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浪漫一代:19世紀上半葉的西方音樂風格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37479
- 條形碼:9787301337479 ; 978-7-301-33747-9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浪漫一代:19世紀上半葉的西方音樂風格 本書特色
1、 作者查爾斯·羅森為極具獨創性的鋼琴家,富有洞見的音樂著述家、他成為《紐約書評》的撰稿人,長達四十余年;他的著作在音樂研究界極富影響力。
2、本書是關于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的專著。為目前國內權威的論著。肖邦和舒曼是本書關注的兩位音樂家,此外還有邁耶貝爾、舒伯特、貝利尼、柏遼茲、門德爾松、李斯特等。
3、書中不僅闡述了古典音樂風格之后的音樂語言的新動向,而且對涉及的音樂家經典的音樂曲目進行了逐節逐段分析,每位學鋼琴的學子,都應該按照他的分析重新演奏這些經典樂章,會大有助益。
4、裝幀精美,值得擁有。封面剪影為肖邦,封底剪影為舒曼。特裝:切口三面刷邊,彰顯圖書的品質和格調。5、理解浪漫主義時代音樂的扛鼎之作。
6、本書原版出版當年即被評為《紐約時報》“年度值得關注圖書”;榮獲“美國作曲家、作家與出版商協會”迪姆斯·泰勒獎;榮獲美國音樂學會“奧托·金克爾戴獎”
7、著名音樂學家、哈爾濱音樂學院院長楊燕迪先生作序推薦
浪漫一代:19世紀上半葉的西方音樂風格 內容簡介
查爾斯·羅森的這部著作對浪漫主義時代音樂的語言、形式、風格進行了激動人心的探索,它準確地把握了賦予一代作曲家和音樂家以勃勃生機的那種精神特質,由此揭示了浪漫音樂的真諦。羅森對音樂獨樹一幟的解讀建立在其表演經驗的基礎上,他對浪漫時代音樂大師的作品總能夠提供敏銳精準、引人入勝的分析。細致分析的音樂大師有:邁耶貝爾、舒伯特、貝利尼、柏遼茲、門德爾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等。
浪漫一代:19世紀上半葉的西方音樂風格 目錄
章 音樂與聲音
聲音的想象 / 9
浪漫音樂的悖論:不在場的旋律 / 16
古典與浪漫時代的踏板 / 22
構思與實現 / 37
音色與結構 / 49
第二章 斷片
更新 / 53
作為浪漫形式的斷片 / 60
開放與封閉 / 64
語詞與音樂 / 72
音樂語言的解放 / 81
實驗性結尾與循環形式 / 92
廢墟 / 107
無序 / 109
引用與記憶 / 113
缺席:被抑制的旋律 / 128
第三章 山岳與聲樂套曲
號角 / 133
風景與音樂 / 142
風景與雙重時間尺度 / 151
作為廢墟的山岳 / 156
風景與記憶 / 163
音樂與記憶 / 175
風景與死亡:舒伯特 / 185
往昔的未竟之事 / 217
無詞的聲樂套曲 / 235
第四章 形式間奏
中音調性關系 / 253
四小節樂句 / 274
第五章 肖邦:對位與敘事形式
詩性靈感與寫作技藝 / 297
對位與單線條 / 304
敘事形式:敘事曲 / 322
調式的變化 / 365
意大利歌劇與J. S. 巴赫 / 367
第六章 肖邦:炫技的轉型
鍵盤練習曲 / 385
炫技與裝飾(沙龍音樂?) / 410
病態的強度 / 425
第七章 肖邦:從微型體裁到崇高風格
民間音樂? / 437
彈性速度 / 441
調式和聲? / 444
作為浪漫形式的瑪祖卡 / 448
晚期瑪祖卡 / 468
自由與傳統 / 483
第八章 李斯特:論作為表演的創造
聲名狼藉的偉大性 / 503
《洛雷萊》:影響的干擾 / 505
奏鳴曲:名望的干擾 / 512
浪漫鋼琴音響的創意:練習曲 / 524
構思與實現 / 541
李斯特的多重面具 / 547
再創作:《彼特拉克十四行詩第104號》 / 553
作為唐璜的自畫像 / 565
第九章 柏遼茲:擺脫中歐傳統
盲目的崇拜者與背信棄義的批評家 / 579
傳統與反常:固定樂思 / 584
和弦色彩與對位 / 588
長時段和聲與對位節奏:“愛情場景” / 595
第十章 門德爾松與宗教刻奇的創造
精通貝多芬 / 609
轉型古典主義 / 623
古典形式與現代感受 / 627
音樂廳里的宗教 / 631
第十一章 浪漫歌劇:政治、糟粕與高藝術
政治與情節劇 / 641
通俗藝術 / 645
貝利尼 / 651
邁耶貝爾 / 684
第十二章 舒曼:浪漫理想的成敗
非理性 / 693
貝多芬與克拉拉·維克激發的靈感 / 708
E. T. A. 霍夫曼激發的靈感 / 719
錯位 / 734
抒情的強度 / 740
失敗與成就 / 751
人名與作品索引 / 763
浪漫一代:19世紀上半葉的西方音樂風格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查爾斯·羅森(Charles Rosen,1927—2012),具有獨創性的鋼琴家,富有洞見的音樂著述家,芝加哥大學音樂與社會思想榮休教授。6歲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11歲起師從李斯特的弟子莫里茨·羅森塔爾。后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獲得法語文學博士學位,同時開啟了長達近六十年的職業鋼琴演奏生涯。在音樂著述方面同樣成就斐然,主要著作包括:《古典風格》(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阿諾爾德·勛伯格》《奏鳴曲形式》《埃利奧特·卡特的音樂語言》《意義的邊界:三次非正式音樂講座》《浪漫一代》《批評性娛樂:老音樂與新音樂》《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簡明指南》《鋼琴筆記:鋼琴家的世界》《音樂與情感》《自由與藝術:音樂與文學的隨筆文論》。此外,羅森自1970年起擔任《紐約書評》的撰稿人,長達四十余年。
譯者簡介
劉丹霓,音樂學博士,天津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教授。在上海音樂學院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音樂史。出版譯著包括《西方音樂史十講》《音樂、藝術與觀念》《浪漫音樂:十九世紀歐洲音樂風格史》《音樂批評的五種哲學視角》《絕對音樂觀念》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