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北京這座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610479
- 條形碼:9787572610479 ; 978-7-5726-1047-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這座城 本書特色
一位老北京眼中的北京城。 去一座城市,不能不了解它的過去,不能不了解居住在其中的人。作者在北京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用地道純正的京味兒書寫一座城。 中國當代散文大家名篇,讀韓小蕙的散文,每每于自然的筆墨中,見出她的感染力與真性情。
北京這座城 內容簡介
本書韓小蕙女士一部描寫北京這座城為主題的散文集。包括《在北京的心尖兒上》《窗外響鑼鼓》《琉璃象奇遇》《什剎海滋味》《言者諄諄》等四十余篇。共分四輯。**輯“北京景觀”,以作者自身足跡所至之處,再現北京城市景觀;第二輯“北京人文”,寫市井中的男女老幼,彌漫動人的煙火氣;第三輯“北京故事”,將自家故事娓娓道來,舊事、瑣事,寫盡人生況味;第四輯“北京感悟”,由作家的舊居協和大院寫起,用街道與建筑呈現北京這座城的滄桑歲月。整本書對北京這座城進行了富有感情地描寫,見證了首都北京近七十年的市井風情,地道的京味兒書寫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北京這座城 目錄
北京這座城 相關資料
我認為小蕙寫的是精神的自傳,由此她也把這些現代以來構成我們復雜經驗的所有人和事內化到了她的精神世界里,內化到她的生命里,變成了她的生命感覺。
——李敬澤(中國作協副主席,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中國傳統對于某個時間段里發生事情的記載方式,最早的可能是“編年體”,后來是“紀傳體”,再后來是“紀事本末體”,還有“國別體”。小蕙除了強調時間之外還強調了空間感,因小見大,她寫的是一個國家。當然還有時間感,至少是七十年的時間。這是我看到的她的文體的獨特性。
——劉恒(中國作協副主席,北京作協主席)
小蕙姐以她非常精妙的構思,在畫框式寫作的方式上,每幅畫、每個框里面都有一個景深的延展,給我們講述了北京城里的這些層層疊疊的亮點、這些歷史的積淀,并一直延伸到當代社會,是特別好的作品。
——?邱華棟(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
知識界和思想界里那種高貴的文明的東西,不為世俗所累的、求真求實的精神不能丟掉。這種高貴性非常難能可貴,小蕙的書里表現得很充分很好,要有這種向精神高地攀援的追求。
——孫郁(北京作協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這是一部投入非常大的思想和精神勞動,投入了非常大的生活藝術積累,同時也取得了預期的精神高度和藝術水準的一部作品。就其題材的獨特,內容的豐善,里面立意的深長,和藝術的優美來說,也是我們近年來散文寫作領域里的一個很重要的收獲。
——王巨才(中國作協原黨組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原會長)
北京這座城 作者簡介
韓小蕙,1978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進光明日報社工作,后任《文薈》副刊主編,南開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 先后出版作品集《自嘲》《悠悠心會》《有話對你說》《體驗自卑》《中國當代散文精品文庫•韓小蕙散文》《歡喜佛境界》《千古男女》《無邊的憂郁》《心靈的解讀》《快樂的理由》《在個性的天空下自言自語——韓小蕙散文代表作》《我與名家交往》等19部。 榮獲中國新聞界最高榮譽“韜奮新聞獎”、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首屆“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獎”、首屆“冰心散文理論獎”、首屆“郭沫若散文隨筆獎•優秀編輯獎”、美國國會圖書館“友誼與進步獎”等。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