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及SPSS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29313
- 條形碼:9787302629313 ; 978-7-302-62931-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及SPSS應用 本書特色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及SPSS應用》結合高等學校心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資助的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心理統計學教學案例的開發及其在探索式教學中的應用”(項目編號:20221005)的研究,編制了例題和綜合實例,將課程特點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將理論內容與軟件操作相匹配,能夠適應發展的應用環境,有助于學生掌握統計方法、培養思維能力。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及SPSS應用 內容簡介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及SPSS應用》系統闡述了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的有關理論和方法,并結合實例詳細呈現了SPSS的有關分析過程及結果解釋。《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及SPSS應用》共分十六章,具體內容包括緒論、數據的整理、集中量數、差異量數、相關分析、概率與概率分布、總體參數的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卡方檢驗、線性回歸分析、非參數檢驗、因子分析、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抽樣設計、綜合數據分析實例與 SPSS 操作。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學生及應用者能夠系統理解統計分析的有關理論,并能便捷掌握有關統計方法的SPSS操作,從而正確分析心理與教育學研究數據,發現心理與教育現象的有關規律。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及SPSS應用》可作為高等院校心理與教育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還可作為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其他應用者的參考用書。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及SPSS應用 目錄
節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概述 1
一、統計、統計學及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1
二、學習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的意義 2
三、學習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應注意的問題 3
第二節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的內容 4
一、描述統計 5
二、推斷統計 5
三、實驗設計 6
第三節 統計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6
一、隨機變量 6
二、數據 7
三、總體和樣本 9
四、統計量和參數 9
第二章 數據的整理 11
節 數據的統計分組 11
一、數據分組前的基本篩查 11
二、統計分組要注意的問題 11
三、性質類別和數量類別 12
四、數據的統計分類 12
第二節 統計表 13
第三節 統計圖 14
第四節 次數分布表和次數分布圖 15
一、次數分布表 15
二、次數分布圖 21
第五節 SPSS數據文件的建立及統計圖的繪制 25
一、SPSS數據文件的建立 25
二、統計圖的繪制 28
第三章 集中量數 31
節 算術平均數 31
一、算術平均數的概念 31
二、算術平均數的特性 33
三、算術平均數的優缺點 33
第二節 中位數 35
一、中位數的概念 35
二、中位數的計算 35
三、中位數的優缺點 38
第三節 眾數 39
一、眾數的概念 39
二、眾數的計算方法 39
三、眾數的優缺點 41
第四節 幾何平均數和調和平均數 41
一、幾何平均數 41
二、調和平均數 42
第四章 差異量數 46
節 全距、百分位距和四分位距 46
一、全距 46
二、百分位距 47
三、四分位距 48
第二節 平均差、方差和標準差 50
一、平均差 50
二、方差和標準差 50
第三節 標準差的應用 54
一、差異系數 54
二、標準分數 56
第四節 集中量數與差異量數的SPSS操作 58
第五章 相關分析 65
節 相關概述 65
一、相關的意義 65
二、相關的種類 66
三、相關系數 68
第二節 積差相關 69
一、積差相關的概念及適用條件 69
二、積差相關系數的計算 69
三、相關系數的合并 73
第三節 等級相關 74
一、斯皮爾曼等級相關 75
二、肯德爾W系數 78
第四節 質與量的相關 80
一、點二列相關 81
二、二列相關 82
三、多系列相關 83
第五節 品質相關 84
一、Φ相關 84
二、四分相關 85
三、列聯相關 85
第六節 相關分析的SPSS操作 86
一、積差相關的SPSS操作 86
二、斯皮爾曼等級相關的SPSS操作 87
三、肯德爾等級相關的SPSS操作 88
四、偏相關的SPSS操作 89
第六章 概率與概率分布 93
節 概率概述 93
一、概率的定義 93
二、概率的基本性質 94
三、概率的基本定理 95
四、概率分布的類型 97
第二節 正態分布 98
一、正態分布函數及特點 98
二、正態分布表的編制和使用 100
三、正態分布在測驗中的應用 102
第三節 二項分布函數 105
一、二項試驗 105
二、二項分布函數的定義 106
三、二項分布函數的性質 107
四、二項分布函數的平均數和標準差 107
五、二項分布函數的應用 107
第四節 其他常用的概率分布 108
一、t分布 108
二、χ2分布 110
三、F分布 111
第五節 抽樣分布 112
一、樣本平均數的抽樣分布和標準誤 112
二、樣本標準差、樣本方差和樣本方差之比的抽樣分布 114
第七章 總體參數的估計 118
節 點估計和區間估計 118
一、點估計 118
二、區間估計 119
第二節 總體平均數的區間估計 120
一、總體平均數區間估計的步驟 120
二、總體平均數區間估計的應用 121
第三節 總體標準差和總體方差的區間估計 125
一、總體標準差的區間估計 125
二、總體方差的區間估計 125
第四節 總體參數估計的SPSS操作 127
第八章 假設檢驗 130
