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愛與自由——父母必修的16堂課/張宏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23354
- 條形碼:9787521223354 ; 978-7-5212-2335-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與自由——父母必修的16堂課/張宏濤 本書特色
書中的核心理念雖然說起來還是那幾個字:愛,自由,尊重——這是教育學中永恒的精髓,但具體到生活中,很多人一下子找不到抓手,難免南轅北轍。宏濤在他的書中就如何養成好習慣、消除壞習慣,如何批評、如何鼓勵和夸獎、如何對待孩子吃零食和看電視等,都有角度新穎且實用的答案,但始終不離愛與自由這個軸心。 ——知名教育家:尹建莉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大的祝福,是讓一個孩子在生命一開始就體驗到,他可以由衷信任自己的感覺。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大的詛咒,是讓一個孩子在生命一開始就體驗到,他不能信任自己的感覺,而應該按照外在的規則和權威的來。 我們太多的傳統家庭教育,都在干后面的事,而由現代心理學發展出的育兒觀,都是試著去做前面的事。 張老師的這本書,有非常多的故事、分析和理念,一方面在論述后面這種養育方式的詛咒般的力量,另一方面在翔實地講述以孩子的感覺為中心而去養育孩子的種種方式。書中的內容充滿細節,又非常有說服力,值得推薦。 ——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 我一向認為,父母要和孩子平等相處,要給孩子愛與自由,我是這么對我女兒的。宏濤和我一樣,也是知行合一、給孩子愛與自由的父親。 他在書中不對家長進行任何說教,而是用精細的筆觸闡述了父母踐行愛與自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過生動有趣的案例,讓大家意識到,踐行愛與自由,是很美好的事情。 ——《別把老爸當家長》李鲆
愛與自由——父母必修的16堂課/張宏濤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16篇,都是作者在親子關系群講課時所寫的講義。16篇文章,16個大的主題,均為育兒過程中必然會面臨的重大問題,比如:如何愛孩子?父愛和母親有何區別?怎么看待規矩?如何批評孩子?如何夸獎孩子?如何戒除孩子的壞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作者在針對眾多家長的不斷講課、答疑的過程中,也在不斷修訂補充這些講義,力求在理論和實操方面達到完美的結合。本書有嚴謹的論述部分,更有眾多取材于現實的原創育兒小故事,可讀性強。
愛與自由——父母必修的16堂課/張宏濤 目錄
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感,而不是要孩子聽話 / 49 七、做家長的*高境界 / 52 第3課:*好的批評,是不批評 一、
現實生活中的“批評”,大都是指責和攻擊 / 57 二、你因為父母的批評受過益嗎? / 58 三、孩子*怕什么樣的批評 / 61 四、
批評會摧毀孩子的自尊,并損害親子關系 / 63 五、批評容易讓人退縮和防御 / 65 六、鼓勵比批評更有效 / 70 七、為什么盡量不要批評孩子? / 72 八、孩子做錯事了,更需要理解和幫助 / 73 九、真正有益的批評 / 74 十、
溝通專家、教育專家、心理學專家,都不贊成批評 / 77 第4課:不恰當地夸努力和聰明,都有很大的弊端 一、為什么“不能夸孩子漂亮”是錯的? / 81 二、
夸孩子聰明有弊端,夸孩子努力同樣也很糟糕 / 83 三、能不能夸孩子“你真棒”? / 88 四、
夸獎要建立在理解孩子和真心對待孩子的基礎上 / 90 五、
批評與鼓勵,哪個促人向上的力量更強? / 91 六、
有些夸獎會扭曲孩子的內心,打擊孩子的內驅力 / 93 七、用感謝代替夸獎 / 95 八、用鼓勵取代表揚 / 96 九、
一心為對方好的鼓勵,為何會沒效果? / 97 第5課: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一、完美主義不是好習慣 / 105 二、念咒語培養好習慣,無效! / 105 三、
“21天養成一個習慣”,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 / 106 四、習慣的兩個層次 / 108 五、
要培養好的元習慣,而非好的表層習慣 / 108 六、
