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1920年海原8.5級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調查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855314
- 條形碼:9787502855314 ; 978-7-5028-5531-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20年海原8.5級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調查與研究 內容簡介
《1920年海原8.5級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調查與研究》在對海原大地震形變帶進行詳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地震動力學的角度對海原地震斷層破裂帶進行了分段,討論了地震斷層破裂帶的空間分布特征、位移形變分布特征、力學機制和地震活動的發展演化過程等;從地球動力學角度討論了海原大地震發生的大地構造和地震構造環境、構造應力場與形變場,以及地震動力的來源等。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討論了“海原寰球大地震”的孕育區和發震構造。
1920年海原8.5級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調查與研究 目錄
第1章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概述
1.1 海原大地震概況
1.1.1 海原大地震地震參數
1.1.2 海原大地震的等震線分布
1.1.3 海原地震極震區破壞情況
1.1.4 海原地震的死亡人數
1.1.5 海原地震的震中位置
1.2 海原大地震的發震構造
1.2.1 前人研究情況
1.2.2 海原活動斷裂帶的空間分布
1.2.3 海原活動斷裂帶左旋走滑運動的形成及演化
1.3 海原大地震大規模的地表黃土滑坡
1.3.1 海原大地震黃土滑坡的研究歷史
1.3.2 海原大地震黃土滑坡的分布情況
1.3.3 海原大地震黃土滑坡的特征
1.4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地表破裂帶
1.4.1 地震斷層破裂帶空間分布
1.4.2 地震斷層破裂帶的長度
1.4.3 地震斷層大幅度的左旋水平位移形變
1.4.4 地震斷層東端地震破裂起始點大規模的基巖山崩和滑坡
第2章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豐富的地面形變現象
2.1 反映走滑斷層主體走滑段水平位錯特征的地震形變現象
2.1.1 水系同步左旋水平位移
2.1.2 山脊和壟崗錯移
2.1.3 雁行狀裂縫和雁行狀壟脊
2.1.4 左旋水平扭錯槽地和扭錯斷陷
2.1.5 地物錯斷
2.1.6 地震斷層的斜列狀組合結構特征
2.1.7 反映走滑斷層主體走滑形變段向張性形變段過渡區的形變現象
2.2 反映走滑地震斷層尾端垂直位錯特征的形變現象
2.2.1 走滑地震斷層尾端張性特征的地表形變現象
2.2.2 走滑地震斷層尾端壓性特征的地表形變現象
2.3 反映地震斷層初始破裂地帶的地震形變現象
2.3.1 發生在斷層下盤第三紀地層中的滑坡群
2.3.2 發生在斷層上盤白堊紀基巖中的滑坡群
第3章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帶的分段研究
3.1 月亮山東麓次級地震斷層帶
3.1.1 地質構造背景
3.1.2 前人研究結果
3.1.3 破裂起始點的分析研究
3.1.4 破裂起始點大規模山體崩塌和滑坡
3.1.5 地震斷層概述
3.1.6 地震斷層帶南段——張性垂直形變段
3.1.7 地震斷層帶中段——垂直形變兼左旋走滑段
3.1.8 地震斷層帶北段——新生壓性地震斷層帶
3.1.9 月亮山地震斷層向南西華山地震斷層帶擴展貫通構造力學分析
3.2 南西華山北麓次級地震斷層帶
3.2.1 地質構造背景
3.2.2 地震斷層概述
3.2.3 地震斷層帶東段——壓性垂直隆起形變段
3.2.4 地震斷層帶主體走滑形變段(南華山段)
3.2.5 南華山主體走滑段(西段)地震斷層和水平位移值的新發現
3.2.6 地震斷層帶主體走滑形變段(西華山段)
3.2.7 地震斷層帶西段——張性垂直斷陷形變段
3.2.8 南西華山地震斷層向黃家洼山地震斷層擴展貫通構造力學分析
