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清人畢沅與陜西古跡保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86751
- 條形碼:9787112286751 ; 978-7-112-28675-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人畢沅與陜西古跡保護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中國傳統古跡保護領域的代表人物、清乾隆時期學者型官員——畢沅(1730-1797)在古跡保護方面的事跡和成就,以畢沅在陜西等地開展的古跡保護活動為研究主線,穿插討論了清代古跡保護的觀念、制度及方法,歸納總結了畢沅古跡保護的主要特征,將清代古跡保護與歐洲及民國的遺產保護進行比較,并專門探討了清代古跡保護及畢沅事跡的現實啟示,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結論。書中借助工程典籍、宮廷檔案、金石碑刻、書札信件、報刊、攝影集、測繪圖紙、考古發掘成果等資料,采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視角進行深度剖析考察,不僅清晰梳理了畢沅在古跡的游歷考察、學術研究、保護實踐方面的積極貢獻,也生動呈現了清代古跡保護的真實面貌。
清人畢沅與陜西古跡保護 目錄
序一
序二
**章 緒論
一、緣起
1.文化遺產保護的古代經驗值得梳理和發掘
2.文化遺產保護的“古代智慧”有待創造性轉化
3.研究對象及范圍界定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義
三、研究現狀及反思
1.針對傳統古跡保護的爭論與反思
2.清代古跡保護的研究現狀
3.對于畢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現狀
四、主要研究內容
五、研究資料及研究方法
1.研究所借助的資料
2.主要研究方法
六、研究框架
第二章 清代古跡保護的觀念、時代氛圍及相關典章
一、古跡觀念的演變及內涵擴大化
二、清代古跡保護的時代氛圍及其高峰時期——乾隆朝
1.較高的古跡維修頻次
2.巨額的古跡保護經費支出
3.濃重的訪古考據氛圍
4.廣泛的古跡保護參與范圍
三、清代與古跡保護相關的典章及操作流程
1.“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設范立制”的典章匯編——《大清會典》和《清朝通典》
3.“軌物程式”的部門法規——工部各類則例
4.清代古跡修繕的基本流程
第三章 畢沅古跡保護事跡總述
一、畢沅及其幕府概述
1.畢沅生平及為官經歷概述
2.畢沅在諸多領域取得的成就
3.畢沅幕府對古跡保護的重要支持
二、畢沅所處時代的陜西
1.乾隆時期陜西疆域及行政區劃
2.乾隆時期陜西主要官員及其職責
3.乾隆時期陜西人口、糧儲及財政收入
4.陜西境內清代以前古跡數量
三、畢沅古跡考察、研究及保護實踐總覽
四、畢沅對古跡的游歷考察
1.帶有開拓見聞性質的游歷活動
2.借公務之便進行的沿途考察
3.為搜集資料或保護古跡有意識開展的專門考察
五、畢沅與古跡相關的研究及創作
1.陜西古跡之總覽——《關中勝跡圖志》
2.陜西碑刻之輯考——《關中金石記》
3.畢沅組織編修的陜西地方志
4.畢沅以陜西古跡為題材的文學作品
六、畢沅對古跡開展的保護實踐
1.古跡保護實踐一覽
2.古跡保護相關數據及實施條件分析
七、小結
第四章 畢沅對陜西陵墓的保護及整修
一、清朝對歷代陵墓的態度和差異性保護
二、清代陵墓保護的相關制度及措施
1.歲奏制度
2.祭祀制度
3.守護制度
4.維修制度
5.懲罰制度
三、畢沅對陜西百余座陵墓的保護
1.畢沅保護陜西陵墓的背景及緣起
2.畢沅保護陜西陵墓始末
3.畢沅為陜西陵墓開展的五項保護措施
4.畢沅為陜西陵墓立碑情況
5.與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護措施
6.畢沅保護陜西陵墓的歷史意義
四、畢沅對唐太宗昭陵的保護及修繕
1.畢沅保護唐昭陵緣起
2.畢沅保護唐昭陵的九年歷程
3.畢沅保護唐昭陵的六項舉措
4.畢沅保護唐昭陵的歷史意義及影響
第五章 畢沅對陜西壇廟柯宇的保護及整修
一、清代的祭祀觀念與祭祀場所
1.清代國家祭祀的空間載體
2.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間載體
二、清代壇廟保護的相關制度
1.祭祀制度
2.巡查守護制度
3.保養維護制度
4.修繕制度
5.懲罰制度
三、畢沅對華陰西岳廟的整修
1.修繕工程背景
2.修繕工程始末
3.修繕理念及具體舉措
4.工程經費及來源
5.《華岳廟全圖》的繪制與進獻
6.畢沅整修西岳廟的歷史意義及影響
第六章 畢沅對陜西城垣的保護及整修
一、清朝對待城垣的態度
二、清代城垣保護制度
1.歲奏制度
