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文集(202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72955
- 條形碼:9787513672955 ; 978-7-5136-7295-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文集(2022)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凝聚各界專家智慧與實踐深入研究闡釋了我國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的發展理念、戰略規劃與政策實踐,剖析探索我國各重點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路線與脫碳路徑,為政府部門決策、企業機構發展提供學術參考和智力支持。 全書分為政策規劃、能源轉型、綠色金融、經典案例四大篇章,包括由媒體就有關“雙碳”目標熱點話題采訪部分論壇成員而成的對話或報道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近期新案例、論壇成員和特邀研究員撰寫的有關論文,是部融學術性、思想性、前瞻性于一體的研究綠色低碳發展的前沿性著作,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文集(2022) 目錄
政策規劃篇
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的思考.....................杜祥琬
建議改革我國碳排放配額的初始發放方式..................白重恩
耦合工業系統深度脫碳思考.......................金涌 胡山鷹 張臻燁
打好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王金南 蔡博峰
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雙目標下的轉型路徑......章新勝 李建濤 張奔
企業氣候行動指數評價及發現...................馬軍 朱紫琦 丁杉杉
切換賽道,贏向未來.........................................潘家華
企業的 ESG績效、碳中和與供應鏈管理 ........................錢小軍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沈滿洪
構建多元化碳普惠機制 創新引導公眾綠色生活 ..................張立
碳定價機制:國際實踐與我國選擇.......................馮俏彬
實現“碳中和”確保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馮士芬
開創后疫情時代的“雙碳”新格局...........................靳國良
“雙碳”目標下中國工業低碳轉型研究.........................毛濤
落實“雙碳”目標應著眼于“深度”和“密度”.......唐人虎周潔婷
零碳中國愿景下數字化減排目標及未來.......................王廣宇
氮肥工業溫室氣體排放的生命周期評價........................郭強
講好“雙碳”故事勇擔傳播重任 ........................桂俊松
“雙碳”目標引領的中歐綠色經貿合作展望.........方東葵 王稚晟 梁淋淋 張宇鵬
能源轉型篇
光伏未來展望——光伏技術持續進步助力能源結構深度轉型.....李振國
可再生能源必將成為未來的主體能源...........................徐錠明
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的必需環節.............................趙天壽
歐洲能源危局:邁過這個冬天,一切都將改變............ .....秦炎
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及政策趨勢.....................郭雁珩魏景東
為什么要堅定不移走綠色工業化之路............................新望
解決核心痛點,讓儲能不再是“面子工程”...................俞振華
數字化技術在能源轉型、交通減排中的實踐.....................王陽
綠色金融篇
提升綠色金融管理水平是一項系統工程.........................賈康
地方“氣候投融資試點”應構建五大模塊.......................馬駿
元宇宙是碳中和的工程和強工具.........................熊焰
中國銀行業運營碳中和的路徑與建議....................周立紅盧瑞斌
區塊鏈技術為實現“雙碳”目標增信加持......................蔡恒進
打造數字化碳金融平臺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及新興經濟體國家碳中和目標達成.................................................... 黃劍輝
數字創新解決企業碳管理痛點難點,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李菁
以小微企業主體評價和供應鏈管理為核心推動綠色普惠金融發展——螞蟻集團關于小微綠色金融的探索與實踐..........................李振華
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立法進程及其對中歐經貿的影響 ................................................ 姚鈴 夏傳信
積極應用金融投資工具,加速碳中和目標實現.................路廣兆
經典案例篇
不要把“雙碳”目標僅僅看作困難,這是機遇!................傅成玉
綠色轉型關鍵在于增長和減碳的共生共贏.......................肖松
低碳城市建設要從“補轉頭”轉向“補人頭”.................尹稚
天合光能:用太陽能造福全人類,做推動碳中和的使者..........高紀凡
加強科學營造林促進碳匯增倍助力實現碳中和 .............李怒云
打造氫能產業平臺推動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要素分析——以中國氫能聯盟為例 .............................................劉小奇
朗詩的碳中和實踐..........................................田明
“3060”導向林業產業新境界.................................夏青
“雙碳”目標下的新能源產業演變之路........................朱共山
交通領域碳減排的特點及潛在機遇挑戰........................ 程瑞
碳中和背景下保障我國電力供應體系可靠性的建議 .....................................鄭海濤朱磊姚星章魏
發揮林業“碳庫”作用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張蕾
鵬飛集團:打造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智慧企業.................鄭鵬
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文集(2022) 作者簡介
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應用核物理、強激光技術和能源戰略專家,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主持關于核試驗診斷理論和核武器中子學的系統性、創新性研究;曾任"863計劃"激光專家組首席科學家,帶領專家組制定強激光發展戰略和計劃,并在有關物理規律和關鍵技術研究中獲重要成果;提出并成功主持綜合實驗研究并解決多項工程技術問題,使我國新型強激光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他還主持并參與了關于中國能源發展戰略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咨詢研究工作。
王金南,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環境規劃與管理專家,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于國家層面的環境規劃、管理和政策研究,設計了國家環境保護稅、排污交易、生態環境補償等政策方案并在全國實施應用。發表論文300多篇,出版11部專著,為我國建立環境規劃學科和推動生態文明科學決策進程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國家批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環境科技領軍人才以及24項國家和部級科技獎。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應用核物理、強激光技術和能源戰略專家,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主持關于核試驗診斷理論和核武器中子學的系統性、創新性研究;曾任"863計劃"激光專家組首席科學家,帶領專家組制定強激光發展戰略和計劃,并在有關物理規律和關鍵技術研究中獲重要成果;提出并成功主持綜合實驗研究并解決多項工程技術問題,使我國新型強激光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他還主持并參與了關于中國能源發展戰略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咨詢研究工作。
王金南,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環境規劃與管理專家,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于國家層面的環境規劃、管理和政策研究,設計了國家環境保護稅、排污交易、生態環境補償等政策方案并在全國實施應用。發表論文300多篇,出版11部專著,為我國建立環境規劃學科和推動生態文明科學決策進程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國家批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環境科技領軍人才以及24項國家和部級科技獎。
白重恩,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里曼講席教授,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校區數學博士,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制度經濟學、經濟增長和發展、公共經濟學、金融、公司治理以及中國經濟。目前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十四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中國信息百人會成員、國際經濟學會執行委員會成員以及亞洲開發銀行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布魯金斯學會非駐會(non-resident )高級研究員。曾掛任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 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簡介 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是由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北京華軟科技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的學術交流和產融實踐平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其學術指導單位。論壇由中國生態環保界、經濟金融界、實業科技界具有影響力和前瞻性的成員組成。 論壇成立是為了推動中國全面綠色轉型計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凝聚社會共識,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優勢資源,統籌協調,推進制度設計,合力促進產業行動。 論壇致力于通過融匯各界智慧與實踐,提出有利于自然生態和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解決方案。同時,論壇旨在集合各界專業資源,深入研究有關“碳達峰、碳中和”制度機制、戰略規劃、碳排放源頭控制以及相關重大科技專項等事項,探索碳達峰后經濟社會深度脫碳路徑,為政府部門決策、企業機構發展提供學術參考和智力支持。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