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歷代百部經典書法十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009580
- 條形碼:9787548009580 ; 978-7-5480-0958-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代百部經典書法十種 本書特色
★16開布面精裝,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中國歷代百部經典書法系列”叢書,收集了海內外各大博物館及私人收藏的中國歷代名家書法手卷的經典之作
★印制精良,色彩古樸,呈現原作細節,展現古代書法藝術之精妙和獨特的東方美學內涵
★為廣大愛好者、學書者提供了歷代名家真跡的一等范本
友情提示:本套圖書有兩款函套裝幀,兩款隨機發貨,望知悉
這套“中國歷代百部經典書法”系列,收集了海內外各大博物館及私人收藏的中國歷代書法名家的經典之作,采用精裝折頁的形式出版,每一冊展開又是一幅長卷。名作云集,印制精美,布面函套,整體為古樸典雅的風格,展現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具有極高的審美意趣和豐厚的藝術內涵,其歷史文化價值更是不可替代。
晉·王獻之《中秋帖》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傳為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創作的草書書法作品,紙本手卷,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秋帖》原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現僅存三行二十二字。其字形大小正斜組合,行草相雜,書法古厚,墨彩鮮潤,字距布置緊密,運行流利,連斷往復。整幅字守中線,行間透氣,齊頭平腳,氣韻貫通,雄渾奔放,氣吞萬里。清乾隆時被收入內府,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號為“三希”。
晉·王珣《伯遠帖》
《伯遠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珣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它是作者給親友伯遠書寫的一通信札,其行筆自然流暢,俊麗秀雅,為行書早期的典范之作。全篇隨其本字之形,順其自然之態,而又通篇和悅,自然一體,有如天成。
唐·陸柬之《書陸機文賦卷》
這是唐代大臣、書法家陸柬之的行書作品,內容為晉代陸機所作《文賦》。故該貼又稱二陸文賦,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幾部名家真跡之一。全書筆法深得晉人韻味。用筆清雋飄逸,流轉圓潤,有蘭亭平和簡靜的意境。元趙孟頫就曾臨學此帖,從中領悟晉人筆法和結體,對其有較高評價:“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跡,故知之者希耳。”
唐·馮承素《摹王羲之蘭亭序》
唐代書法家馮承素之作,帖中破鋒、斷筆、結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既保留了照原跡勾摹的痕跡,又顯露出自由臨寫的特點,摹臨結合,顯得自然生動,并具一定的“存真”的優點,在傳世摹本中*稱精美,體現了王羲之書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藝術風神,為接近原跡的唐摹本。
唐·孫過庭《書譜》
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過庭之草書墨跡。既得二王筆法的真諦,又有所發揚、創新。全篇開始一段用筆沉穩。速去援來,應規入矩;中間筆勢漸轉放縱,點畫相連,鉤環牽引;到了后段,隨逸興遄飛而達到高潮,只見筆下生風,波詭云譎,盡情揮灑。首尾三千余言,高潮迭起一氣呵成,真乃“意先筆后,瀟灑流落,翰逸神飛”。米芾對孫過庭的草書心悅誠服,曾言:“孫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
唐·張旭《古詩四帖》
唐代書法家張旭的經典書法作品。它的內容是四首詩賦,前兩首分別是南北朝庾信的《道士步虛詞》之六和之八,后兩首是南朝謝靈運的《王子晉贊》和《巖下見一老翁四五少年贊》。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滿紙如云煙繚繞,實乃草書顛*之篇。
唐·顏真卿《祭侄文稿》
全稱《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涌,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氣呵成。且此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字隨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這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唐·懷素《自敘帖》
唐代書法家懷素《自敘帖》,有“天下**草書”之譽。自唐末五代以來一直是草書領域的熱門法帖,在中國草書史上承前啟后,在書法藝術領域影響深遠。
《自敘帖》為懷素自述其生平大略,兼錄顏真卿、張謂、戴叔倫等人對其的贈詩成文。通篇為狂草,筆筆中鋒,如錐劃沙盤,縱橫斜直,無往不收,為草書藝術的極致表現。
宋·蘇軾《寒食帖》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為蘇軾撰詩并書,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首詩作抒發的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宋·米芾《研山銘》
《研山銘》是北宋書法家米芾創作的澄心堂紙本手行書卷,是米芾書法精品中的代表作,也是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見珍品。據說米芾晚年得到靈璧石,如獲至寶,這塊石頭的形狀呈山形,剛好可做墨池來研墨。米芾對其愛不釋手,揮毫潑墨,便留下《研山銘》。《研山銘》共分三段:**段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紙書寫的三十九個行書大字;第二段為繪制的《研山圖》;第三段為米芾之子米友仁、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和清代書畫家陳浩的題跋。
中國歷代百部經典書法十種 節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