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竺可楨全集(第1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879165
- 條形碼:9787542879165 ; 978-7-5428-7916-5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竺可楨全集(第1卷) 本書特色
★竺可楨
20世紀中國杰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
心懷仁愛,吐納四海風云,肩擔民族道義
筆詮求是,窮格天地萬物,盡顯理性光輝
★本卷收錄1916—1928年的竺可楨文稿71篇。
從哈佛到南京,從中國科學社到東南大學。
◎**篇氣象學論文——《中國之雨量及風暴說》
◎**篇人文地理學論文——《地理與文化之關系》
◎留學時代的科普作品——《衛生與習尚》《論早婚及姻屬嫁娶之害》
◎學術小品——《錢塘江怒潮》《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
◎早年傾訴的地學理想——《我國地學家之責任》
◎中國現代地理學教育的奠基性教材——《地理學通論》
◎中國現代氣象學教育的奠基性教材——《氣象學》
◎鮮為人知的人口地理學著作——《論江浙兩省人口之密度》
◎科學史經典——《北宋沈括對于地學之貢獻與紀述》
◎與胡適、郭秉文、蔣維喬的通信
竺可楨全集(第1卷) 內容簡介
《竺可楨全集》收錄迄今可見的竺可楨文稿約2000萬字,共24卷。第1—4卷為學術論文、大學講義、科普文章、演講詞、工作報告、思想自傳、信函、題詞、序跋、詩作等;第5卷為外文著述;第6—21卷為1936—1974年的日記;第22—24卷為補編。各卷附珍貴歷史照片。
本書為第1卷,收錄竺可楨1916—1928年的文章、講演詞、工作報告、會議提案、書信等68篇,另有專著3種。這些文稿比較集中地發表在《科學》《東方雜志》《史地學報》等刊物上。
1910年,竺可楨考取第二批留美“庚款生”,1913年入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氣象學。1918年以題為《遠東臺風的新分類》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在留美期間,竺可楨成為中國科學社的首批社員,并開始參與《科學》雜志的編輯工作,撰寫過大量通俗科學文章。在中國科學社后來每年一次的年會上,也多有演講和論文發表。
回國后的竺可楨,先在武昌高等師范學校任教,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恰逢該校轉制。自1921年起,他在東南大學創建了中國大學中的**個地學系,在這里為教學需要而編寫的《地理學通論》和《氣象學》兩種講義,成為中國現代地理學和氣象學教育的奠基性教材。 《竺可楨全集》收錄迄今可見的竺可楨文稿約2000萬字,共24卷。第1—4卷為學術論文、大學講義、科普文章、演講詞、工作報告、思想自傳、信函、題詞、序跋、詩作等;第5卷為外文著述;第6—21卷為1936—1974年的日記;第22—24卷為補編。各卷附珍貴歷史照片。
本書為第1卷,收錄竺可楨1916—1928年的文章、講演詞、工作報告、會議提案、書信等68篇,另有專著3種。這些文稿比較集中地發表在《科學》《東方雜志》《史地學報》等刊物上。
1910年,竺可楨考取第二批留美“庚款生”,1913年入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氣象學。1918年以題為《遠東臺風的新分類》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在留美期間,竺可楨成為中國科學社的首批社員,并開始參與《科學》雜志的編輯工作,撰寫過大量通俗科學文章。在中國科學社后來每年一次的年會上,也多有演講和論文發表。
回國后的竺可楨,先在武昌高等師范學校任教,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恰逢該校轉制。自1921年起,他在東南大學創建了中國大學中的**個地學系,在這里為教學需要而編寫的《地理學通論》和《氣象學》兩種講義,成為中國現代地理學和氣象學教育的奠基性教材。
1925年1月,東南大學發生“易長風潮”,竺可楨于本年夏離校,到上海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史地部部長,潛心著述,接連發表了《論江浙兩省人口之密度》《北宋沈括對于地學之貢獻與紀述》《論以歲差定〈尚書·堯典〉四仲中星之年代》等重要文章。1926年到南開大學任地理學教授,于此就地取材,成文《直隸地理的環境和水災》。同年作為中國科學社的代表入組中國代表團,赴日本東京參加了第三屆泛太平洋學術會議。
1927年夏,竺可楨回到南京,就任第四中山大學(易名于東南大學,后又改稱中央大學)地學系主任。同年秋,在中國科學社第十二次年會上被選為理事長。
自1927年11月起,竺可楨參與中央研究院籌備工作,1928年2月成立氣象研究所,任所長。而真正反映他履新赴任的文字則始于1929年。
竺可楨全集(第1卷) 目錄
路甬祥序……………………………………………………………………………… 5
張勁夫序……………………………………………………………………………… 7
葉篤正序 …………………………………………………………………………… 11
施雅風序 …………………………………………………………………………… 15
孫鴻烈序 …………………………………………………………………………… 19
前言 ………………………………………………………………………………… 21
編例 ………………………………………………………………………………… 27
第1 卷說明 ………………………………………………………………………… 29
1916 年
中國之雨量及風暴說……………………………………………………………1
