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自適應電磁防護技術 能量選擇理論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607669
- 條形碼:9787115607669 ; 978-7-115-60766-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適應電磁防護技術 能量選擇理論與方法 本書特色
電子信息系統是現代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保障關鍵系統電磁安 全,關乎國家安 全和經濟社會正常運行;
電磁兼容與防護專業前沿研究成果總結;
國家出版基金支持、入選國家“十四五”出版項目。
自適應電磁防護技術 能量選擇理論與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從電磁防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出發,概括地介紹了電磁防護的通用設計 思想和當前存在的技術難點,重點闡述了能量選擇自適應電磁防護這一新興技術 的基礎理論、分析設計、測試評估、工程應用等方面的內容。全書共分6 章,主 要內容包括:電磁威脅與電磁防護概述,電磁防護基礎理論與典型方法,能量選 擇自適應防護技術的理論與設計、結構與測試、應用與拓展,以及電磁防護技術 挑戰與展望。 本書從電磁威脅和電磁防護的通用問題講起,內容安排合理、結構清晰,適 合電子信息及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電磁兼容與 防護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對該領域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自適應電磁防護技術 能量選擇理論與方法 目錄
1.1 電磁防護的背景與意義. 1
1.2 強電磁威脅及其毀傷效應 3
1.2.1 強電磁毀傷效應 4
1.2.2 強電磁輻射源的特征與分類. 8
1.3 電磁防護技術的發展現狀 17
1.3.1 國外電磁防護技術 17
1.3.2 國內電磁防護技術 21
1.3.3 國內外技術對比分析. 23
參考文獻 24
第 2 章 電磁防護基礎理論與典型方法 27
2.1 電磁防護的基本原理 27
2.1.1 按電磁波的耦合途徑分類 27
2.1.2 按電磁波的特征維度分類 29
2.2 典型電磁防護方法簡介 31
2.2.1 典型空域防護方法 32
2.2.2 典型頻域防護方法 38
2.2.3 典型能域防護方法 41
2.2.4 典型電磁防護方法特性總結 45
參考文獻 46
第3 章 能量選擇自適應防護技術——理論與設計 47
3.1 能量選擇自適應防護技術的基本原理 47
3.1.1 能量選擇自適應防護技術的設計思想. 47
3.1.2 能量選擇的基本機制. 50
3.1.3 能量選擇自適應防護技術的評估指標. 52
3.2 能量選擇自適應防護技術的設計方法 59
3.2.1 能選防護裝置阻抗變換方案 59
3.2.2 典型能選防護裝置的實現架構及設計流程 63
3.3 能量選擇自適應防護技術的仿真分析方法 69
3.3.1 場路協同仿真 69
3.3.2 等效電路法. 73
3.3.3 自由空間法. 76
參考文獻 78
第4 章 能量選擇自適應防護技術——結構與測試 79
4.1 典型能選防護結構及其電磁特征 79
4.1.1 基于等效電路模型的能選防護結構設計 79
4.1.2 兩種基本的能選防護結構 84
4.1.3 兩種S 波段能選防護結構設計案例. 88
4.1.4 “能量選擇 頻率選擇”復合防護結構設計案例 98
4.2 能選防護結構的通用測試方法 100
4.2.1 自由空間測試法. 101
4.2.2 傳輸線注入測試法 107
4.2.3 兩種S 波段能選防護結構的性能測試111
參考文獻116
第5 章 能量選擇自適應防護技術——應用與拓展.117
5.1 能量選擇自適應電磁防護罩.117
5.1.1 能選防護罩的綜合設計117
5.1.2 能選防護罩對天線性能影響的評估 122
5.1.3 能選防護罩對接收機定位準確度影響的評估 128
5.1.4 能選防護罩在強電磁攻擊下的防護效能評估 130
5.2 能量選擇自適應波導防護器件 134
5.2.1 能選波導防護器件的設計思想 134
5.2.2 能選波導防護器件的結構設計 137
5.2.3 能選波導防護器件的性能測試 145
參考文獻. 148
第6 章 電磁防護技術挑戰與展望 149
6.1 前后門一體防護 150
6.2 場路一體防護. 151
6.3 多域聯合防護. 152
6.4 光電一體防護. 154
自適應電磁防護技術 能量選擇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劉培國 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電子科學與技術教學科研工作,軍隊學科拔尖人才,電子測量儀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工學會復雜輻射場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電磁兼容學會副理事長,《電子科學技術》《中國艦船研究》編委,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出版學術專著7部、教材5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徐延林 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湖南省優青,博士學位論文獲評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和湖南省優 秀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博士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并留校任教,主要從事電磁兼容與防護、計算電磁學等方向的教學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裝備預研等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及軟件著 作權10余項。 劉晨曦 國防科技大學講師,獲國防科技大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電磁兼容與強電磁防護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博士學位論文獲評2021年湖南省優 秀博士學位論文,主持或參與國 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SCI索引論文2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 查淞 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電磁兼容與防護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裝備預研共用技術、國防科技創新特區等項目10余項,多項成果實現裝備應用,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及軟件著 作權10余項,獲省部級獎勵1項。 黃賢俊 國防科技大學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本科、碩士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畢業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青年創新獎”一等獎獲得者,入選軍隊青年科技英才、湖南省“湖湘英才”、國防科技大學卓 越青年人才。長期從事電磁功能材料研究,主持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60余篇,獲授權專利20余項,成果批量應用于核心關鍵裝備。劉培國 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電子科學與技術教學科研工作,軍隊學科拔尖人才,電子測量儀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工學會復雜輻射場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電磁兼容學會副理事長,《電子科學技術》《中國艦船研究》編委,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出版學術專著7部、教材5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徐延林 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湖南省優青,博士學位論文獲評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和湖南省優 秀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博士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并留校任教,主要從事電磁兼容與防護、計算電磁學等方向的教學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裝備預研等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及軟件著 作權10余項。 劉晨曦 國防科技大學講師,獲國防科技大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電磁兼容與強電磁防護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博士學位論文獲評2021年湖南省優 秀博士學位論文,主持或參與國 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SCI索引論文2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 查淞 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電磁兼容與防護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裝備預研共用技術、國防科技創新特區等項目10余項,多項成果實現裝備應用,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及軟件著 作權10余項,獲省部級獎勵1項。 黃賢俊 國防科技大學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本科、碩士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畢業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青年創新獎”一等獎獲得者,入選軍隊青年科技英才、湖南省“湖湘英才”、國防科技大學卓 越青年人才。長期從事電磁功能材料研究,主持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60余篇,獲授權專利20余項,成果批量應用于核心關鍵裝備。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