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后數字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173496
- 條形碼:9787500173496 ; 978-7-5001-734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后數字時代 本書特色
在數字世界、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本書具有高度的話題性。但與專業化、理論化、系統化的論述不同,本書作者選擇通過一種“令人愉快而日常的方式”解答大眾有關數字化的100個問題。對于想要了解數字世界如何運轉,但又沒有相關專業背景的讀者,本書兼具較強的可讀性與實用性。每一個問題都各自獨立成篇,因而減輕了讀者閱讀負擔,也尤為適合碎片時間想要尋求“指南式”內容的讀者。
后數字時代 內容簡介
眾多專家一致強調,數字技術的發展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經濟發展、對抗氣候危機、疾病和饑餓來說有多么重要。但與此同時,也有部分人士對“數字癡呆癥”以及數字技術不受控制的操作感到憂慮。我們如今就處在這兩極之間,但同時又不得不依靠各種數字技術生活、工作抑或娛樂。如果我們作為普通人對數字世界已經習以為常,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已經到達未來?還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被數字公司所操縱?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信息被過濾的泡沫中?如果是這樣,我們該如何擺脫困境?數字專家和文化調解員霍爾格·福蘭德用簡單的問題、科學事實和有關數字未來的有趣故事,解釋了數字化轉型的發展及其對每個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 在書中,作者強調了數字能力的必要性,并討論了目前正在發生的數字轉型的具體問題,從而解讀了數字化時代科技發展對人們生活、工作、教育以及經濟等方方面面的影響,以期幫助人們成功跨越模擬時代到數字時代的變遷。
后數字時代 目錄
**章 數量眾多的新型同居者
第二章 數字生活:我們是自己數據的產品經理
第三章 移動性:軟件變得比硬件更重要
第四章 教育與文化:無數的機遇與*大的個人責任
第五章 對與錯:我們的偏見依然存在
第六章 健康: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醫生
第七章 職業:還有兩種工作形式:你管理機器或者機器管理你
第八章 經濟:*重要的任務是調控好不同的發展速度
第九章 政治:政治落后于網絡資本主義
后數字時代 節選
為什么我們不遠離社交媒體? 我們雙方的關系很是復雜。 我已經三度拒絕使用WhatsApp。每一個新發現的安全漏洞,每一個新的丑聞,每一篇關于馬克·扎克伯格名下的某個公司如何通過用戶數據的積累發了一筆橫財的新文章,都讓我的不滿與日俱增。直到這個不滿不經意間變得巨大,終于讓我刪除了我的賬戶,并用一個氣貫長虹的手勢把這個軟件從我的手機里刪掉。這種感覺太棒了!終于自由了。終于不再是這邪惡的數據怪物鏈條上的奴隸了。 我熱情地試圖讓我的朋友們相信更安全的替代品(比如Threema 或者Telegram)的優勢,并為回頭是岸的人由衷開心。沒有WhatsApp、Facebook 和Instagram 的生活會更美好。這三個軟件在數據丑聞和濫用用戶數據方面“鶴立雞群”,不安裝這三個軟件會讓生活更安全。我不會再收到連環信件或者愚蠢的表情包,也不再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來閱讀那些幾乎完全不重要的更新。除此以外,社交媒體還有可能導致成癮。DAK(德國保險公司)的一項研究發現,德國2.6% 的兒童和青少年都符合成癮標準。這些理由已經足夠讓我們不再懷念這些被刪掉的軟件了! 但也會發生一些別的事。比如當我和朋友一起度假的時候。亞歷山德拉在遠足旅行中拍下了漂亮的照片并分享在群聊里;西爾克很會做飯,并與其他人分享了她*喜歡的奧托倫吉食譜;弗洛里安分享了他的音樂列表,作為昨晚和我喝酒時的背景音樂。我忍受了整整三天,然后屈服了。不想再當那個唯一的傻帽。我迅速把WhatsApp 下載回來,快速重新激活了賬戶。啊,甚至賬戶中還有曾經的記錄。等等,我不是已經把它們全部刪除了嗎?算了,無所謂。我很高興再次成為世界的一部分,并給我的親友們充滿感恩地群發圖片和問候,從此他們能夠再次與我分享他們的菜譜、音樂列表和快照。對我來說,這是再次抓住我的朋友們。對我姐姐來說,是幼兒園的父母聯誼群。對一個職場人來說,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的與會者,他們在小組中交換PPT、鏈接和照片,并有可能開展新的業務聯系。