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一個家族的電影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40546
- 條形碼:9787549640546 ; 978-7-5496-4054-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個家族的電影史 本書特色
1. 中國戲劇和電影百年的獨特樣本
一家三代,分別以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黃佐臨、《青春萬歲》《孽債》《圍城》導演黃蜀芹、《村戲》《天津閑人》導演鄭大圣為代表,抒懷對戲—影—劇的摯愛。寫意戲劇觀,女性電影,對歷史的關照——一個家族,三代藝術創作者,賡續傳承,又各領風騷。他們的理念所激蕩的藝術潮流、他們的作品所沉淀的歲月底色,匯聚在中國戲劇和電影歷史長河中,汩汩向前。戲—影—劇各領風騷
《青春萬歲》講述五十年代女性的成長,《孽債》聚焦知青返城牽動的兩代人的命運波動,《圍城》是對錢鐘書先生作品的忠誠創造,《村戲》在“唱戲”與“分地”交織出歷史悲劇,《天津閑人》刻畫盧溝橋事爆發之即的小人物......《一個家族的電影史》展現了這些作品的精神內核、創作歷程,讓讀者對熒幕上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光影般流淌的敘事
書稿好似一部跨越一個世紀的文藝電影,采用倒敘的手法:以書評人、影評人許金晶對鄭大圣導演的兩次訪談拉開帷幕;而后三代人,合計6位藝術創作者的一手文字娓娓道來,回憶了老一輩可親可敬的故事,闡發了各自的藝術追求,講述了許許多多可愛有趣的故事。口述史的溫度、歷史檔案的深沉積淀,文字與照片的呼應,如光影般流淌的敘事,傾瀉著至純至善、至真至性的流光。
一個家族的電影史 內容簡介
一個家族,三代藝術家伉儷,戲劇、影視的藝術血脈溫情流淌。如光影般描繪了中國電影和戲劇發展目前極為獨特的藝術傳承佳話。《一個家族的電影史》講述家族三代從事電影藝術創作的故事,分為“訪談”和“文選”兩大部分。從寫意戲劇觀到對歷史與時代生活的觀照,以口述訪談徐徐展開這個家族的藝術傳承歷史,并以黃佐臨、黃蜀芹、鄭大圣等家族代表一手創作的文字,袒露對時代真誠敏銳的觀察、對生命富于溫情的關懷、對藝術精益求精的追求。書中主人公為三代戲劇和電影、電視創作者:黃佐臨(有名戲劇家、電影導演,曾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寫意戲劇觀”的提出者,執導電影《假鳳虛凰》《腐蝕》等);丹尼(本名金韻之,話劇演員);黃蜀芹(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執導電影《人·鬼·情》《畫魂》《青春萬歲》,電視劇《圍城》《孽債》等);鄭長符(電影美術師);黃海芹(一級編劇);鄭大圣(電影、戲劇導演,執導電影《村戲》《天津閑人》《廉吏于成龍》等);沈昳麗(昆劇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一個家族的電影史 目錄
序 二 許金晶
**部分 訪談
訪談(上)
訪談(下)
第二部分 文選
黃佐臨
往事點滴
《中國夢》——全球兩種文化交流的成果
我的“寫意戲劇觀”誕生前前后后
蕭伯納贈給我的紀念品
莎士比亞的《如愿》——評天津中西女中畢業演出
《馬克白斯》中國化——從“苦干”演出剪報摘錄中引起的點滴回憶
振興話劇戰略構想十四條——在中國話劇研究會頒獎大會上的發言
黃蜀芹
我的爸爸——黃佐臨
我的母親丹尼
影片《人·鬼·情》導演總結
女性電影——一個獨特的視角
真摯的生活 真誠的反映——我拍影片《青春萬歲》
讓我們更崇尚直覺,更輕松些吧——談《圍城》的表演
致《圍城》的配角們
樸素實在的上海生活——談《孽債》
《舞臺揮毫》后記
鄭長符
我的夢幻世界
舞臺揮毫
黃海芹
我的爸爸——不斷地奉獻自己的人
鄭大圣
在戲曲電影美學史中創造(與徐楓)
文化世家中的歷史情結(與許金晶)
不論知覺與否,歷史總會潛入未來
沈昳麗
小劇場戲曲的模樣
杜麗娘與哈姆雷特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附 錄
黃佐臨藝術年表(簡編)
黃蜀芹創作年表
鄭大圣主要創作年表
后記 許金晶
一個家族的電影史 作者簡介
許金晶 編著 書評人、影評人,梅園經典共讀小組創始人,編著《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在《探索與爭鳴》雜志公眾號開設“中國電影史”系列學術隨筆專欄。 孫海彥 編著 副編審,《青春》雜志首席編輯,南京市青年文化人才,編著《開山大師兄:新中國第一批文科博士訪談錄》(許金晶 孫海彥)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