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何家墳墓地考古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57623
- 條形碼:9787030757623 ; 978-7-03-075762-3
- 裝幀:平脊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何家墳墓地考古報告 本書特色
本報告的內容包括了前后兩次發掘的全部80座墓葬考古資料,本報告的編排,分為北區、南區兩個發掘區,每個發掘區按墓葬時代進行劃分,屬同一時代的墓葬按序逐次敘述介紹。
何家墳墓地考古報告 內容簡介
本書為石景山區何家墳墓地考古發掘報告。該墓地于2013和2016兩個年度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計2060平方米。出土漢代、西晉、遼代、明代、清代等不同時期墓葬80座,出土陶器、銅器、玉器、鐵器、瓷器等遺物198件。考古遺存數量豐富,時代特征鮮明,區域特點突出,是一部濃縮的石景山區物質文化史,在一定程度上也豐富了北京地區考古學內容。
何家墳墓地考古報告 目錄
目錄
**章 緒論(1)
**節 自然地理狀況(1)
第二節 石景山區歷史概況(2)
第三節 遺址概況及發掘工作過程(2)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報告編排(6)
第二章 北區墓葬(7)
**節 漢代墓葬(7)
第二節 明代墓葬(20)
一、豎穴土壙單棺墓(20)
二、豎穴土壙雙棺(人)墓(41)
三、石室墓(51)
四、搬遷墓(58)
第三節 清代墓葬(61)
第三章 南區墓葬(74)
**節 漢代墓葬(74)
第二節 西晉墓葬(90)
第三節 遼代墓葬(97)
第四節 明代墓葬(111)
一、豎穴土壙墓(111)
二、磚石混構墓或石室墓(147)
第五節 清代墓葬(157)
一、單棺葬(157)
二、雙棺葬(163)
第四章 結語(173)
**節 北區漢墓的年代(173)
第二節 南區漢墓的年代(174)
第三節 南區西晉墓的兩個問題(174)
一、形制(175)
二、墓主(176)
第四節 南區遼墓的性質(176)
第五節 明代墓葬的性質(177)
附錄一 何家墳墓地明代墓葬人骨遺骸性別和年齡鑒定(179)
附錄二 墓葬情況一覽表(181)
附錄三 銅錢統計表(193)
后記(197)
插圖目錄
圖一 發掘地理位置示意圖(1)
圖二 墓葬發掘總平面圖(插頁)
圖三 發掘區北區墓葬發掘平面圖(4)
圖四 發掘區南區墓葬發掘平面圖(5)
圖五 北區漢代墓葬示意圖(7)
圖六 BM2平、剖面圖(8)
圖七 BM2出土器物(9)
圖八 BM2出土器物(9)
圖九 BM20平、剖面圖(10)
圖一〇 BM20出土彩繪帶蓋陶壺(BM20∶1)(11)
圖一一 BM20出土彩繪帶蓋陶壺(BM20∶2)(12)
圖一二 BM20出土陶彩繪帶蓋套盒(13)
圖一三 BM21平、剖面圖(14)
圖一四 BM21出土器物(14)
圖一五 BM21出土彩繪陶鼎(15)
圖一六 BM21出土器物(16)
圖一七 BM24平、剖面圖(17)
圖一八 BM24出土器物(18)
圖一九 BM28平、剖面圖(19)
圖二〇 BM28出土器物(20)
圖二一 北區明代單棺墓葬示意圖(21)
圖二二 BM3平、剖面圖(21)
圖二三 BM3出土瓷罐(BM3∶1)(22)
圖二四 BM4平、剖面圖(22)
圖二五 BM4出土銅錢(23)
圖二六 BM5平、剖面圖(24)
圖二七 BM5出土銅錢(24)
圖二八 BM6平、剖面圖(25)
圖二九 BM6出土器物(25)
圖三〇 BM7平、剖面圖(26)
圖三一 BM7出土銅錢(27)
圖三二 BM8平、剖面圖(28)
圖三三 BM8出土釉陶罐(BM8∶1)(28)
圖三四 BM8出土銅錢(29)
圖三五 BM9平、剖面圖(29)
圖三六 BM9出土銅錢(30)
圖三七 BM12平、剖面圖(31)
圖三八 BM12出土器物(32)
圖三九 BM12出土玉帶(BM12∶2)(32)
圖四〇 BM12出土墓志(BM12∶6)(33)
圖四一 BM16平、剖面圖(35)
圖四二 BM16出土器物(38)
