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微機原理及應用(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60999
- 條形碼:9787121460999 ; 978-7-121-46099-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機原理及應用(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16位/32位/64位微處理器為背景,以32位微機為主,追蹤微機高性能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微機的組成、工作原理、硬件配置和接口技術等,主要內容包括:微機系統的組成、微處理器、指令系統與匯編語言源程序設計、存儲器技術、Cache及Cache的組織與控制、輸入/輸出接口及其應用、高級可編程中斷控制器(APIC)、并行接口技術、定時/計數技術、USB及PCI-Ex等總線、模/數和數/模轉換技術、Pentium和P6超標量流水線、動態分支預測技術、動態執行技術、Pentium 4微處理器的微結構、多核技術,以及Intel 64位微處理器的體系結構。本書內容由淺入深,通俗易懂,聯系實際,便于自學,反映了現代微機的新知識、新技術。本書可以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本/專科“微機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等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電子、通信及自控類專業本/專科生和有關計算機應用開發人員的參考書。為便于教師組織教學與學生自學,本書配有電子教案,讀者可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www.hxedu.com.cn)注冊下載。
微機原理及應用(第2版) 目錄
1.1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 1
1.1.1 計算機的發展概況 1
1.1.2 微處理器及微機的發展 1
1.2 計算機中的數制 4
1.2.1 數制 4
1.2.2 不同數制之間的轉換 6
1.3 定點數 7
1.3.1 定點數的表示法 7
1.3.2 定點數的原碼、反碼與補碼 7
1.4 IEEE 754標準浮點數 11
1.4.1 浮點數的表示法 11
1.4.2 浮點數的規格化 11
1.5 無符號數、BCD碼與ASCII碼 13
1.5.1 無符號數的表示范圍及算術運算 13
1.5.2 無符號數的邏輯運算 13
1.5.3 BCD碼與ASCII碼 14
小結 17
習題與思考題 18
第2章 微型計算機系統概論 19
2.1 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 19
2.1.1 微機硬件系統的基本結構 19
2.1.2 16位微機的結構 21
2.1.3 32位微機的結構 22
2.2 微型計算機的軟件系統 24
2.2.1 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24
2.2.2 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 26
2.2.3 微型計算機系統 27
小結 28
習題與思考題 29
第3章 微處理器 30
3.1 微處理器的基本組成和基本功能 30
3.1.1 微處理器的基本組成 30
3.1.2 微處理器的基本功能 31
3.2 微處理器內部的寄存器 31
3.2.1 8086微處理器內部的寄存器 31
3.2.2 80386微處理器內部的寄存器 38
3.3 微處理器對存儲器的管理 40
3.3.1 32位微處理器的工作模式 40
3.3.2 實模式存儲器管理 42
3.4 8086系統中的存儲器組織 44
3.5 32位微處理器 45
3.5.1 80386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 45
3.5.2 Pentium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 47
3.5.3 Pentium微處理器的引腳信號 50
3.5.4 Pentium微處理器的總線周期 54
小結 58
習題與思考題 59
第4章 指令系統與匯編語言源程序設計 61
4.1 8086微處理器的尋址方式 61
4.1.1 指令的一般格式 61
4.1.2 8086微處理器的尋址方式 62
4.2 16位微處理器的指令系統 65
4.2.1 數據傳送指令 65
4.2.2 算術運算指令 71
4.2.3 邏輯運算指令 75
4.2.4 移位指令 78
4.2.5 串操作指令 81
4.2.6 控制轉移指令 86
4.2.7 子程序調用與返回指令 91?
