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物理系統的多范式建模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441194
- 條形碼:9787512441194 ; 978-7-5124-411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賽博物理系統的多范式建模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呈現了國際相關研究團隊在支持賽博物理系統多范式建模(MPM4CPS)方面的研究成果,涵蓋MPM4CPS研究團隊創建的理論基礎、形式化方法、工具以及相應教育資源和案例。
賽博物理系統的多范式建模方法 目錄
第1章引言1
1.1目標1
1.2本書概要2
1.2.1**部分——本體框架3
1.2.2第二部分——方法和工具3
1.2.3第三部分——案例研究4
1.3致謝5
**部分本體框架
第2章賽博物理系統多范式建模的本體基礎9
2.1概述9
2.2本體開發方法10
2.2.1建模模式11
2.2.2領域分析流程12
2.3建模語言與建模工具14
2.3.1特征建模和FeatureIDE14
2.3.2網絡本體語言(OWL)和Protégé14
2.3.3特征建模與OWL的集成16
2.4本體架構16
2.5共享本體18
2.5.1語言領域概念(LinguisticDC)18
2.5.2工作流領域概念(WorkflowDC)20
2.5.3項目管理領域概念(ProjectManagementDC)22
2.5.4架構領域概念(ArchitectureDC)24
2.5.5范式領域概念(ParadigmDC)26
2.6示例介紹28
2.6.1基于合集的賽博物理系統29
2.6.2HPI賽博物理系統實驗室33
2.7總結3
參考文獻37
第3章基于特征的賽博物理系統本體41
3.1概述41
3.2賽博物理系統的元模型42
3.3賽博物理系統的特征模型43
3.3.1頂層特征圖43
3.3.2CPS的構成元素44
3.3.3非功能性需求47
3.3.4應用領域52
3.3.5學科52
3.4CPS的架構52
3.5示例53
3.5.1基于合集的賽博物理系統53
3.5.2HPI賽博物理系統實驗室56
3.6總結58
參考文獻58
第4章支持多范式建模的本體60
4.1概述60
4.2*先進的本體61
4.2.1核心建模概念61
4.2.2多形式化建模方法63
4.2.3模型管理方法65
4.3MPM本體72
4.3.1核心建模概念74
4.3.2微模型尺度(Micromodelling scale)74
4.3.3巨模型尺度(Megamodelling scale)75
4.4示例80
4.4.1基于合集的賽博物理系統80
4.4.2HPI賽博物理系統實驗室(CPSLab)87
4.4.3仿真階段89
4.5總結103
參考文獻104
第5章支持賽博物理系統的多范式建模的集成本體114
5.1概述114
5.2*先進的技術115
5.2.1視角115
5.2.2基于模型的開發流程建模117
5.2.3建模范式118
5.3本體119
5.3.1視角119
5.3.2基于模型的工作流120
5.3.3建模范式121
5.4示例123
5.4.1基于合集的賽博物理系統(EBCPS)123
5.4.2HPI賽博物理系統實驗室126
5.4.3建模范式132
5.5總結134
參考文獻135
第二部分方法和工具
第6章通過雙半球模型驅動方法支持賽博物理系統的組合139
6.1概述139
6.2賽博物理系統的組件140
6.3系統組合背景環境下的賽博物理系統142
6.4雙半球模型驅動方法144
6.5雙半球模型驅動方法用于解決組合問題147
6.6總結150
致謝151
參考文獻151
第7章賽博物理生產系統原型開發中的多范式建模和協同仿真156
7.1概述156
7.2案例研究描述157
7.3技術159
7.3.1INTOCPS技術160
7.3.2初始模型161
7.3.3VDMRT/Overture的離散事件優先策略161
7.4方法論162
7.5子系統的建模163
子系統模型164
7.6驗證和確認167
7.6.1同構階段的實驗167
7.6.2與物理系統相關的同構仿真分析172
7.6.3異構階段的實驗172
7.7總結174
7.7.1兩個階段的開發174
7.7.2關于方法論上的見解175
致謝176
參考文獻176
第8章使用SEA_ML++開發基于智能體的賽博物理系統179
8.1概述179
8.2背景180
8.3相關工作1
8.4SEA_ML++183
8.4.1抽象句法183
8.4.2圖形化具體句法184
8.4.3轉換186
8.5使用SEA_ML++的基于智能體CPS的建模和開發186
8.6多智能體垃圾收集CPS的開發190
8.6.1系統設計190
8.6.2系統開發192
8.6.3演示證明194
8.7總結197
致謝198
參考文獻198
第9章CREST——用于混合CPS建模的DSML203
9.1概述203
9.2混合的形式化方法204
9.2.1定時和混合自動機工具206
9.2.2離散形式化的混合擴展206
9.3使用CREST開展領域特定的混合建模207
9.3.1CREST句法208
9.3.2CREST語義212
9.3.3驗證215
9.4實現216
9.5討論218
9.6總結219
參考文獻219
第三部分案例研究
第10章應用MPM方法開發基于物聯網和無線傳感器網絡的CPS——智能火災
探測案例研究227
10.1概述227
10.2需求獲取228
10.3系統設計231
10.3.1架構設計231
10.3.2詳細設計232
10.4建模和仿真236
10.5實現238
10.5.1硬件設置238
10.5.2軟件開發239
10.5.3日志管理器241
10.5.4測試和驗證242
10.6FTG+PM框架下的多范式開發流程243
10.6.1形式化轉換圖形(FTG)246
10.6.2流程模型(PM)246
10.7總結247
10.8文獻和進一步閱讀248
致謝248
參考文獻248
第11章開發面向行業的跨領域的賽博物理系統學習規劃252
11.1概述252
11.2相關工作254
11.3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就業市場現狀256
11.3.1白俄羅斯就業市場的需要256
11.3.2烏克蘭勞動力市場的需要257
11.4COST行動對歐洲 CPS 課程的投入258
11.5識別行業的需要259
11.5.1關于CPS課程研究的方法259
11.5.2白俄羅斯研究機構調查分析260
11.5.3烏克蘭企業調查分析261
11.5.4研究機構調查結果263
11.6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大學CPS課程的COST調查結果的驗證263
11.7討論與結論265
致謝266
參考文獻266
附錄縮略語表273
展開全部
賽博物理系統的多范式建模方法 作者簡介
Bedir Tekinerdogan,是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信息技術組的正教授和主席。他在荷蘭特文特大學獲得MSc學位(1994年)和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00年)。從2003年到2008年,他在特文特大學擔任教職員,之后加入了比爾肯特大學,直到2015年。他在軟件工程研究和教育方面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智能軟件密集型系統工程。特別是,他專注于和感興趣的領域包括軟件架構設計、軟件產品線工程、模型驅動開發、并行計算、云計算和系統工程。他參與了數十個國家和國際研究和咨詢項目,與各種大型軟件公司合作,擔任首席研究員和領先的軟件/系統架構師。他開發并教授了15門不同的學術軟件工程課程,并向荷蘭、德國和土耳其的50多家公司提供軟件工程課程。 孫智孝,是我國無人系統領域的著名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等榮譽,榮獲各級科技成果獎勵數十項,取得授權和受理專利百余件,發表SCI、EI等論文十余篇,出版多部無人系統相關著作。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