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勛伯格與“無調性”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715330
- 條形碼:9787569715330 ; 978-7-5697-1533-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勛伯格與“無調性”轉型 本書特色
★勛伯格一直是西方音樂史研究的重要對象。袁利軍的這本專著聚焦于勛伯格研究的一個重要環節——轉型,從音樂形式、社會歷史、精神內涵等方面全方位地分析和闡釋了勛伯格思想觀念的變化,其中不乏一些作者獨到的認識,展示了中國青年學者在這一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將積極推動國內+的勛伯格研究! ——姚亞平(音樂學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音樂的“語法體系”經歷了從“調性”到“后調性”的巨大變革。對這一變革的過程、性質、原因和影響進行探究,不僅有助于理解“現代音樂”,也能進一步深化對整個西方音樂歷史的語言形態和思維的本質與演變的理解。作者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探究歷時12年,這本書不僅是他學術生命的成長見證,也是對這個問題比較全面和深入的回答。在嚴密的邏輯框架下,本書文字樸實,語言精準。 ——陶辛(音樂學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從調性向無調性的轉型,是20世紀音樂史研究中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書從多個維度對這一課題進行了全景式關注,包括概念層面的辨析、歷史維度的宏觀追溯與對比、結合作曲家個人音樂觀念和社會時代環境的微觀分析,以及從哲學、美學等角度的探討。相信本書能夠帶領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讀者對整個20世紀音樂,以及當代專業作曲觀念的興趣和進一步思考。 ——汪申申(音樂學家,武漢音樂學院教授)
勛伯格與“無調性”轉型 內容簡介
本書隸屬于“歷史音樂學論叢”系列從書,是以十九世紀末表現主義作曲家勛伯格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術論著。全書共分為六章,內容聚焦于勛伯格創作生涯中較為重要的創作風格轉型時期。作者對十九世紀維也納的城市文化發展進行考察研究,領會十九世紀末維也納藝術家們的普遍心理變化和思維變遷,對勛伯格自青年時代便已在內心構建的音樂思維模式進行分析,進而重新觀照其從調性向“無調性”的創作實踐轉型的過程,對其中隱藏的兩種音樂創作思維及其演變更替的進程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反思,并從歷史發展的維度對這一轉型的內在意涵和必然性進行挖掘。本書的出版將會促進國內勛伯格研究熱潮的興起,豐富國內西方音樂研究視角。
勛伯格與“無調性”轉型 目錄
勛伯格與“無調性”轉型 作者簡介
袁利軍,藝術學博士,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西方音樂史教研室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西方音樂學會理事。首批湖北省優秀青年社科人才,湖北高校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負責人,武漢市文學藝術理論研究所(《芳草》雜志社)第一屆簽約評論家。2009年在上海音樂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后在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擔任專業教師,2019年在中央音樂學院獲藝術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19-20世紀的西方音樂、音樂學研究方法論、音樂評論與導賞等。曾開設音樂史、音樂評論、音樂導賞等方面的課程10余門,獲“湖北省優秀指導教師獎”等多個省級教學獎項。已出版著作2部,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或參與省級以上科研項目7項,獲“湖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湖北文藝評論獎”等多個科研獎項。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