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孩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924891
- 條形碼:9787516924891 ; 978-7-5169-2489-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懂孩子 本書特色
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才是問題。很多親子問題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中伴隨的狀態,是否愿意與問題同在,是否允許孩子犯其年齡可以犯的錯,以及恰當地運用多重文化視角與多重因果的解釋,是考量父母成熟與否的標準。這正是本書的價值所在。
讀懂孩子 內容簡介
在對孩子的養育中,追求有效的互動、交流方式遠比找一個正確的方式更有效。本書從家庭治療師的獨特視角,通過大量兒童心理治療案例故事,幫助父母看清在養育過程中,家庭發生了什么問題?孩子的哪些問題是問題?哪些不是問題?如何去解決?
當父母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的問題,就會發現孩子的很多問題是被我們觀察出來的。用帶有問題的眼光去看,則處處是麻煩,反之,借助“三個美好的假定”“繪制家譜圖”等心理治療方式,我們的解讀會接近不同,甚至是驚喜!
讀懂孩子 目錄
章 讀懂孩子的內心 // 001
給孩子蔭蔽,也要給孩子自由 // 002
容忍孩子輸在起跑線 // 007
讓孩子自然長大 // 014
過度保護讓孩子陷入成長困境 // 019
教育之前先建立良好關系 // 024
有效互動比正確的教育更重要 // 030
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 035
讓孩子在合適的時間犯合適的錯誤 // 042
家長要學會表現無知 // 049
尊重兒童發展規律 // 056
孩子要學會感恩、敬畏、寬容…… // 067
給孩子三個美好的假定 // 073
第二章 營造成長的環境 // 079
強弱——母親更能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 080
傾斜——平衡是家庭關系原則,傾斜也是一種平衡 // 082
平衡——“母子同盟”是對家庭關系的一種補償 // 084
戀母——繞過“母子同盟”讀懂家庭關系 // 086
分裂——兒童神經癥的誘因之一 // 088
獲益——情緒障礙是孩子內心對家庭對立的一種逃避 // 090
成長——別讓家庭的期望成為孩子的負荷 // 092
交流——無效的交流滿足了父母的需要,卻帶給孩子壓抑 // 094
矛盾——尋找隱藏的和諧,把教育隱藏在愛的木馬中 // 096
束縛——父母的失望與抱怨,弱化了孩子成長的動力 // 098
無奈——在心理學無法解決矛盾時,不妨激發家庭對未來的期待 // 100
示弱——重建家庭的交流模式,轉移孩子的情感需要 // 102
競爭——父母對孩子影響力的競爭,是兩種家庭文化傳承的競爭 // 104
第三只眼——讓父母從關心對錯轉向關注彼此間的共性 // 107
關愛——以愛的名義壓制孩子的天性 // 109
禁忌——不守家庭規則的“搗蛋者”// 111
依賴——孩子出現適應障礙,源于家庭功能失衡 // 113
中立——每個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模板可套 // 116
期待——“望子成龍”何嘗不是對父母的心理補償 // 118
化蝶——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 // 120
學習——學習成績不是判斷孩子好壞的標準 // 122
恐懼——忽視癥狀,給予孩子正面鼓勵 // 124
過渡期——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 126
逆反——沖突越厲害,其實對父母越依賴 // 128
對策——給過渡期的孩子一些“行為紊亂”的權利 // 130
盲人騎瞎馬——陪孩子一起走出過渡期 // 132
對抗——自尊是孩子的靈魂之杯 // 134
逃學——用肯定性的語言來激勵孩子,他就會呈現良好的心理特性 // 137
強大——孩子用病癥維持家庭假想的和平 // 140
惻隱——以示弱獲得父母之愛 // 142
移情——心理醫生的人格魅力勝于理論或技術 // 144
資源取向——讓孩子的“問題”不再是問題 // 146
第三章 引導孩子的行為 // 149
到底該不該打孩子 // 150
是否該給孩子樹榜樣 // 156
如何把握教養的松緊尺度 // 161
父母要不要唱“紅臉”與“白臉”// 166
“說話算數”重要嗎 // 170
吃苦才能成才嗎 // 174
孩子“小家子氣”怎么辦 // 178
孩子撒謊是壞毛病嗎 // 182
總犯錯的孩子會變壞嗎 // 188
太像自己父母的孩子長大會有出息嗎 // 195
第四章 讀心術實戰技巧 // 201
誰和誰坐——通過位置判斷關系格局 // 202
從家譜圖中看問題的前因后果 // 208
不要重復別人的治療 // 214
避免被家庭問題催眠 // 221
心理醫生的法寶——提問 // 226
咨詢中的技術——假設 // 232
孩子的問題可能是父母問題的再現 // 238
身心癥狀有時只是為了安全 // 244
關注是一種強化 // 249
代幣療法 // 254
展開全部
讀懂孩子 作者簡介
李子勛
國內著名心理學家,著名家庭治療師,中國心理學會首批注冊心理督導師,首屆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學員,被贊譽為“后現代心理學國內人”“心理學界的哲學家”。
曾任中日友好醫院心理醫生,《時尚》《心理月刊》等雜志的專欄作家,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實話實說》、北京電視臺《心理時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星星夜談》《情感世界》特邀心理專家。已出版《流動的感覺:走出困境的心靈哲學》《困境中的自由》《讀懂孩子》《早教的秘密》《喚醒天性》《家庭陪伴》等多部暢銷著作,累積銷量突破百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