4.2.8 中斷調用指令 94
4.2.9 符號擴展指令 96
4.2.10 處理機控制指令 97
4.3 32位微處理器的尋址方式和指令系統 98
4.3.1 32位微處理器的尋址方式 98
4.3.2 32位微處理器的擴充與新增指令 101
4.4 匯編語言源程序設計 106
4.4.1 匯編語言源程序的開發 106
4.4.2 常量、變量、標號及標識符 107
4.4.3 數值的定義 109
4.4.4 完整段定義 111
4.4.5 簡化段定義 112
4.4.6 基本匯編語言源程序設計 114
小結 120
習題與思考題 121
第5章 存儲器技術 124
5.1 微型計算機存儲器概述 124
5.1.1 微型計算機中存儲器的類型 124
5.1.2 半導體存儲器芯片的主要性能指標 125
5.2 半導體存儲器芯片的結構與原理 126
5.2.1 幾種邏輯符號和譯碼器 126
5.2.2 存儲器芯片 128
5.2.3 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131
5.2.4 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132
5.2.5 只讀存儲器 135
5.2.6 在線讀/寫非易失性存儲器 137
5.3 微型計算機中內部存儲器的組織 140
5.3.1 8位和16位微機的內存組織 141
5.3.2 32位和64位微機的內存組織 144
5.4 高速緩沖存儲器 146
5.4.1 Cache的基本原理 146
5.4.2 Cache的組織方式與置換策略 147
5.4.3 Cache控制器82385 152
5.5 虛擬存儲機制和段、頁兩級管理 154
5.5.1 虛擬存儲機制 154
5.5.2 段、頁兩級管理 155
小結 158
習題與思考題 159
第6章 輸入/輸出接口技術及中斷 161
6.1 并行與串行輸入/輸出接口 161
6.1.1 常用的鎖存器和緩沖器 161
6.1.2 基本的輸入/輸出接口電路 162
6.1.3 輸入/輸出接口電路的基本功能 164
6.2 輸入/輸出端口技術 165
6.2.1 80x86 輸入/輸出端口的獨立編址方式 165
6.2.2 輸入/輸出指令 166
6.2.3 輸入/輸出端口地址的分配 167
6.2.4 16位微機輸入/輸出端口地址的譯碼電路 168
6.2.5 32位微機輸入/輸出端口地址的譯碼電路 169
6.2.6 輸入/輸出保護 170
6.3 輸入/輸出接口電路傳輸數據的方式 170
6.3.1 程序控制輸入/輸出方式 170
6.3.2 直接存儲器存取方式(DMA方式) 173
6.3.3 中斷控制輸入/輸出方式 175
6.4 可編程中斷控制器82C59A 176
6.4.1 82C59A概述 176
6.4.2 82C59A的內部結構 177
6.4.3 82C59A的引腳 178
6.4.4 82C59A的工作原理 180
6.4.5 82C59A的命令字及編程 182
6.4.6 82C59A在微機系統中的應用 187
6.5 實模式的中斷技術 190
6.5.1 中斷及中斷系統 190
6.5.2 可屏蔽中斷的中斷響應與中斷處理 190
6.5.3 實模式的中斷系統 192
6.6 保護模式的中斷技術 197
6.7 高級可編程中斷控制器 201
6.7.1 APIC的基本組成 201
6.7.2 本地APIC可以接收的中斷源 203
小結 204
習題與思考題 205
第7章 微機的并行接口技術及應用 207
7.1 可編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207
7.1.1 8255A的內部結構 207
7.1.2 8255A的引腳信號及功能 208
7.1.3 8255A的兩個控制字及編程 209
7.1.4 8255A的三種工作方式及其應用 211
7.2 微機的并行打印機接口 221
7.2.1 Centronics并行打印機接口 221
7.2.2 并行打印機接口內部的寄存器 222
7.2.3 并行打印機接口編程 224
小結 225
習題與思考題 226
第8章 定時/計數技術 227
8.1 8254的功能、內部結構和外部引腳 227
8.1.1 8254的功能 227
8.1.2 8254的內部結構 227
8.1.3 8254的外部引腳 230
8.2 8254的控制字 231
8.2.1 8254的方式控制字 231
8.2.2 8254的鎖存命令字和狀態字 232
8.3 8254的工作方式及應用 233
8.3.1 8254的6種工作方式 233
8.3.2 8254的應用舉例 237
