解 4
1.1.1 麥克斯韋方程 4
1.1.2 邊界條件方程 6
1.1.3 能量守恒方程——坡印廷定理 7
1.1.4 波動(dòng)方程 8
1.1.5 麥克斯韋方程的解 8
1.2 電流元的場及其分析 10
1.2.1 電流元的場 10
1.2.2 場的分析 12
1.3 對稱振子的輻射場 13
1.3.1 電流分布 14
1.3.2 輻射場 15
1.4 電磁場的對偶原理 16
1.4.1 磁流與磁荷 16
1.4.2 對偶關(guān)系 17
1.5 磁流元和小電流環(huán)的場 20
1.5.1 磁流元的場 20
1.5.2 小電流環(huán)的場 22
第2章 天線的電參數(shù) 24
2.1 方向圖 24
2.1.1 方向圖的定義和表示方法 24
2.1.2 基本振子的方向圖 27
2.1.3 對稱振子的方向圖 28
2.2 輻射電阻 29
2.2.1 輻射功率和輻射電阻 29
2.2.2 基本振子的輻射電阻 31
2.2.3 對稱振子的輻射電阻 32
2.3 有效長度 34
2.4 方向系數(shù) 36
2.4.1 輻射強(qiáng)度 36
2.4.2 方向系數(shù)的定義 36
2.4.3 方向系數(shù)的計(jì)算 37
2.5 效率和增益 40
2.5.1 天線效率 41
2.5.2 增益 42
2.5.3 等效全向輻射功率(EIRP) 42
2.6 輸入阻抗 43
2.6.1 輸入阻抗的概念 43
2.6.2 對稱振子的輻射阻抗 45
2.7 天線的極化 46
2.8 天線的相位中心 49
2.8.1 相位中心與視在相心 50
2.8.2 相位中心的確定方法 50
2.9 接收天線的電參數(shù) 52
2.9.1 互易定理及應(yīng)用 52
2.9.2 接收功率 54
2.9.3 *大有效口徑 55
2.9.4 匹配效率 56
2.10 功率傳輸方程 57
第3章 天線陣的分析與綜合 60
3.1 陣列天線的方向圖 60
3.1.1 方向圖乘積定理 60
3.1.2 二元陣的方向圖 62
3.2 均勻直線陣的陣因子和輻射特性 67
3.2.1 陣列陣因子 67
3.2.2 陣因子方向圖的特性 68
3.2.3 陣因子分析 69
3.3 典型的均勻直線陣 71
3.3.1 邊射陣 71
3.3.2 普通端射陣 73
3.3.3 漢森伍德沃德端射陣(強(qiáng)端射陣)
75
3.3.4 主瓣*大方向掃描的陣列 78
3.3.5 柵瓣和間距的選擇 78
3.4 不等幅的等間距邊射直線陣 79
3.4.1 方向函數(shù) 80
3.4.2 方向系數(shù) 80
3.4.3 幾種非均勻激勵(lì)的等間距線陣 81
3.5 線陣的道爾夫切比雪夫綜合 83
3.5.1 道爾夫切比雪夫線陣法 83
3.5.2 線陣的切比雪夫低副瓣綜合 85
3.6 線陣的泰勒綜合 87
3.7 平面陣 98
3.8 導(dǎo)電地面上的天線 101
3.8.1 鏡像原理 101
3.8.2 理想地面上的天線 103
3.8.3 實(shí)際地面上天線的方向圖 108
3.9 圓陣 110
3.9.1 方向函數(shù) 110
3.9.2 方向系數(shù) 112
3.10 線源 113
3.10.1 均勻線源 114
3.10.2 漸削線源 119
第4章 對稱振子陣的阻抗 121
4.1 二元耦合對稱振子陣的阻抗 121
4.1.1 二元耦合對稱振子陣的阻抗定義
121
4.1.2 等效阻抗方程 122
4.1.3 對稱振子陣的總輻射阻抗 123
4.2 求解阻抗的方法——感應(yīng)電動(dòng)勢法 123
4.3 對稱振子的互阻抗和自阻抗 124
4.3.1 對稱振子的近場 124
4.3.2 二平行等長對稱振子的互阻抗 125
4.3.3 對稱振子的自阻抗 128
4.4 無源振子的阻抗 129
4.4.1 二元耦合振子陣中的電流比 129
4.4.2 引向振子和反射振子的阻抗 131
4.5 理想導(dǎo)電平面上對稱振子的輻射阻抗
131
4.6 多元對稱振子陣的阻抗 132
4.6.1 等效阻抗方程 133
4.6.2 對稱振子陣列的輻射阻抗 133
