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地表粉塵空間特征與演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57296
- 條形碼:9787030757296 ; 978-7-03-075729-6
- 裝幀:圓脊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地表粉塵空間特征與演化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之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地區地表粉塵科學考察研究的成果總結。本書在介紹雅魯藏布江科考的實施背景、考察目標、內容及方案的基礎上,通過科學考察、室內實驗和遙感分析,厘定了雅魯藏布江流域風成沉積的時空分布,分析了流域表土沉積物和典型剖面沉積物的理化性質及其環境意義,探討了區域粉塵活動和環境演化過程及其與高原古人類活動的聯系,明確了區域粉塵物質來源,并對粉塵釋放潛力進行評估。本書的特色之處是獲得了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地區地表粉塵的**手實測數據和監測資料,為科學認識青藏高原地區的粉塵活動及其氣候環境效應,促進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 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數據和理論支撐。
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地表粉塵空間特征與演化 目錄
目錄
第1章 引言 1
1.1 雅魯藏布江地表粉塵考察背景 2
1.2 雅魯藏布江地表粉塵考察總體目標 4
1.3 雅魯藏布江地表粉塵考察主要內容 4
1.3.1 雅魯藏布江地表粉塵分布、性質及來源 4
1.3.2 雅魯藏布江地表粉塵沉積歷史及規律 5
1.3.3 雅魯藏布江地表粉塵演化及影響 5
1.4 雅魯藏布江地表粉塵考察的實施方案 5
1.4.1 雅魯藏布江地表粉塵空間分布、理化性質和物質來源 5
1.4.2 雅魯藏布江地表粉塵沉積年代、堆積過程及主控因素 5
1.4.3 雅魯藏布江地表粉塵時空演化的驅動機制和氣候環境效應 6
第2章 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地區地理概況 7
2.1 地理位置 8
2.2 地質地貌 9
2.3 氣候特征 11
2.4 植被特征 12
2.5 水文特征 13
2.6 人類活動 15
第3章 科學考察與實驗方法 17
3.1 科學考察地點與路線 18
3.2 表土樣品采集 20
3.3 剖面樣品采集 20
3.4 實驗方法 23
3.4.1 光釋光測年 23
3.4.2 環境磁學 24
3.4.3 粒度 25
3.4.4 地球化學元素 26
3.4.5 Sr-Nd同位素 27
3.4.6 碎屑鋯石 U-Pb同位素 27
3.4.7 色度 27
3.4.8 有機碳同位素 28
第4章 風成沉積及其分布 29
4.1 黃土沉積及其分布特征 30
4.2 風沙沉積及其分布特征 32
4.3 風沙化土地演變及其驅動因素 34
4.4 黃土、風沙與地貌形態的關系 36
4.5 雅魯藏布江風成沉積空間分布圖 37
4.6 本章小結 42
第5章 表土沉積物的理化性質 45
5.1 磁性特征 49
5.1.1 磁性礦物類型 49
5.1.2 磁性礦物粒徑 50
5.1.3 磁性礦物濃度 50
5.1.4 磁性特征的空間變化 54
5.2 粒度特征 55
5.2.1 粒度組成 55
5.2.2 粒度參數 56
5.3 元素特征 59
5.3.1 常量元素及化學風化特征 59
5.3.2 微量元素特征 63
5.4 色度特征 65
5.4.1 色度參數的變化 65
5.4.2 色度的影響因素 66
5.5 有機碳同位素特征 68
5.5.1 有機碳同位素空間變化特征 68
5.5.2 有機碳同位素的影響因素 70
5.6 氣候指示意義探討 73
5.7 本章小結 75
第6章 典型剖面沉積物的理化性質 77
6.1 磁性特征 78
6.1.1 磁性礦物類型 78
6.1.2 磁性礦物含量 81
6.1.3 磁性礦物粒徑 85
6.2 粒度特征 86
6.2.1 各粒級含量的變化 86
6.2.2 粒徑-標準偏差法提取環境敏感粒度組分 89
6.2.3 粒度端元分離結果 93
6.3 元素特征 100
6.3.1 常量元素含量及組成 100
6.3.2 常量元素UCC標準化 104
6.3.3 微量元素含量及組成 105
6.3.4 微量元素UCC標準化 107
6.3.5 地球化學元素及相關圖解揭示的化學風化特征 108
6.4 色度特征 112
6.5 剖面沉積物的理化性質對比及成因分析 114
6.6 本章小結 116
第7章 風成堆積物年代 119
7.1 粉塵堆積的常用測年方法 120
7.2 粉塵堆積的年代 121
7.2.1 古地磁、ESR年代及*老粉塵堆積 121
7.2.2 晚更新世以來粉塵堆積年代的分布特征 123
7.3 粉塵堆積年代的空間異質性 133
7.4 粉塵堆積年代的影響因素 136
7.5 本章小結 138
第8章 粉塵活動歷史與環境演化 141
8.1 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地區現代近地表風沙活動 142
8.1.1 現代氣候背景與風沙活動 143
8.1.2 數據來源與質量控制 145
8.1.3 臨界起沙風速與輸沙勢計算 146
8.1.4 風環境的總體特征 147
8.1.5 風速的變化趨勢 148
8.1.6 輸沙勢的時空變化 152
8.1.7 風環境與風沙地貌格局 156
8.1.8 風環境與風沙輸送 157
8.1.9 風環境的時空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159
8.1.10 本節小結 160
8.2 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地區風成沉積記錄的全新世濕度演化歷史 161
8.2.1 現代氣候、沉積序列及濕度指標 162
8.2.2 剖面年代學及地球化學元素結果 164
8.2.3 風成沉積物風化強度變化的氣候意義 166
8.2.4 青藏高原南部全新世濕度演化模式 168
8.2.5 全新世冬季中緯度西風和印度夏季風的演化 169
8.2.6 青藏高原南部全新世濕度演化的驅動機制 175
8.2.7 本節小結 177
8.3 本章小結 179
第9章 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聯系 181
9.1 遺址概況與古氣候記錄 183
9.2 年代學及地球化學元素特征 185
9.3 OSL年代指示的*早古人類活動 189
9.4 古環境演化與古人群遷徙過程 189
9.5 雅魯藏布江河谷現代粉塵與人類活動 191
9.6 本章小結 192
第10章 地表粉塵物源與釋放 193
10.1 風成沉積的物質來源 194
10.1.1 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 194
10.1.2 沉積物的風化特征 199
10.1.3 沉積物的區域自循環 201
10.1.4 沉積物 Sr-Nd同位素特征 205
10.1.5 碎屑鋯石U-Pb同位素測年結果 207
10.2 區域粉塵釋放潛力 210
10.2.1 粉塵釋放的全球意義 210
10.2.2 粉塵釋放的模式及潛力 212
10.3 本章小結 214
數據說明 215
參考文獻 217
附錄 科考日志 243
附圖 247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