節 假設檢驗的基本原理 130
一、兩種假設 130
二、假設檢驗中的小概率原理 131
三、假設檢驗中的兩類錯誤 131
四、雙側檢驗與單側檢驗 133
五、假設檢驗的一般步驟 134
第二節 平均數的顯著性檢驗 135
一、總體分布為正態分布,總體方差σ2已知 135
二、總體分布為正態分布,總體方差σ2未知 137
三、總體為非正態分布 139
第三節 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140
一、兩個獨立樣本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140
二、兩個相關樣本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146
第四節 方差及方差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151
一、方差的顯著性檢驗 151
二、方差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152
第五節 假設檢驗的SPSS操作及結果解釋 155
一、單樣本t檢驗 156
二、獨立樣本t檢驗 157
三、相關樣本t檢驗 158
第九章 方差分析 163
節 方差分析概述 163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163
二、方差分析的條件 165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驟 166
第二節 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 169
一、各組樣本容量相同 169
二、各組樣本容量不同 171
第三節 隨機區組設計的方差分析 172
一、隨機區組設計的概念和方法 172
二、隨機區組設計的方差分析步驟 173
第四節 多重比較 176
一、應用t檢驗比較多個平均數的差異時I型錯誤的膨脹 176
二、N-K檢驗法 177
第五節 多因素方差分析簡介 180
一、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問題 180
二、雙因素方差分析實例 182
第六節 方差分析的SPSS操作與實例分析 185
一、單因素完全隨機設計方差分析的SPSS操作 185
二、隨機區組設計方差分析的SPSS操作 189
三、雙因素完全隨機設計方差分析的SPSS操作 192
第十章 卡方檢驗 199
節 卡方檢驗概述 199
一、卡方檢驗的基本認識 199
二、卡方檢驗的基本公式 200
第二節 配合度檢驗 200
一、各分類項分布次數的無差檢驗 201
二、各分類項分布次數是否符合一定比率的檢驗 201
三、計數數據分布是否符合正態分布的檢驗 202
四、連續變量分布的正態配合度檢驗 203
五、理論頻數大于5而小于10時的連續性校正 204
第三節 獨立性檢驗 205
一、獨立性檢驗的適用資料 205
二、獨立性檢驗的檢驗方法 205
第四節 四格表的卡方檢驗 207
一、獨立四格表的卡方檢驗 207
二、相關四格表的卡方檢驗 209
第五節 卡方檢驗的SPSS操作及實例分析 211
一、卡方檢驗的SPSS基本操作 211
二、卡方檢驗的SPSS實例分析 212
第十一章 線性回歸分析 218
節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建立 218
一、線性回歸的概念 218
二、一元線性回歸系數的計算 219
三、回歸系數與相關系數的關系 221
第二節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檢驗與應用 222
一、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檢驗 222
二、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應用 227
第三節 多元線性回歸簡介 227
一、多元線性回歸方程 227
二、多元線性回歸的顯著性檢驗 229
第四節 線性回歸分析的SPSS操作及實例分析 232
一、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的SPSS基本操作 232
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的SPSS基本操作 234
第十二章 非參數檢驗 239
節 非參數檢驗的特點 239
一、非參數檢驗的優點 239
二、非參數檢驗的缺點 240
第二節 兩個相關樣本的非參數檢驗 240
一、符號檢驗 240
二、符號秩次檢驗 243
第三節 兩個獨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 245
一、秩和檢驗法 245
二、中位數檢驗 248
第四節 多個相關樣本的非參數檢驗 249
一、Cochran Q檢驗 249
二、弗里德曼雙向等級方差分析 251
第五節 多個獨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 253
一、單向秩次方差分析 253
二、中位數檢驗法 255
第六節 非參數檢驗的SPSS操作及實例分析 256
一、兩個相關樣本非參數檢驗的SPSS操作 256
二、兩個獨立樣本非參數檢驗的SPSS操作 258
三、K個相關樣本非參數檢驗的SPSS操作 259
四、K個獨立樣本非參數檢驗的SPSS操作 261
第十三章 因子分析 264
節 因子分析概述 264
一、因子分析的種類 264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要求與條件 265
三、因子分析的基本方法 265
四、因子數的確定 266
五、因子旋轉 267
第二節 因子分析的SPSS操作 267
第十四章 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 273
節 中介效應 273
一、中介變量 273
二、中介模型 273
三、中介效應的檢驗 274
四、Bootstrapping 中介效應檢驗的SPSS操作及結果解釋 275
第二節 調節效應 279
一、調節變量 279
二、調節模型 279
三、調節效應的檢驗 280
四、Bootstrapping 調節效應檢驗的SPSS操作及結果解釋 280
第三節 中介和調節混合模型分析 285
第十五章 抽樣設計 289
節 抽樣設計概述 289
一、抽樣設計的意義 289
二、抽樣設計的原則 290
第二節 幾種重要的抽樣方法 290
一、簡單隨機抽樣 290
二、等距抽樣 291
三、分層抽樣 292
四、多階段抽樣 293
第三節 樣本容量的確定 294
一、估計總體平均數時樣本容量的確定 294
二、平均數顯著性檢驗時樣本容量的確定 295
三、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時樣本容量的確定 297
第十六章 綜合數據分析實例與SPSS操作 300
節 實例設計與統計方法分析 300
第二節 數據處理與SPSS操作 302
參考文獻 318
附錄 320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