元習慣是根本,對應的表層習慣多種多樣 / 111 七、好的元習慣如何培養? / 112 八、我的幾個好習慣 / 113 九、我如何培養女兒的好習慣 / 118 第6課:如何消除孩子的壞習慣 一、什么叫壞習慣? / 121 二、壞習慣是如何形成的? / 121 三、秩序混亂的壞習慣 / 123 四、其他一些壞習慣的來源 / 125 五、兩種壞習慣 / 126 六、改掉壞習慣的無效方法 / 128 七、成功改掉三個壞習慣 / 129 八、改變壞習慣的有效方法 / 134 第7課: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并善于讀書 一、我的閱讀經歷 / 139 二、推薦一本書《從“小”讀到“大”》 / 141 三、關于讀書,需要重視的兩點 / 142 四、如何讀書 / 143 五、分享幾個我給晴兒講的故事 / 152 第8課:孩子的磨蹭與專注力 一、求快容易迷失初心 / 161 二、吃飯“磨蹭” / 163 三、小心把孩子培養成拖延癥 / 167 四、被動攻擊,也是孩子磨蹭的普遍原因 / 169 五、磨蹭背后的原因更值得重視 / 171 六、關于磨蹭的問答 / 172 第9課:孩子愛撒謊?不是孩子的錯! 一、孩子會撒謊 / 181 二、我和弟弟的撒謊 / 182 三、為了保護自己,孩子可以撒謊 / 183 四、我不后悔的撒謊 / 184 五、
要求孩子絕對不撒謊,又要他諒解他人撒謊,是邏輯混亂的 / 185 六、常見的幾種撒謊原因 / 187 七、如何讓孩子少撒謊 / 197 八、誠信的悖論 / 198 第10課:孩子三歲前*需要重視的身體語言:口欲期和肛欲期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五階段 / 203 二、武志紅談口欲期和肛欲期 / 203 三、我看口欲期 / 205 四、我看肛欲期 / 208 五、晴兒的口欲期與肛欲期 / 210 六、口欲期和肛欲期的部分問答 / 213 第11課:孩子不愿上學怎么辦 一、
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難題——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 221 二、
關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表面的言行 / 235 三、避免諱疾忌醫,把問題當諫臣 / 236 四、
用名中醫對待疾病的態度,對待孩子的問題 / 237 五、用中醫思維對待家庭教育 / 239 第12課:如何讓孩子從厭學變得熱愛學習 一、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影響孩子的成績 / 247 二、為什么有些孩子會厭學? / 248 三、
十二歲之前,*影響孩子學習的,是父母提供的家庭環境 / 254 四、怎樣讓孩子熱愛學習? / 255 五、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啟發 / 256 六、我中學時的考試經歷 / 259 七、好老師的標準 / 265 八、成績與未來 / 269 第13課:如何對待孩子的作業 一、荒誕的現狀 / 273 二、家長對做作業習慣的認識誤區 / 274 三、關于作業的三個觀念 / 275 四、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的三大內容 / 278 五、親子關系重于一切教育 / 279 六、如何把作業當成培養孩子的好工具 / 279 七、孩子不愿做作業,怎么辦? / 284 八、關于作業的群友問答 / 285 第14課:允許孩子看電視,會怎樣? 一、關于電視,你的回憶是什么樣的? / 293 二、
小孩看電視會導致注意力缺陷和語言障礙?這是危言聳聽! / 294 三、價值觀不正的節目不適合孩子看 / 297 四、不適合孩子看的電視情節 / 298 五、
如果允許孩子看電視,孩子一直看怎么辦? / 301 六、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303 七、看電視會導致近視嗎? / 304 八、如何讓看電視有利于孩子發展 / 305 第15課:不與零食為敵,暢快滿足孩子的零食需求 一、我對零食的美好記憶 / 309 二、一篇文章改變了我對零食的態度 / 311 三、什么樣的孩子,容易吃零食上癮? / 313 四、零食的危害與禁止孩子吃零食的危害 / 315 五、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 / 317 六、
通過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來觀察孩子要零食的動機 / 320 七、四十元一斤的草莓,你舍得給孩子買嗎? / 322 八、
給孩子買他需要的東西,無論多貴,都是值得的! / 325 九、
如果早知道一點“小事”會讓孩子傷心那么久,你還會拒絕嗎? / 330 十、
為什么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孩子卻并不感到幸福? / 331 第16課:如何提升孩子的生命力 一、生命的意義在于選擇 / 337 二、
孩子的生命力能否綻放,要看父母是否尊重孩子的選擇權 / 338 三、孩子的生命力是如何被壓制的 / 346 四、你允許孩子攻擊你嗎? / 351
愛與自由——父母必修的16堂課/張宏濤 作者簡介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河南省作協會員。 鄭州定得心理咨詢工作室創始人,深耕家庭教育領域十多年,學員遍布全球各大城市。 多篇育兒文章被家庭教育類報刊刊發。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