3.3 黃家洼山南麓次級地震斷層帶
3.3.1 地質構造背景
3.3.2 地震斷層概述
3.3.3 地震斷層帶東段——張性斷陷段
3.3.4 地震斷層帶主體走滑段東段地震斷層和水平位移新發現
3.3.5 地震斷層帶主體走滑段西段典型的水平走滑斷錯地貌
3.3.6 地震斷層帶西端——壓性擠壓構造段
3.3.7 黃家洼山南麓地震斷層帶與北嶂山北麓地震斷層帶擴展貫通的構造力學分析
3.4 北嶂山北麓次級地震斷層帶
3.4.1 地質構造背景
3.4.2 地震斷層概述
……
第4章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地表形變特征
第5章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的多重破裂特征
第6章 海原大地震的孕震構造和發震構造研究
參考文獻
1.1 海原大地震概況
1.1.1 海原大地震地震參數
1.1.2 海原大地震的等震線分布
1.1.3 海原地震極震區破壞情況
1.1.4 海原地震的死亡人數
1.1.5 海原地震的震中位置
1.2 海原大地震的發震構造
1.2.1 前人研究情況
1.2.2 海原活動斷裂帶的空間分布
1.2.3 海原活動斷裂帶左旋走滑運動的形成及演化
1.3 海原大地震大規模的地表黃土滑坡
1.3.1 海原大地震黃土滑坡的研究歷史
1.3.2 海原大地震黃土滑坡的分布情況
1.3.3 海原大地震黃土滑坡的特征
1.4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地表破裂帶
1.4.1 地震斷層破裂帶空間分布
1.4.2 地震斷層破裂帶的長度
1.4.3 地震斷層大幅度的左旋水平位移形變
1.4.4 地震斷層東端地震破裂起始點大規模的基巖山崩和滑坡
第2章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豐富的地面形變現象
2.1 反映走滑斷層主體走滑段水平位錯特征的地震形變現象
2.1.1 水系同步左旋水平位移
2.1.2 山脊和壟崗錯移
2.1.3 雁行狀裂縫和雁行狀壟脊
2.1.4 左旋水平扭錯槽地和扭錯斷陷
2.1.5 地物錯斷
2.1.6 地震斷層的斜列狀組合結構特征
2.1.7 反映走滑斷層主體走滑形變段向張性形變段過渡區的形變現象
2.2 反映走滑地震斷層尾端垂直位錯特征的形變現象
2.2.1 走滑地震斷層尾端張性特征的地表形變現象
2.2.2 走滑地震斷層尾端壓性特征的地表形變現象
2.3 反映地震斷層初始破裂地帶的地震形變現象
2.3.1 發生在斷層下盤第三紀地層中的滑坡群
2.3.2 發生在斷層上盤白堊紀基巖中的滑坡群
第3章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帶的分段研究
3.1 月亮山東麓次級地震斷層帶
3.1.1 地質構造背景
3.1.2 前人研究結果
3.1.3 破裂起始點的分析研究
3.1.4 破裂起始點大規模山體崩塌和滑坡
3.1.5 地震斷層概述
3.1.6 地震斷層帶南段——張性垂直形變段
3.1.7 地震斷層帶中段——垂直形變兼左旋走滑段
3.1.8 地震斷層帶北段——新生壓性地震斷層帶
3.1.9 月亮山地震斷層向南西華山地震斷層帶擴展貫通構造力學分析
3.2 南西華山北麓次級地震斷層帶
3.2.1 地質構造背景
3.2.2 地震斷層概述
3.2.3 地震斷層帶東段——壓性垂直隆起形變段
3.2.4 地震斷層帶主體走滑形變段(南華山段)
3.2.5 南華山主體走滑段(西段)地震斷層和水平位移值的新發現
3.2.6 地震斷層帶主體走滑形變段(西華山段)
3.2.7 地震斷層帶西段——張性垂直斷陷形變段
3.2.8 南西華山地震斷層向黃家洼山地震斷層擴展貫通構造力學分析
3.3 黃家洼山南麓次級地震斷層帶
3.3.1 地質構造背景
3.3.2 地震斷層概述
3.3.3 地震斷層帶東段——張性斷陷段
3.3.4 地震斷層帶主體走滑段東段地震斷層和水平位移新發現
3.3.5 地震斷層帶主體走滑段西段典型的水平走滑斷錯地貌
3.3.6 地震斷層帶西端——壓性擠壓構造段
3.3.7 黃家洼山南麓地震斷層帶與北嶂山北麓地震斷層帶擴展貫通的構造力學分析
3.4 北嶂山北麓次級地震斷層帶
3.4.1 地質構造背景
3.4.2 地震斷層概述
……
第4章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地表形變特征
第5章 海原大地震地震斷層破裂帶的多重破裂特征
第6章 海原大地震的孕震構造和發震構造研究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