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第二十屆百花文學獎·小說獎獲獎作品集:上中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86492
- 條形碼:9787530686492 ; 978-7-5306-8649-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二十屆百花文學獎·小說獎獲獎作品集:上中下 內容簡介
百花文學獎是目前中國小說界的權威大獎和風向標,本書收入的獲獎作品是2021到2022年度中國當代小說創作的代表性作品,是對近兩年當代文壇的一次重要回顧,既有在當代文學目前占有一席之地的名家,也有目前活躍且頗具實力的新銳小說家,構成了中國文學完整的“小說創作梯隊”;獲獎作品內容豐富多彩,貼近現實,全面反映了當前小說創作的成就和趨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當下意義,使本書具有了接近不同于一般同類作品集的獨特魅力。 本書于《小說月報》《小說月報·原創版》近兩年刊登的作品中,由讀者大眾以及專家評委遴選出筆力更為雄健、格調更為高遠的佳作呈現給讀者,在文學性、思想性、藝術性等方面,體現了當代文壇華語小說創作的優選水平。本書同時包括了《小說月報·原創版》中刊發的原創作品及《小說月報》登載的選載小說,其多元的文化內涵將帶給讀者更為豐富的閱讀體驗。
第二十屆百花文學獎·小說獎獲獎作品集:上中下 目錄
第二十屆百花文學獎·小說獎獲獎作品集:上中下 作者簡介
邱華棟,男,河南西峽人,1969年生于新疆。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曾任《青年文學》主編、《人民文學》副主編。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夜晚的諾言》《正午的供詞》《花兒與黎明》及“中國屏風”系列,詩集《花朵與巖石》《從火到水》,隨筆《城市的面具》,中短篇小說“時裝人”系列、“社區人”系列、“我在那年夏天的事”系列等。曾獲莊重文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提名獎、《山花》文學獎、《上海文學》小說獎等。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日、韓等文字。
金仁順,1970年生,現居長春。著有長篇小說《春香》,中短篇小說集《桃花》《松樹鎮》《僧舞》等,散文集《白如百合》《失意紀念館》《時光的化骨綿掌》等,編劇電影《綠茶》《時尚先生》《基隆》,編劇舞臺劇《他人》《良宵》《畫皮》等。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小說月報》百花獎、莊重文文學獎、作家出版集團獎、林斤瀾短篇小說獎等獎項。部分作品被譯為英語、韓語、阿拉伯語、日語、俄語、德語等多種語言。現為吉林省作家協會主席。
潘向黎,文學博士、作家,現居上海。出版有長篇小說《穿心蓮》,小說集《白水青菜》《輕觸微溫》《我愛小丸子》《女上司》《中國好小說·潘向黎》等,散文集《茶可道》《看詩不分明》《梅邊消息:潘向黎讀古詩》《萬念》《如一》等多部。曾獲魯迅文學獎、青年文學創作獎、莊重文文學獎等獎項。邱華棟,男,河南西峽人,1969年生于新疆。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曾任《青年文學》主編、《人民文學》副主編。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夜晚的諾言》《正午的供詞》《花兒與黎明》及“中國屏風”系列,詩集《花朵與巖石》《從火到水》,隨筆《城市的面具》,中短篇小說“時裝人”系列、“社區人”系列、“我在那年夏天的事”系列等。曾獲莊重文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提名獎、《山花》文學獎、《上海文學》小說獎等。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日、韓等文字。
金仁順,1970年生,現居長春。著有長篇小說《春香》,中短篇小說集《桃花》《松樹鎮》《僧舞》等,散文集《白如百合》《失意紀念館》《時光的化骨綿掌》等,編劇電影《綠茶》《時尚先生》《基隆》,編劇舞臺劇《他人》《良宵》《畫皮》等。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小說月報》百花獎、莊重文文學獎、作家出版集團獎、林斤瀾短篇小說獎等獎項。部分作品被譯為英語、韓語、阿拉伯語、日語、俄語、德語等多種語言。現為吉林省作家協會主席。
潘向黎,文學博士、作家,現居上海。出版有長篇小說《穿心蓮》,小說集《白水青菜》《輕觸微溫》《我愛小丸子》《女上司》《中國好小說·潘向黎》等,散文集《茶可道》《看詩不分明》《梅邊消息:潘向黎讀古詩》《萬念》《如一》等多部。曾獲魯迅文學獎、青年文學創作獎、莊重文文學獎等獎項。
蔡東,女,1980年生于山東,文學碩士。已在《人民文學》《山花》《中國作家》等刊發表中短篇小說多部,出版小說集《木蘭辭》《我想要的一天》等。作品多次被各種選刊、選本轉載。曾獲《人民文學》首屆柔石小說獎、第十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最具潛力新人”等獎項。現居深圳,任教于某高校。
朱輝,男,1963年生。著有長篇小說《我的表情》,小說集《視線有多長》等。曾獲魯迅文學獎、紫金山文學獎、《作家》金短篇獎、汪曾祺文學獎等獎項。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
裘山山,女,祖籍浙江,現居成都。1976年入伍。1983年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原成都軍區創作室主任,《西南軍事文學》主編。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是小說和散文。已出版長篇小說《我在天堂等你》《春草》,長篇散文《遙遠的天堂》《家書》以及中篇小說《琴聲何來》等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百花文學獎、四川省文學獎、冰心散文獎以及夏衍電影劇本獎等獎項,還有部分作品在海外翻譯出版。
蔣一談,小說家、詩人、童話作家。1991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祖籍浙江嘉興,生于河南商丘。現居北京。主要作品有《魯迅的胡子》《透明》《中國鯉》《發生》《說服》《截句》《給孩子的截句》等。曾獲人民文學獎、百花文學獎、蒲松齡短篇小說獎、林斤瀾短篇小說獎、上海文學短篇小說獎、“南方閱讀盛典”最受讀者關注作家獎等獎項。
東西,本名田代琳,1966年生于廣西天峨縣。出版有長篇小說《耳光響亮》《后悔錄》《篡改的命》《回響》。中篇小說《沒有語言的生活》獲首屆魯迅文學獎,根據該小說改編的電影獲第十五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小說已翻譯成多國語言出版。現為廣西民族大學創作中心主任。
王祥夫,著名作家、畫家。歷任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云岡畫院院長等。文學作品屢登中國小說排行榜,曾獲魯迅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等獎項,美術作品曾獲第二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獎、2015年亞洲美術雙年獎。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和散文集五十余部。