4.6.3 對稱振子陣列的方向系數(shù) 134
第5章 諧振天線 135
5.1 V形振子天線 135
5.2 折合振子天線 136
5.3 八木天線 137
5.3.1 八木天線的結(jié)構(gòu) 138
5.3.2 八木天線的工作原理 138
5.3.3 八木天線的分析方法 138
5.3.4 八木天線的設(shè)計(jì) 139
5.4 微帶天線 143
5.4.1 微帶天線的結(jié)構(gòu) 143
5.4.2 微帶天線的饋電技術(shù) 143
5.4.3 微帶天線的模式 145
5.4.4 微帶天線的輻射方向圖 146
5.5 印刷振子天線 150
5.5.1 印刷振子的結(jié)構(gòu) 150
5.5.2 巴倫結(jié)構(gòu)及電路實(shí)現(xiàn) 151
5.5.3 寬帶阻抗匹配的設(shè)計(jì) 151
5.6 波導(dǎo)縫隙天線 154
5.6.1 激勵(lì)與幅度 154
5.6.2 等效電路與等效電導(dǎo)(電阻) 155
5.6.3 波導(dǎo)縫隙天線陣 159
第6章 寬帶天線 166
6.1 寬帶線天線 166
6.1.1 行波單導(dǎo)線天線 166
6.1.2 菱形天線 168
6.2 雙錐天線 171
6.2.1 無限雙錐天線 171
6.2.2 有限長雙錐天線 173
6.3 套筒天線 173
6.4 螺旋天線 175
6.4.1 螺旋天線的基本構(gòu)成 175
6.4.2 法向模螺旋天線 176
6.4.3 軸向模螺旋天線 177
6.5 對數(shù)周期天線 182
6.5.1 對數(shù)周期天線的結(jié)構(gòu)特點(diǎn) 182
6.5.2 對數(shù)周期天線的工作原理 182
6.5.3 對數(shù)周期天線的饋電方法 183
6.5.4 對數(shù)周期天線的電特性 183
6.6 Vivaldi天線 186
6.6.1 Vivaldi天線的結(jié)構(gòu) 186
6.6.2 寬帶巴倫的饋電結(jié)構(gòu) 187
6.6.3 Vivaldi天線的設(shè)計(jì) 190
第7章 口徑天線理論與典型口徑天線 194
7.1 口徑天線基本理論 195
7.1.1 惠更斯原理和等效原理 195
7.1.2 面元的輻射場 198
7.2 口面輻射場的一般表達(dá)式 201
7.3 口面場輻射特性的一般分析 203
7.3.1 口面均勻分布的矩形口面 203
7.3.2 漸削矩形口徑 205
7.3.3 口面場均勻分布的圓形口面 206
7.3.4 同相口面場的特性 207
7.4 面天線的方向系數(shù)和口面利用率 207
7.5 矩形喇叭天線 209
7.5.1 喇叭天線簡介 209
7.5.2 H面扇形喇叭天線 209
7.5.3 E面扇形喇叭天線 212
7.5.4 角錐喇叭天線 213
7.5.5 方向系數(shù)和口面利用系數(shù) 214
7.5.6 角錐喇叭天線的設(shè)計(jì) 216
7.6 圓錐喇叭天線 219
7.6.1 標(biāo)準(zhǔn)圓錐喇叭天線 219
7.6.2 波紋圓錐喇叭天線 220
第8章 反射面天線 223
8.1 拋物面天線的基本特性 224
8.1.1 拋物線方程 224
8.1.2 拋物面的幾何特性和光學(xué)特性 225
8.1.3 焦徑比 226
8.1.4 口徑場法 227
8.2 拋物面天線的面電流法 228
8.3 拋物面天線的電參數(shù) 230
8.4 饋源的設(shè)計(jì) 232
8.4.1 理想饋源形式 232
8.4.2 對饋源的要求 233
8.4.3 消除反射面場對饋源匹配影響的方法
234
8.5 單偏置反射面天線 235
8.6 卡塞格倫反射面天線 236
8.7 雙偏置反射面天線 240
參考文獻(xiàn) 247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xué)評(píng)論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