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網絡借貸定位糾偏及監管模式的重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410433
- 條形碼:9787576410433 ; 978-7-5764-1043-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借貸定位糾偏及監管模式的重構 本書特色
專家推薦語: 法理基于事理,事理的發現離不開大樣本實證觀察。作者用實證分析方法研究監管指標的設定,是實現監管科學化的有益嘗試。 ——北京大學教授 白建軍 通過理論推演和實證數據,作者證明了中國的網貸平臺名為信息中介,實為信用中介。作者對網貸平臺定位和監管模式的反思,有助于我國確立創新型監管模式。 ——北京大學教授 彭冰 在理論層面,作者建構了由監管目標、監管內容、監管方式組成的網貸監管體系;在現實層面,作者對符合我國國情的網貸退出機制與網貸訴訟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書對我國未來金融創新的規范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李愛君 通過裁判文書的大樣本實證分析,可以看到肉眼無法看到的客觀規律和現象。功夫不負有心人,作者在網貸民事裁判文書的研究方面,填補了學界體系化研究的空白。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楊秀清
網絡借貸定位糾偏及監管模式的重構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框架:導論;**章,國內網絡借貸的發展及挑戰;第二章,網絡借貸平臺定位的理論分析;第三章,域外網絡借貸監管制度探究;第四章,我國網絡借貸監管體制的優化;第五章,準入及持續性監管指標的構建;第六章,市場退出機制的設計;第七章,司法實踐問題的研究;后記。
網絡借貸定位糾偏及監管模式的重構 目錄
網絡借貸定位糾偏及監管模式的重構 作者簡介
劉進一,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西南醫科大學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兼職導師,北京市律師協會互聯網金融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曾任職于中國銀行總行風險管理部,擁有銀行、證券和基金從業資格,出版《互聯網金融:模式與新格局》等6部著作。 張翀,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德國慕尼黑大學LL.M,現為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學術編輯,主要研究方向為法理學、法治文化等,在《訴訟法學研究》《金融法苑》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未成年人法學》(參編)、《柏拉圖的播客》(譯著),參加國家高端智庫年度課題多項,參與策劃“人權文庫”叢書并擔任執行編委。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