陶麗群,壯族,廣西百色人,文學碩士。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民族文學》《廣西文學》《山花》《青年文學》《芙蓉》等,作品多次被各選本轉載并入選年度排行榜。曾獲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廣西壯族文學獎、廣西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花山獎、《廣西文學》年度優秀作品獎、《民族文學》年度作品獎、《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優秀作品獎、《安徽文學》優秀作品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等。現供職于百色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張煒,1956年出生于山東龍口。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有《張煒文集》四十八卷,譯為英、日、法、韓、德、西、瑞典等多種文字。著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書》《你在高原》等十九部。《古船》等入選新文學大系,作品曾獲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百年百種很好中國文學圖書”“世界華語小說百年百強”、茅盾文學獎、《亞洲周刊》優選十大華文小說之首、中國好書獎、全國暢銷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多個獎項。
蔣韻,女,河南開封人,1954年生于山西太原。1981年畢業于太原師范專科學校中文系。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隱秘盛開》《櫟樹的囚徒》《紅殤》《閃爍在你的枝頭》《我的內陸》《人間——重述白蛇傳》(與李銳合著),小說集《現場逃逸》《失傳的游戲》,散文隨筆集《春天看羅丹》《悠長的邂逅》等。中篇小說《心愛的樹》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長篇小說《隱秘盛開》獲第四屆趙樹理文學獎。有作品被翻譯成英、法等文字。中篇小說《英雄血》《朗霞的西街》獲《小說月報》第十三、十六屆百花獎。現為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葛亮,原籍南京,現居香港。著有小說《北鳶》《朱雀》《七聲》《謎鴉》《浣熊》《戲年》,文化隨筆《繪色》,學術論著《此心安處亦吾鄉》等。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俄、日、韓等國文字。曾獲首屆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臺灣聯合文學小說獎首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長篇小說《朱雀》獲選“亞洲周刊全球華文十大小說”。2016年以新作《北鳶》再獲此榮譽。
須一瓜,本名徐萍,女。1984年開始創作,著有長篇小說《太陽黑子》《白口罩》,中短篇小說集《淡綠色的月亮》《你是我公元前的熟人》《蛇宮》《提拉米酥》等。作品多次被各選刊選載,曾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及《人民文學》等刊優秀作品獎。長篇小說《太陽黑子》被改編為電影《烈日灼心》。短篇小說《灶上還有綠豆羊肉湯》《紅痣》《灰鯨》獲本刊第十三、十四、十七屆百花獎。現居廈門。
肖克凡,作家,現居天津。著有長篇小說《鼠年》《生鐵開花》《天津大碼頭》《舊租界》等八部,小說集《黑色部落》《賭者》《你為誰守身如玉》《愛情刀》等十六部,散文隨筆集《我的少年王朝》《一個人的野史》等四部。曾獲首屆天津市青年作家創作獎。長篇小說《機器》獲中宣部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并入圍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生鐵開花》獲北京市文學藝術獎。為張藝謀電影《山楂樹之戀》編劇。現為天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
海勒根那,內蒙古“中生代”代表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到哪兒去,黑馬》《父親魚游而去》《騎馬周游世界》(蒙漢雙語版)等,詩集《一只羊》。作品散見于《民族文學》《青年文學》《天涯》《作品》《青春》《草原》《滇池》《飛天》《鹿鳴》等文學期刊,有小說被《長江文藝·好小說》等刊選載。曾獲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第十屆、第十二屆內蒙古文學創作索龍嘎獎,第三屆內蒙古敖德斯爾文學獎等獎項。現居呼倫貝爾。
胡性能,云南昭通人。中短篇小說集《在溫暖中入眠》入選中國作協“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04年卷,另有中篇小說集《有人回故鄉》《下野石手記》《生死課》分別由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說集《孤證》由學苑出版社出版。曾獲第十屆、第十四屆十月文學獎,《長江文藝》雙年獎等獎項。現為云南省作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
哲貴,當代作家,浙江溫州人,1973年生。已出版小說《猛虎圖》《金屬心》《信河街傳奇》《某某人》《我對這個時代有話要說》、非虛構作品《金鄉》等。曾獲十月文學獎、《作家》“金短篇”獎、郁達夫短篇小說獎等獎項。現為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居杭州。
云舒,女,原名張冰,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院和河北大學作家班。長篇小說《女行長》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作品散見于《小說選刊》《中國作家》《小說月報·原創版》《長江文藝》等。小說《朋友圈的硝煙》和《親愛的武漢》被翻譯成蒙古、藏、維吾爾、朝鮮、哈薩克五種語言。中篇小說《凌亂年》獲中國作家第七屆鄂爾多斯文學獎。
樊健軍,江西修水人,江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小說見于《人民文學》《收獲》《當代》《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等刊,著有長篇小說《誅金記》《桃花癢》,小說集《穿白襯衫的抹香鯨》《空房子》《行善記》《有花出售》《水門世相》等。曾獲汪曾祺華語小說獎、林語堂文學獎等。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