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40387
- 條形碼:9787301340387 ; 978-7-301-34038-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第三版) 本書特色
作者為著名文學史家陳思和,此書為其在復旦大學多年課程講義整理稿。豆瓣評分8.6。
我們閱讀文學,是以自己的心靈為觸角去探索另一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心靈世界。陳思和教授引領我們進入現當代文學名篇,仔細領會作品的內在精微之處,發現隱藏在作品中的縫隙,找到更多言說和闡釋的可能性,由此展開美不勝收的文學之旅,去感受完整美好的生命境界。
名家評論:
1.以一人之力,大規模有系統地進行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名著細讀,這還是頭一次。……第二,也是《十五講》精彩的地方,是在具體解讀中顯示的靈活、智慧和大膽。(郜元寶)
2.我長時間閱讀陳思和的書,感覺陳思和的生命場仿佛有一個“黑洞”,能量巨大,吞吐能力超強,所有的一切,他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經歷的,都被吸進那個“黑洞”里,然后吐出來的東西,獨具個人特色,尤其是帶著那個“黑洞”的原生態的生命信息,這一點讓人很容易把他辨識出來,他的文字和思想有著那種大地的溫厚與生命的溫暖。……說到底,陳思和的“文本細讀”追求的是生命與生命的交融。(里波)
豆瓣讀者評價:
1.文本細讀的范例,中國現代文學史縮影。
2.非常好的一本通識類書籍……作為一本現當代文學指南性書籍,它完成得非常出色。
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第三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有名文學史家陳思和教授為大學生開設的研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的通選課講稿,以名家名作串聯起現當代文學史,精選名篇佳作,進行細致的文本分析和解讀,引領讀者進入精彩紛呈的文學殿堂,獲得文學審美的熏陶和享受。新版對原書各講進行了增刪和合并,增加了現代中國知識分子轉型和《紅旗歌》兩講,在保持課堂現場感的基礎上潤色了全書文字,在口語和書面語間找到了更佳的結合點,內容更豐富、完善。 本書2004年初版,2012年二版,共印刷二十余次,銷量超十三萬冊,受到高校師生和廣大讀者的歡迎,并列入“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
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第三版) 目錄
一 文本細讀與文學史教學
二 細讀文本與文學元素
三 文本細讀的幾種方法 第二講 知識分子轉型與新文學的兩種思潮
一 現代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形成
二 現代知識分子與新文學運動
三 周氏兄弟與西方精神源流/ 第三講 中國新文學部先鋒之作:《狂人日記》
一 魯迅為什么要寫《狂人日記》
二 吃人意象的演變
三 《狂人日記》的先鋒性 第四講 現代知識分子崗位意識的確立:《知堂文集》
一 為什么要選講《知堂文集》
二 幾篇散文的解讀
三 對周作人散文的語言藝術的感受 第五講 新文學傳統在先鋒與大眾之間:《家》
一 巴金是怎樣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
二 幾個藝術形象的典型意義
三 巴金與他的前輩的精神繼承關系 第六講 新文學由啟蒙向民間轉向:《邊城》
一 理想化的翠翠與理想化的“邊城”
二 人性的悲劇
三 由啟蒙到民間 第七講 人性的沉淪與掙扎:《雷雨》
一 說不清楚的《雷雨》
二 《雷雨》解讀中的幾個問題 第八講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
一 德語文學春風吹拂下的蕭蕭玉樹
二 《十四行集》的解讀 第九講 啟蒙視角下的民間悲劇:《生死場》
一 民間與啟蒙的匯集與沖撞
二 《生死場》的文本解讀 第十講 民間視角下的啟蒙悲劇:《駱駝祥子》
一 市民文學的代表
二 《駱駝祥子》的文本解讀 第十一講 浪漫·海派·左翼:《子夜》
一 《子夜》中的兩個藝術元素:浪漫與頹廢
二 《子夜》解讀中的兩個問題
三 海派文學的另一個傳統:左翼立場
四 《子夜》的創作思維模式 第十二講 都市里的民間世界:《傾城之戀》
一 張愛玲與都市民間的關系
二 《傾城之戀》的文本解讀
三 人生的飛揚與安穩 第十三講 如何當家,怎樣做主:《紅旗歌》
一 創作背景
二 文本分析 第十四講 懷舊傳奇與左翼敘事:《長恨歌》
一 《長恨歌》成書前后的懷舊熱
二 《長恨歌》的結構與敘事
三 王安憶的上海敘事與當代都市生活 第十五講 站在諾貝爾講壇上的報告:《講故事的人》
一 莫言的創作與諾貝爾文學獎
二 文本解讀:在講故事的背后
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第三版) 作者簡介
陳思和
1954年生于上海。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及校務委員會委員,曾任復旦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圖書館館長,現任復旦大學國家智能評價與治理實驗基地主任。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個人曾獲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跨世紀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首屆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獎、魯迅文學獎等,領銜獲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著作曾四次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兩次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獲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等。代表著作有《陳思和文集》七卷。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