2.勘察及審核制度
3.維修制度
4.工程驗收及報銷制度
5.保固及賠修制度
6.預防性保護制度
三、乾隆時期的全國性城垣整修風潮
四、乾隆中后期陜西城垣整修概況
五、畢沅對西安城垣的整修
1.西安城垣概述
2.畢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3.畢沅對西安城垣的修繕理念和主要方法
4.畢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項舉措
5.畢沅整修西安城垣的歷史意義及影響
第七章 畢沅對其他類型古跡的保護及整修
一、畢沅對西安碑林的保護及整修
1.西安碑林概況
2.畢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3.畢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項舉措
4.畢沅整修碑林的歷史意義及影響
二、畢沅對崇圣寺的保護及整修
1.崇圣寺概況
2.畢沅整修崇圣寺始末
3.畢沅整修崇圣寺的四項舉措
4.畢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點
三、畢沅對灞橋的兩次重建和恢復漢唐名勝的愿景
1.灞橋概述
2.畢沅修建灞橋始末
3.畢沅**次重建灞橋的舉措
4.畢沅第二次重建灞橋的構想
5.畢沅恢復漢唐名勝的愿景
第八章 畢沅古跡保護的基本特征、時代理念及歷史地位
一、畢沅古跡保護的基本特征
1.重視古跡價值的發掘——尤以社會價值及文化價值為主
2.以“化育人物”為理念進行古跡文化傳播和修繕改造
3.強調古跡及其保護行為的延續性
4.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員為主導的古跡保護模式
5.以構建“理想天下”圖景作為古跡保護的長遠目標
二、畢沅保護不同類型古跡所反映的時代理念及行為邏輯
1.畢沅的古跡保護與其時代之間的關系
2.從先賢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護與家國信仰的構建
3.信仰符號與等級秩序——清代壇廟保護及修繕的內在邏輯
4.安危、賑濟、觀瞻——清代城垣保護的矛盾性及價值取向
5.激進的復興——以“改造”為古跡賦予時代意義和文化價值
三、畢沅在中國古跡保護歷史上的地位
第九章 清代古跡保護與歐洲及民國的多維比較
一、清代古跡保護思想及多維比較
1.清代古跡保護的思想
2.17—19世紀歐洲文化遺產保護的思想
3.民國時期文物保護的思想
4.比較結果與反思
二、清代古跡保護制度及多維比較
1.清代古跡保護的制度規程
2.歐洲同時期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及法規
3.民國時期古物保護制度及法規
4.比較結果與反思
三、清代古跡保護機構及多維比較
1.清代古跡保護的相關機構及人員
2.17—19世紀歐洲文化遺產保護機構
3.民國時期古物保護機構
4.比較結果與反思
四、以畢沅為代表的清代古跡保護學者及多維比較
1.清代古跡保護學者及學術成果
2.17—19世紀歐洲文化遺產學者及學術成果
3.民國時期古物保護學者及學術成果
4.比較結果與反思
五、反思:清代古跡保護與歐洲及民國的對比結果
第十章 清代古跡保護及畢沅事跡的現實啟示
一、古今文明的重大變革和文化遺產保護的新需求
二、文化遺產保護的恒久期望、階段性問題與應對
三、清代古跡保護的現實啟示
1.尊重文化遺產的差異化價值評估并彰顯核心價值
2.辯證看待文化遺產修繕中的“真實性”
3.信息視角下重新審視文化遺產的“復建”行為
4.重視文化信仰的隱形作用并積極引導構建
5.推動文化遺產的價值傳播和社會參與
6.關注文化遺產的預防性保護和整體性保護
7.加強遺產保護領域的“以工代賑”活動
8.聚焦遺產保護的前提與目標——國泰民安
結語
附表
附文
附圖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清人畢沅與陜西古跡保護 作者簡介
陳斯亮,男,1988年生,工學博士、考古學博士后,長安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主任、專業責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遺產保護。近年來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中國蜀道·建筑藝術》《為誰執筆待天真》兩部專著,參與編寫《中國傳統建筑解析與傳承·陜西卷》一書,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余項,承擔陜西省50余處重要建筑遺產的精細化測繪工作,研究成果曾受到中央電視臺“中國棧道”欄目組采訪和陜西廣播電視臺報道。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