圖四三 BM16出土玉帶(BM16∶2)(38)
圖四四 BM16出土墓志(BM16∶9)(39)
圖四五 BM16出土銅錢(40)
圖四六 BM25平、剖面圖(40)
圖四七 BM25出土骨管狀器(BM25∶1)(41)
圖四八 北區明代雙棺墓葬示意圖(41)
圖四九 BM1平、剖面圖(42)
圖五〇 BM1出土半釉陶罐(42)
圖五一 BM1出土銅錢(43)
圖五二 BM14平、剖面圖(44)
圖五三 BM14出土元祐通寶(BM14∶1)(44)
圖五四 BM15平、剖面圖(45)
圖五五 BM15出土雙系陶罐(BM15∶1)(46)
圖五六 BM22平、剖面圖(47)
圖五七 BM22出土器物(47)
圖五八 BM22出土銅錢(48)
圖五九 BM23平、剖面圖(50)
圖六〇 BM23出土青瓷碗(BM23∶1)(50)
圖六一 北區明代石室墓葬示意圖(51)
圖六二 BM26平、剖面圖(52)
圖六三 BM26出土玉帶(BM26∶1)(53)
圖六四 BM26出土銅錢(53)
圖六五 BM27平、剖面圖(55)
圖六六 BM27出土玉帶(BM27∶1)(56)
圖六七 BM27出土器物(57)
圖六八 BM27出土銅錢(57)
圖六九 北區明代搬遷墓葬示意圖(58)
圖七〇 BM10平、剖面圖(59)
圖七一 BM11平、剖面圖(60)
圖七二 BM13平、剖面圖(60)
圖七三 BM13出土雙系陶罐(BM13∶1)(61)
圖七四 北區清代墓葬示意圖(61)
圖七五 BM17平、剖面圖(62)
圖七六 BM17出土器物(63)
圖七七 BM17出土鼻煙壺(63)
圖七八 BM17出土器物(64)
圖七九 BM17出土器物(65)
圖八〇 BM17出土印章(1-4)(BM17∶12)(66)
圖八一 BM17出土印章(5-7)(BM17∶12)(67)
圖八二 BM17出土器物(69)
圖八三 BM17出土鏤空銅盒(BM17∶16)(70)
圖八四 BM18平、剖面圖(71)
圖八五 BM18出土青花瓷盆(BM18∶1)(71)
圖八六 BM18出土器物(72)
圖八七 BM12出土乾隆通寶(BM12∶4)(72)
圖八八 BM19平、剖面圖(73)
圖八九 BM19出土乾隆通寶(73)
圖九〇 南區漢代、西晉墓葬示意圖(74)
圖九一 NM10平、剖面圖(75)
圖九二 NM10采集墓磚(75)
圖九三 NM12平、剖面圖(77)
圖九四 NM12出土銅錢(78)
圖九五 NM12出土墓磚(NM12∶3)(78)
圖九六 NM14平、剖面圖(79)
圖九七 NM14出土器物(80)
圖九八 NM14出土五銖(80)
圖九九 NM15平、剖面圖(81)
圖一〇〇 NM16平、剖面圖(82)
圖一〇一 NM16采集墓磚(83)
圖一〇二 NM16出土五銖(NM16∶1)(83)
圖一〇三 NM17平、剖面圖(84)
圖一〇四 NM17采集墓磚(85)
圖一〇五 NM17出土陶壺(NM17∶1)(85)
圖一〇六 NM17出土五銖(NM17∶2)(85)
圖一〇七 NM18平、剖面圖(87)
圖一〇八 NM18采集墓磚1塊(88)
圖一〇九 NM19平、剖面圖(88)
圖一一〇 NM26平、剖面圖(89)
圖一一一 NM26出土器物(90)
圖一一二 NM46平、剖面圖(92)
圖一一三 NM46出土器物(93)
圖一一四 NM46采集墓磚、銘文磚及出土銅錢(94)
圖一一五 NM47平、剖面圖(95)
圖一一六 NM47采集墓磚(96)
圖一一七 NM47出土半兩(96)
圖一一八 南區遼代墓葬示意圖(97)
圖一一九 NM9平、剖面圖(98)
圖一二〇 NM9采集墓磚(98)
圖一二一 NM9出土器物(99)
圖一二二 NM9出土器物(100)
圖一二三 NM9出土銅錢(101)
圖一二四 NM9出土墓志(NM9∶15)(103)
圖一二五 NM11平、剖面圖(104)
圖一二六 NM11出土白釉小碗(NM11∶1)(105)
圖一二七 NM13平、剖面圖(106)
圖一二八 NM13采集墓磚(107)
圖一二九 NM13出土器物(107)
圖一三〇 NM13出土墓志(NM13∶4)(109)
圖一三一 NM20平、剖面圖(110)
圖一三二 NM20出土銅錢(110)
圖一三三 南區明代墓葬示意圖(111)
圖一三四 NM21平、剖面圖(112)
圖一三五 NM21出土器物(113)
圖一三六 NM24平、剖面圖(113)