回歸到扎克伯格的產品幾乎總是與想要或者需要成為社區的一部分密切相關。或者是被排斥在社區之外的恐懼帶領我們重回即時通訊的世界。 我們已經成癮了。近30億人使用著來自同一家公司的WhatsApp和Facebook即時通訊,這兩個通信軟件因此成為全球*受歡迎的信息交換媒介,并且讓我們依賴于它,沒有任何一個別的競爭軟件能做到這樣。它們用起來方便舒適,性能良好。當然,*重要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在使用它們,使之成為社交生活的萬能鑰匙。 任何曾經試圖擺脫它的人都知道,退出社交媒體可能比戒煙的感覺更糟糕。這沒什么好讓人驚訝的,因為Facebook程序是精密的成癮機器。神經科學家達爾·梅什(Dar Meschi)首次嘗試在柏林自由大學對正在使用社交媒體的人進行核磁共振。腦部掃描表明,每一次點贊,大腦的獎勵中心都會相應的有一次活動,這個部位在進食、進行性行為或者使用藥物時尤其活躍。甚至平臺的設計者也承認這一點:負責點贊按鈕的Facebook前員工賈斯廷·羅森斯坦(Justin Rosenstein),現在是反對社交媒體行為操縱的*堅定斗士之一。他談到引入點贊按鈕是為了增加用戶間的情感聯系——這與其他措施同時實施,例如使頁面仿佛永遠沒有盡頭似的無限制向下滾動。社交媒體的持續的互動感使我們產生了我們與世界永久聯系的錯覺。對我們來說,與Facebook 的分離給我們帶來了情感上與世界其他部分的分離。由于這種操控機制,我們在使用它的時候形成了高度的容忍度和忠誠度,即使我們知道該公司正在暗中監視我們,出售我們的數據并且忽視安全漏洞。近幾年,人們可以在任何時候在搜索引擎中輸入“Facebook 丑聞”,總會有一些新鮮的丑聞出現。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也這么做了:“即時通訊軟件中的新型安全漏洞:攻擊者可以不被察覺地安裝應用程序。” 這次我能成功地永遠刪除我的賬戶嗎? 當我在谷歌搜索引擎里輸入“Facebook”時,首先出現的是關于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安全性的評判文章。如果我的銀行顧問在谷歌中搜索“Facebook”時,她可能會首先看到股票投資提示和投資人信息。而我的一個用戶體驗設計師朋友,他看到的可能是關于社交媒體稿件設計的網頁。在這里,谷歌搜索引擎給我們用戶提供了方便的個性化設置,我們不用費力地滾動瀏覽數千個結果直到我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相反,根據和我們的互動以及從我們這兒收集到的數據,算法知道什么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然后把這些信息首先展示在我們面前。被判定為不太重要的信息會更靠后出現或者被隱藏。這就是使用算法提供個性化內容的搜索引擎、社交媒體平臺和其他數字產品的工作方式。這種根據我們的需求來定制的選擇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缺乏多樣性,因此接收到的信息不太客觀。如果我們忽略這些被大量存儲下來的關于我們的數據和知識的價值以及它之后被用于什么目的,那么這筆交易并不是那么糟糕。我們大多數人都樂于付出這樣的代價,因為我們因此而避開了大量的垃圾信息并且獲得了只與我們相關的、合適的信息。 十多年前,媒體評論家埃利·帕里澤(Eli Pariser)將這種通過算法縮小個人信息選擇范圍的行為稱為“過濾泡沫”。他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即算法的選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越來越狹窄,直到某個時候我們只能在自己稀薄的觀點海洋中沖浪。這會導致我們的世界觀非常固化,很容易受到這些專門用于證實和強化我們觀點的信息的操控。泡沫理論帶來的可怕場景是這樣的:我們精神活動的領域由于泡沫而越來越狹窄,因此我們沉溺于自己的觀點,變得越來越極端。“過濾泡沫”這個理論被廣泛傳播,經常在有人談論到技術巨頭的(無可爭議的)市場力量或警告數字化帶來的后果時被引用。像許多德國政治家一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也提到過這個理論。 ……
后數字時代 作者簡介
霍爾格 福蘭德是一位廣受歡迎的演講家、數字戰略家和知名作者,他的文章使人工智能和數字化的影響變得易懂。這位數字戰略家活躍在Eins Medien AG品牌的管理層,曾作為副總裁出席法蘭克福書展,并在25年中收集了關于全球技術變革的深刻知識。他曾在柏林和紐約為最早的多媒體機構之一Pixelpark工作,擔任新經濟商學院的負責人和機構創始人。他建立了文化節THE ARTS+,并推動公司和機構的數字化轉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