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局部解剖學(第2版)(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第二輪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36624
- 條形碼:9787521436624 ; 978-7-5214-3662-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局部解剖學(第2版)(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第二輪教材) 內容簡介
本教材為普通高等學校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第二輪教材之一,根據全國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教材編寫總體原則和精神病學課程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及課程特點編寫而成。本教材在上一版教材的基礎上,更新知識,優化模塊設置,并與時俱進增加思政內容,同時配套在線學習平臺,從而使教材內容立體化,生動化,易教易學。本教材可供全國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口腔專業,醫學檢驗專業,藥學專業等專業的師生教學使用。
局部解剖學(第2版)(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第二輪教材) 目錄
緒論
一、人體基本結構的概念
二、解剖器械及其使用
三、解剖操作基本技術
四、局部解剖學的學習方法及注意事項
**章 頭部
**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體表標志和投影
第二節 面部
一、面部淺層結構
二、面側區
第三節 顱部
一、顱頂
二、顱底內面
第四節 頭部解剖操作技能
一、面部
二、顱部
第二章 頸部
**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頸部層次結構
一、淺層結構
二、頸筋膜及筋膜間隙
第三節 頸前區
一、舌骨上區
二、舌骨下區
第四節 胸鎖乳突肌區及頸根部
一、胸鎖乳突肌區
二、頸根部
第五節 頸外側區
一、枕三角
二、鎖骨上三角
第六節 頸部淋巴
一、頸上部淋巴結
二、頸前區淋巴結
三、頸外側區淋巴結
第七節 頸部解剖操作技能
一、解剖頸前區和胸鎖乳突肌區
二、解剖頸外側區
三、解剖頸根部
第三章 胸部
**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胸壁
一、淺層結構
二、深層結構
第三節 膈
一、位置和分部
二、裂孔
三、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經
第四節 胸膜和胸膜腔
一、胸膜
二、胸膜腔
三、壁胸膜反折線的體表投影
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經
第五節 肺
一、位置和體表投影
二、結構
三、肺的血管
四、肺的淋巴結和淋巴引流
五、肺的神經
第六節 縱隔
一、概述
二、上縱隔
三、下縱隔
四、縱隔間隙
五、縱隔淋巴結
第七節 胸部解剖操作
一、解剖胸壁、胸膜和肺
二、解剖縱隔
第四章 腹部
**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腹前外側壁
一、皮膚
二、淺筋膜
三、腹前外側肌
四、腹橫筋膜
五、腹膜外組織
六、壁腹膜
第三節 腹股溝區和陰囊
一、腹股溝區層次
二、腹股溝管
三、陰囊
四、精索、睪丸和精索的被膜
第四節 腹膜與腹膜腔
一、腹膜、腹膜腔的概念
二、腹膜形成的結構
三、腹膜腔分區
第五節 結腸上區
一、胃
二、十二指腸
三、肝
四、肝外膽道
五、胰
六、脾
第六節 結腸下區
一、空腸和回腸
二、盲腸與闌尾
三、結腸
四、肝門靜脈
第七節 腹膜后隙
一、腎
二、輸尿管
三、腎上腺
四、腹膜后隙的血管和神經
第八節 腹部解剖操作
一、腹前外側壁解剖操作
二、腹股溝區解剖操作
三、腹膜的解剖觀察
四、結腸上區的解剖操作
五、結腸下區的解剖操作
六、腹膜后間隙的解剖操作
第五章 盆部與會陰
**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盆部
一、骨盆整體觀
二、盆壁肌
三、盆膈
四、盆筋膜
五、盆筋膜間隙
六、盆部的血管、神經和淋巴
七、盆腔腹膜的配布
八、盆腔臟器
第三節 會陰
一、肛區
二、男性尿生殖區
三、女性尿生殖區
第四節 盆部的解剖操作
一、盆腔臟器排列的觀察
二、盆腔腹膜的觀察
三、追查輸尿管、輸精管與子官圓韌帶
四、鋸切盆部
五、探查盆筋膜間隙
六、解剖觀察盆部血管、神經和淋巴結
第五節 會陰的解剖操作
一、解剖陰莖
二、解剖陰囊
三、正中矢狀面平分盆部和會陰
四、觀察尿道
五、解剖肛門三角
六、解剖尿生殖三角
第六章 脊柱區
**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層次結構
一、淺層結構
二、深筋膜
三、肌層
四、脊柱區深部的血管和神經
五、脊柱
六、椎管內容物
第三節 脊柱區的解剖操作
一、切口
二、層次解剖
第七章 上肢
**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肩部
一、腋區
二、三角肌區及肩胛區
三、肩胛動脈網
第三節 臂部
一、臂前區
二、臂后區
第四節 肘部
一、肘前區
二、肘后區
三、肘關節動脈網
第五節 前臂部
一、前臂前區
二、前臂后區
第六節 腕和手
一、腕
二、腕后區
三、手掌
四、手背
五、手指
第七節 上肢的解剖操作
一、胸前區與腋窩
二、臂前區、肘前區與前臂前區
三、肩胛區、臂后區、肘后區及前臂后區
四、手掌與手指掌面
五、手背與手指背面
第八章 下肢
**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臀部
一、境界
二、淺層結構
三、深層結構
第三節 股部
一、股前內側區
二、股后區
第四節 膝部
一、膝前區
二、膝后區
三、膝關節的韌帶及膝關節動脈網
第五節 小腿部
一、小腿前外側區
二、小腿后區
第六節 踝與足部
一、踝前區與足背
二、踝后區
三、足底
第七節 下肢的解剖操作
一、股前內側區
二、小腿前外側區與足背
三、臀區及股后區
四、腘窩及小腿后區
五、足底
展開全部
局部解剖學(第2版)(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第二輪教材) 作者簡介
李建華,青海大學醫學院教師,承擔本院普教和成教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影像、檢驗、麻醉、藥學、藏醫、中醫、護理學等多個專業本科、專科班理論和實驗教學工作,主要講授《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課程。講課方式詼諧幽默,深受學生喜愛。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