圖一三七 NM24出土陶罐(NM24∶1)(114)
圖一三八 NM24出土銅錢(114)
圖一三九 NM25平、剖面圖(115)
圖一四〇 NM25出土銅錢(116)
圖一四一 NM28平、剖面圖(117)
圖一四二 NM28出土釉陶罐(NM28∶1)(117)
圖一四三 NM28出土銅錢(118)
圖一四四 NM29平、剖面圖(119)
圖一四五 NM30平、剖面圖(119)
圖一四六 NM31平、剖面圖(120)
圖一四七 NM31出土器物(121)
圖一四八 NM31出土銅錢(121)
圖一四九 NM32平、剖面圖(122)
圖一五〇 NM32出土器物(122)
圖一五一 NM32出土木腰帶(NM32∶3)(123)
圖一五二 NM32出土萬歷通寶(123)
圖一五三 NM33平、剖面圖(124)
圖一五四 NM33出土器物(125)
圖一五五 NM35平、剖面圖(125)
圖一五六 NM35出土器物(126)
圖一五七 NM35出土萬歷通寶(126)
圖一五八 NM36平、剖面圖(127)
圖一五九 NM36出土釉陶罐(NM36∶1)(128)
圖一六〇 NM37平、剖面圖(129)
圖一六一 NM37出土器物(129)
圖一六二 NM37出土銅錢(130)
圖一六三 NM38平、剖面圖(130)
圖一六四 NM38出土萬歷通寶(131)
圖一六五 NM39平、剖面圖(132)
圖一六六 NM40平、剖面圖(133)
圖一六七 NM40出土器物(133)
圖一六八 NM40出土銅錢(134)
圖一六九 NM41平、剖面圖(135)
圖一七〇 NM41出土器物(135)
圖一七一 NM41出土萬歷通寶(136)
圖一七二 NM42平、剖面圖(137)
圖一七三 NM42出土釉陶罐(NM42∶1)(137)
圖一七四 NM42出土銅錢(138)
圖一七五 NM43平、剖面圖(138)
圖一七六 NM43出土銅錢(139)
圖一七七 NM44平、剖面圖(140)
圖一七八 NM44出土器物(140)
圖一七九 NM44出土銅錢(141)
圖一八〇 NM45平、剖面圖(142)
圖一八一 NM45出土陶罐(NM45∶1)(142)
圖一八二 NM45出土銅錢(143)
圖一八三 NM49平、剖面圖(144)
圖一八四 NM49出土器物(144)
圖一八五 NM49出土天啟通寶(NM49∶6)(145)
圖一八六 NM50平、剖面圖(145)
圖一八七 NM51平、剖面圖(146)
圖一八八 NM51出土器物(147)
圖一八九 NM51出土銅錢(147)
圖一九〇 磚石混構墓或石室墓示意圖(148)
圖一九一 NM22平、剖面圖(149)
圖一九二 NM23平、剖面圖(150)
圖一九三 NM23出土銅錢(151)
圖一九四 NM27平、剖面圖(153)
圖一九五 NM27出土玉帶(NM27∶1)(154)
圖一九六 NM34平、剖面圖(155)
圖一九七 NM52平、剖面圖(156)
圖一九八 NM52出土器物(156)
圖一九九 NM52出土萬歷通寶(157)
圖二〇〇 南區清代墓葬示意圖(157)
圖二〇一 NM4平、剖面圖(158)
圖二〇二 NM4出土釉陶罐(NM4∶1 )(158)
圖二〇三 NM5平、剖面圖(159)
圖二〇四 NM5出土器物(160)
圖二〇五 NM7平、剖面圖(161)
圖二〇六 NM7出土釉陶罐(NM7∶1)(161)
圖二〇七 NM8平、剖面圖(162)
圖二〇八 NM1平、剖面圖(163)
圖二〇九 NM1出土器物(164)
圖二一〇 NM2平、剖面圖(165)
圖二一一 NM2出土器物(165)
圖二一二 NM2出土乾隆通寶(NM2∶3-1)(166)
圖二一三 NM3平、剖面圖(167)
圖二一四 NM3出土器物(168)
圖二一五 NM3出土康熙通寶(168)
圖二一六 NM6平、剖面圖(169)
圖二一七 NM6出土器物(170)
圖二一八 NM6出土銅錢(170)
圖二一九 NM48平、剖面圖(171)
圖二二〇 NM48出土器物(172)
彩版目錄
彩版一 2013完工全景、BM2
彩版二 BM20、BM21
彩版三 BM24、BM28
彩版四 BM3、BM4
彩版五 BM5、BM6
彩版六 BM7、BM8
彩版七 BM9、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