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看的權利:視覺性的逆向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37689
- 條形碼:9787568937689 ; 978-7-5689-3768-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看的權利:視覺性的逆向歷史 本書特色
殖民地種植園治理 vs 反奴隸制革命 帝國主義擴張 vs 反法西斯民族獨立斗爭 恐怖主義襲擊 vs 全球反叛亂行動 在這些西方建立并合法化其霸權的斗爭中,視覺性(否定非西方主體的看的權利,壟斷對歷史進行可視化的權力)如何發揮作用? ———————————————————————————————————— 2013年“安妮·弗雷伯格開拓性學術獎”獲獎作品 理解視覺文化研究核心概念“視覺性”無法繞開的著作 一部典型的跨學科、跨地域的著作,以一種全球性的視野,拆解了一段由西方人規定什么可以被看見、什么不能被看見,誰可以看、誰不可以看的漫長歷史,闡述了一種高度原創的視覺性理論,建立了一個關于視覺性/反視覺性的龐大論述體系 J. T. 米切爾:《看的權利》是視覺文化研究領域的一部杰作,它為這一新興學科設定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 簡·貝滕斯:這本書的問世徹底改變了視覺研究……米爾佐夫的作品做到了所有這些:提供新的視角,突破學科之間的界限,揭示被隱藏之物,解決難題。
看的權利:視覺性的逆向歷史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視覺藝術史領域的經典著作,在本書中,作者將現代性視為一種介乎視覺性與反視覺性的不間斷的爭議,或“看的權利”,他解釋了視覺性如何將權威與權力縫合,如何呈現這天然的關聯。作為19世紀早期的一個概念,意味著歷史之視覺化的“視覺性”已經成為了西方霸權之合法化的核心。作者對這一西方霸權展開了批判,并確證了三種“視覺性復合體”——種植園奴隸制度、帝國主義以及軍工業聯合體,他分別解釋了在這三者之中,權力如何通過分級化、間離化和審美化被構造得看似不證自明。與此同時,他展示了每一種視覺性復合體如何被反駁——通過被奴役者、被殖民者以及反戰者,他們所有人都借由宣稱看的權利以主張自治權。
看的權利:視覺性的逆向歷史 目錄
看的權利:視覺性的逆向歷史 相關資料
尼古拉斯·米爾佐夫的《看的權利》是視覺文化研究領域的一部深刻的重磅之作。米爾佐夫的研究范圍涵蓋了跨度極大的歷史和地理區域,他強調,人類的視覺經驗——及其所有技術外設和隱喻層面的擴展——是一個基本的倫理和政治領域。米爾佐夫憑借著對關鍵細節以及具有啟發性的軼事的敏銳直覺,對這一切進行了分析:從殖民地種植園的治理到傳教和軍事上的冒險主義,到無人機攻擊和反叛亂的流程圖,再到的觀察和監視戰術。《看的權利》是視覺文化研究領域的一部杰作,它為這一新興學科設定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W. J. T. 米切爾 這本書的問世徹底改變了視覺研究……米爾佐夫的作品做到了所有這些:提供新的視角,突破學科之間的界限,揭示被隱藏之物,解決難題。——簡·貝滕斯 《看的權利》為視覺研究這門方興未艾的學科,這門正蓬勃發展的跨學科研究提供了一份歷史敘事……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到來,至此文化研究超越了后現代主義的多變和魅惑。這本書強調對實際的過去、對當代現實的實際要求負責的必要性……一個真正的后殖民主義文本,它首次將視覺文化研究置于了廣闊的歷史和政治基礎之上。——特里·史密斯 《看的權利》展示了視覺文化的研究何以豐富對具體現實的批判和歷史理解……這是一本詳盡扎實的著作,一本令人震驚、壓得人喘不過氣的書,它激發了我們所有人去爭取看的權利。——薩拉·布雷洛克 這本書進一步奠定了米爾佐夫作為視覺文化研究領域的知識領袖之一的聲望。強烈推薦給所有學生和研究人員。——C. J. 拉姆 這本專著從歷史編纂學的角度揭示了視覺領域是如何被構建成一個現代性的核心認識領域的。本書提供了詳盡的歷史分析,為新興的視覺文化和視覺人類學的研究領域作出了重要補充,有助于研究者理解并傳授,這些領域所采用的視覺方法何以是限定在一個更大的歷史視覺語境下的。——艾希拉吉·加布里埃爾·達塔特雷亞
看的權利:視覺性的逆向歷史 作者簡介
尼古拉斯•米爾佐夫(Nicholas Mirzoeff),美國視覺文化理論家,紐約大學媒體、文化和傳播系教授。米爾佐夫是視覺文化領域的創始人之一,其專著包括《沉默的詩歌:現代法國的耳聾、手語和視覺文化》(Silent Poetry: Deafness, Sign and Visual Culture in Modern France, 1995)、《身體圖景:藝術、現代性與理想形體》(Bodyscape: Art, Modernity and the Ideal Figure, 1995)、《視覺文化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1999/2009)、《觀看巴比倫:伊拉克戰爭與全球視覺文化》(Watching Babylon: the War in Iraq and Global Visual Culture, 2005)、《如何觀看世界》(How to See the World, 2015)等,其編著包括《視覺文化讀本》(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1998/2002)、《流散與視覺文化:表征非洲人和猶太人》(Diaspora and Visual Culture: Representing Africans and Jews, 2001)等。
譯者簡介尼古拉斯•米爾佐夫(Nicholas Mirzoeff),美國視覺文化理論家,紐約大學媒體、文化和傳播系教授。米爾佐夫是視覺文化領域的創始人之一,其專著包括《沉默的詩歌:現代法國的耳聾、手語和視覺文化》(Silent Poetry: Deafness, Sign and Visual Culture in Modern France, 1995)、《身體圖景:藝術、現代性與理想形體》(Bodyscape: Art, Modernity and the Ideal Figure, 1995)、《視覺文化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1999/2009)、《觀看巴比倫:伊拉克戰爭與全球視覺文化》(Watching Babylon: the War in Iraq and Global Visual Culture, 2005)、《如何觀看世界》(How to See the World, 2015)等,其編著包括《視覺文化讀本》(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1998/2002)、《流散與視覺文化:表征非洲人和猶太人》(Diaspora and Visual Culture: Representing Africans and Jews, 2001)等。
譯者簡介
胡文芝,暨南大學翻譯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語用學、話語分析、翻譯學等。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心理治療話語的語用特征研究》(2014)、《珠海文化遺產精粹》(2021)等。先后在《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中國民間故事史》(2016),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兩項、省部級項目三項,另主持珠海市社科項目三項、校級項目多項。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