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浪漫的基因:從700萬年前到22世紀,一部“我們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的流浪故事 (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429355
- 條形碼:9787571429355 ; 978-7-5714-2935-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浪漫的基因:從700萬年前到22世紀,一部“我們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的流浪故事 (精裝) 本書特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楊煥明,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輝鄭重推薦!
第12屆“科學之味”獲獎圖書
法國亞馬遜有聲書“基因學”分類暢銷書
探究人類演化的歷史與遷移路線
+
整合前沿研究成果與田野調查
解答“我們自哪里來,又將往何處去”這一終極問題
·如果走進 5 000 年前的一座村莊或城市,你遇到的大多數人都是全人類的共同祖先
·我們數代前的祖先中,至少會有一位生活在長江邊的稻農,一位來自西伯利亞的獵熊者,一位非洲的獵象人,一位古巴比倫的學者,一位愛吃烤豬的巴布亞人……
·非洲的俾格米人證明,人類社會的發展路徑本就不同,不存在“一個社會比另一個社會更加進步”
·根據個體DNA接近程度所做的分組≠“優越地理起源”與“本質化”
7萬年前,發源自好奇心的欲望讓人類踏出流轉遷徙的**步
時至今日,人類憑借非凡的聰明才智成就了人類世
遙瞻未來,我們能否擺脫“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系統和諧前行,延續物種史詩
·如今的 80 億人類,如何可能都是曾經生活在非洲的少數史前人群的后裔?
·為什么說亞洲的智人可能是歐洲智人的祖先?
·為什么有些遺傳病是某些地區特有的?
·是什么因素讓人類演化出絡腮胡、單眼皮等沒有生存益處的外觀性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楊煥明,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輝鄭重推薦!
?1.“法國科學圖書獎” 獲獎圖書
第12屆“科學之味”獲獎圖書
法國亞馬遜有聲書“基因學”分類暢銷書
?2.結合遺傳學、分子人類學
探究人類演化的歷史與遷移路線
+
整合前沿研究成果與田野調查
解答“我們自哪里來,又將往何處去”這一終極問題
?3.用遺傳學與人類學重建“人類歷史”,當代人類的尋根指南
·如果走進 5 000 年前的一座村莊或城市,你遇到的大多數人都是全人類的共同祖先
·我們數代前的祖先中,至少會有一位生活在長江邊的稻農,一位來自西伯利亞的獵熊者,一位非洲的獵象人,一位古巴比倫的學者,一位愛吃烤豬的巴布亞人……
·非洲的俾格米人證明,人類社會的發展路徑本就不同,不存在“一個社會比另一個社會更加進步”
·根據個體DNA接近程度所做的分組≠“優越地理起源”與“本質化”
?4.山海之外是何處,有何物?
7萬年前,發源自好奇心的欲望讓人類踏出流轉遷徙的**步
時至今日,人類憑借非凡的聰明才智成就了人類世
遙瞻未來,我們能否擺脫“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系統和諧前行,延續物種史詩
·如今的 80 億人類,如何可能都是曾經生活在非洲的少數史前人群的后裔?
·為什么說亞洲的智人可能是歐洲智人的祖先?
·為什么有些遺傳病是某些地區特有的?
·是什么因素讓人類演化出絡腮胡、單眼皮等沒有生存益處的外觀性狀?
·演化為雙足行走和大腦體積增加導致的“分娩困境”提供了什么解決方案?
·為什么一些游牧民族中,消化乳品的 DNA 突變頻率為 75%~80%,而中國人和美洲原住民的這一突變頻率低于5% ?
浪漫的基因:從700萬年前到22世紀,一部“我們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的流浪故事 (精裝) 內容簡介
自從我們不僅能夠使現代人的DNA“說話”,而且能夠使遙遠祖先的DNA“說話”以來,基因一直是一臺迷人的“時間機器”。通過分享實驗室的新近成果及田野調查的經歷,遺傳人類學家埃弗莉娜·埃耶爾還原了一個似乎永遠無法被解讀的故事:人類的冒險。或者說,一個在700萬年前才與黑猩猩分離的物種,是如何能夠“征服”地球的。
在這幅偉大的演化畫卷中,我們將與已滅絕的智人表親并肩而行。我們將追隨布哈拉的猶太人、成吉思汗的軍隊或路易十四派往新法蘭西居住的近千名“國王的女兒”及許多魁北克人祖先的腳步,探尋人類的遷移與融合。我們還將與來自非洲的奴隸一起登船,正如基因測試顯示的那樣。
本書試圖重塑一部史詩。這部史詩揭示了人類今天的差異,并將塑造我們的未來。這是一部非凡的集體歷史,而我們,都是它的傳承人。
浪漫的基因:從700萬年前到22世紀,一部“我們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的流浪故事 (精裝) 目錄
浪漫的基因:從700萬年前到22世紀,一部“我們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的流浪故事 (精裝) 作者簡介
埃弗莉娜·埃耶爾是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的遺傳人類學教授,研究方向為人類的遺傳演化。埃弗莉娜目前擔任巴黎人類博物館的科學館館長,曾與歷史學家卡羅爾·雷諾-帕里格特合作出版了《我們真的都來自非洲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