8.4 定時器/計數器8253 240
8.4.1 8254與8253的比較 240
8.4.2 8253-5的應用舉例 240
小結 242
習題與思考題 242
第9章 串行通信接口技術 244
9.1 串行通信基礎 244
9.2 可編程異步通信接口芯片8250 247
9.2.1 8250的基本功能、內部結構和引腳功能 247
9.2.2 8250編程 252
9.3 RS-232-C串行通信接口 259
9.4 通用串行總線USB 260
9.4.1 USB概述 260
9.4.2 USB的物理接口、USB設備的供電及USB的信號 261
9.4.3 USB主控器/根集線器、設備、集線器及其拓撲結構 263
9.5 鍵盤接口技術 265
9.5.1 鍵盤的分類與接口 266
9.5.2 鍵盤中斷處理程序 268
9.6 鼠標接口技術 271
9.6.1 鼠標接口 271
9.6.2 鼠標驅動程序及其功能調用 272
小結 273
習題與思考題 274
第10章 模/數和數/模轉換技術 275
10.1 模擬量輸入與輸出通道的組成 275
10.1.1 模擬量輸入通道的組成 275
10.1.2 模擬量輸出通道的組成 278
10.2 數/模(D/A)轉換器 278
10.2.1 D/A轉換器的基本結構 278
10.2.2 D/A轉換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280
10.2.3 D/A轉換芯片DAC0832 280
10.2.4 D/A轉換芯片DAC1210 283
10.3 模/數(A/D)轉換器 286
10.3.1 A/D轉換器的工作原理 286
10.3.2 A/D轉換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287
10.3.3 A/D轉換芯片ADC0809 288
10.3.4 A/D轉換芯片AD574 292
小結 296
習題與思考題 296
第11章 總線技術 297
11.1 總線概述 297
11.1.1 總線的5個特性 297
11.1.2 總線的分類 298
11.1.3 總線傳輸的操作過程 298
11.2 局部總線ISA和EISA 300
11.2.1 局部總線ISA 300
11.2.2 局部總線EISA 302
11.3 局部總線VESA和PCI 303
11.3.1 VESA總線 303
11.3.2 PCI總線 304
11.4 高速圖形加速接口AGP 310
11.5 PCI-EX 總線 311
11.5.1 PCI-Ex技術 311
11.5.2 PCI-Ex的應用 312
11.6 外部總線IDE 313
11.6.1 IDE簡介 313
11.6.2 IDE接口的引腳 313
11.6.3 IDE接口的傳輸模式 314
11.6.4 串行ATA接口 316
小結 317
思考題與習題 318
第12章 提高微處理器性能的技術 319
12.1 CISC與RISC技術 319
12.1.1 CISC技術 319
12.1.2 RISC技術 320
12.2 微處理器中的超標量流水線技術 321
12.2.1 指令流水線技術 321
12.2.2 超標量流水線技術 321
12.2.3 指令流水線技術中的相關問題 323
12.2.4 動態分支預測技術 325
12.3 動態執行技術 327
12.3.1 Pentium Ⅱ微處理器的指令流水線技術 328
12.3.2 Pentium 4微處理器的微結構及主要技術特征 332
12.4 微處理器中的多核技術 336
12.4.1 多核微處理器及多線程概述 336
12.4.2 Intel Core i7 920 340
12.5 Intel 64位微處理器的兩種體系結構 342
12.5.1 Intel 64體系結構 343
12.5.2 安騰體系結構 344
小結 345
思考題與習題 346
參考文獻 348
微機原理及應用(第2版) 作者簡介
李鵬,長江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師,主講《匯編語言與微型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基礎》、《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多媒體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等多門課程。《微機原理及應用》精品課程負責人。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