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游地區環境保護稅政策有效性評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58802
- 條形碼:9787550458802 ; 978-7-5504-588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江上游地區環境保護稅政策有效性評估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環境經濟學、流域生態學、環保稅法學的學科知識交叉融合,采用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評估環境保護稅政策對長江上游地區三省一市在宏微觀層面的經濟和環境效應,并提出空間協同策略,以期優化長江上游地區環境保護稅結構,進而促進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長江上游地區環境保護稅政策有效性評估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對象為長江上游地區的環保稅政策,具體包括:針對環保稅政策實施后對長江上游地區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短期和長期效應展開評估;針對長江上游地區所涵蓋的重慶、四川、貴州、云南三省一市,所實施的環保稅稅額空間協同策略問題展開研究。本書主要內容及章節分布如下:現狀分析是通過宏微觀數據,了解長江上游地區環保稅政策實施情況、企業經營狀況、以及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現狀。理論構建主要是明晰環保稅的產生、發展歷程、具體內容、政策目標等;建構環保稅政策實施有效性評估的系統分析框架。政策評估主要是構建環保稅政策實施有效性的指標評估體系,進而分別從宏微觀層面評估環保稅政策對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仿真預測主要通過構建環境動態一般均衡(E-DSGE)模型,對環保稅政策實施后對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產生的持續影響進行仿真預測。典型探索主要是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討適應典型地區的環保稅政策,從而克服上述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和經濟發展落后的內在矛盾。 空間協同主要是探討長江上游地區環保稅稅額的空間協同策略,分為稅率設定比較分析、協同模式與非協同模式比較分析和空間協同策略。
長江上游地區環境保護稅政策有效性評估 目錄
1導論/1
1.1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義/3
1.2研究內容、目標、方法及技術路線/4
1.2.1研究內容與目標/4
1.2.2研究方法/6
1.2.3技術路線/6
2現狀分析/8
2.1環保稅實際征收情況/8
2.1.1全國環保稅實際征收情況/8
2.1.2長江上游地區環保稅實際征收情況/10
2.2現狀分析:微觀層面/12
2.2.1全國現狀分析:微觀層面/12
2.2.2長江上游地區現狀分析:微觀層面/14
2.3現狀分析:宏觀層面/16
2.3.1全國現狀分析:宏觀層面/16
2.3.2長江上游地區現狀分析:宏觀層面/18
3理論構建/21
3.1環保稅/21
3.1.1環保稅的產生/21
3.1.2國外環保稅的發展歷程/22
3.1.3中國環保稅的發展歷程、政策目標及核心內容/23
3.2環保政策及環保稅對經濟—環境的影響及作用機理/24
3.2.1環保政策對經濟—環境的影響及作用機理:微觀層面/24
3.2.2環保政策對經濟—環境的影響及作用機理:宏觀層面/31
3.2.3環保稅相關研究/36
3.2.4文獻述評/39
3.3環保稅政策實施有效性評估的系統分析框架/41
3.3.1微觀層面政策經濟效應評估的分析框架/41
3.3.2微觀層面政策環境效應評估的分析框架/43
3.3.3宏觀層面政策經濟效應評估的分析框架/44
3.3.4宏觀層面政策環境效應評估的分析框架/45
4政策評估:微觀層面/46
4.1政策短期效應評估:經濟/46
4.1.1數據和樣本/46
4.1.2變量選擇/46
4.1.3模型構建/48
4.1.4實證分析/49
4.1.5小結/68
4.2政策短期效應評估:環境/68
4.2.1數據和樣本/69
4.2.2變量選擇/69
4.2.3模型構建/71
4.2.4實證分析/71
4.2.5小結/88
4.3政策長期效應評估:經濟/89
4.3.1數據和樣本/90
4.3.2變量選擇/90
4.3.3模型構建/93
4.3.4實證分析/97
4.3.5小結/111
4.4政策長期效應評估:環境/112
4.4.1數據和樣本/112
4.4.2變量選擇/113
4.4.3模型構建/115
4.4.4實證分析/118
4.4.5小結/132
5政策評估:宏觀層面/135
5.1政策效應評估:經濟/135
5.1.1數據和樣本/135
5.1.2變量選擇/135
5.1.3模型構建/143
5.1.4實證分析/146
5.1.5小結/164
5.2政策效應評估:環境/167
5.2.1數據和樣本/167
5.2.2變量選擇/168
5.2.3模型構建/169
5.2.4實證分析/172
5.2.5小結/212
6仿真預測/214
6.1模型構建/214
6.1.1*終產品廠商/214
6.1.2環境、能源變量及環境政策/215
6.1.3中間產品生產/215
6.1.4能源廠商/216
6.1.5家庭/217
6.1.6資源約束與政策/219
6.1.7沖擊過程/219
6.2其他地區經濟/219
6.3模型校準/220
6.4環保稅政策的穩態分析/223
6.5脈沖響應分析/230
7典型探索/273
7.1云南省典型探索/273
7.2四川省典型探索/274
7.3貴州省典型探索/276
7.4重慶市典型探索/278
8空間協同/281
8.1稅率設定比較分析/281
8.2協同模式與非協同模式比較分析/284
8.3空間協同策略/286
9主要結論、理論啟示與政策建議/288
9.1主要結論/288
9.1.1環保稅經濟效應的研究結果/288
9.1.2環保稅環境效應的研究結果/290
9.2理論啟示與政策建議/291
9.2.1建立環境制度“全領域協同”體系/291
9.2.2建立跨行政區、跨主體功能區“全空間協同”體系/292
9.2.3建立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全流域協同”體系/292
9.2.4建立差異化、全覆蓋的污染物稅收征收“全方位協同”體系/292
9.2.5建立和完善職能部門“全方面協同”體系/293
9.2.6建立稅收使用與跟蹤評估“全過程協同”體系/293
參考文獻/294
展開全部
長江上游地區環境保護稅政策有效性評估 作者簡介
賀渝,南澳大利亞大學金融學博士,現為重慶工商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環境經濟學、環境金融學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3項。在Energy Economic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國環境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報刊發表論文近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