朝鮮古代之測雨器……………………………………………………………… 9
地理與文化之關系 ……………………………………………………………11
五岳 ………………………………………………………………………………… 23
錢塘江怒潮 …………………………………………………………………………24
古諺今日觀 …………………………………………………………………………27
1917 年
微蘇維火山之歷史 …………………………………………………………… 30
孛賴施奈豆《中國植物學》短評 ………………………………………36
中外茶業略史 …………………………………………………………………39
四川自流井鹽礦 ………………………………………………………………42
衛生與習尚 …………………………………………………………………………45
中國人之體格 ………………………………………………………………………47
論早婚及姻屬嫁娶之害 ……………………………………………………… 50
中國人之體格再論 ………………………………………………………………… 52
食素與食葷之利害論 ………………………………………………………………54
…
1927 年
泛太平洋學術會議之過去與將來…………………………………………… 561
取消學術上的不平等………………………………………………………………569
日本氣象學發達之概況………………………………………………………… 572
直隸地理的環境和水災………………………………………………………… 580
1928 年
中央大學地學系之前途…………………………………………………………588
南京之氣候………………………………………………………………………… 591
竺可楨全集(第1卷) 相關資料
《竺可楨全集》作為竺可楨先生珍貴的精神遺產,作為中華民族文明寶庫中獨特的科學文化遺產,將在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發揮其鑒往開來的重要作用。《竺可楨全集》的編纂和出版,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今后,我們還要用竺老倡導的‘求是’精神,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竺可楨全集》這個寶藏,通過學術界、出版界和媒體更多更有效的合作,更加全面體現《竺可楨全集》的歷史文化價值,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路甬祥 由中國科學院和其他方面大力協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編輯出版《竺可楨全集》是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從這部歷史文獻中,不僅可以看到竺可楨同志是怎樣治學,怎樣做人,也可以看到我國近代科學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這對于當前社會和年輕人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前人教育后人,后人超過前人。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愿《竺可楨全集》的出版,能給后人以更多的啟示。——張勁夫 《竺可楨全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學資料,特別是竺先生1936—1974年近900萬字的日記,更是在科技界不多見的。不僅可以成為研究中國近代科學發展史的寶貴史料,而且為后人了解竺可楨的科學思想和教育思想,了解竺可楨倡導的“求是”精神,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都可提供具體的資料。這對于進一步貫徹中央關于“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具有積極意義。——葉篤正 以竺可楨的論文和日記為主體編輯而成的《竺可楨全集》,其文字數量之多,涉及內容之廣,在自然科學家中是不多見的。我們可以從中進一步發掘竺可楨的學術遺產,研究他的奮斗、創新、前進的人生軌跡,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中國科教事業和社會發展的歷程。了解過去,是為了未來更好地發展。我深信《竺可楨全集》的出版,對于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必將會愈久彌深。——施雅風 《竺可楨全集》的編纂工作自2001年3月正式啟動,十余年的認真和細致打磨,充分保證了《全集》的編纂質量,是值得讀者期待的一道科學文化大餐。——孫鴻烈 魯迅先生評價莊子的文章“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就是說莊子一書的文學藝術性以及他的思想深刻程度,先秦諸子百家里面沒有一個人能夠超過他。我們也可以效仿魯迅所講,竺可楨先生的日記是一片汪洋大海,氣象萬千,里面精彩的資料令人目不暇接,沒有一部民國日記能夠超越它,只有從頭至尾看過一遍,你才能真正的感悟到這是一部在民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空前絕后的大師日記。——張榮明
竺可楨全集(第1卷) 作者簡介
竺可楨(1890—1974),中國現代氣象學、地理學的一代宗師,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國科學社社長、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在氣象學與氣象事業、地理學與自然資源考察、科學史、科學普及、科學教育、科研管理和諸多科學文化領域皆有杰出貢獻。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