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云端上的故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621198
- 條形碼:9787514621198 ; 978-7-5146-2119-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端上的故鄉 本書特色
我的故鄉,它雖然只是一個村莊,但是它映射的卻是整個中國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實實在在的歷程,它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將一個個體的村莊濃縮成了中國社會發展的縮影。一個作家,就應該是社會忠實的記錄者,作為村莊沿革的見證者,有責任記錄下這個村莊的歷史、風俗民情與地域文化,記下這個村莊的發展歷程,以及那些具有時代性的人和事,從而向讀者揭示了在故鄉的村莊中,曾經沉淀和綻放的那些美好,以及在歲月沉浮中人們的悲歡離合。
云端上的故鄉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自傳體非虛構散文讀本,它以作者的成長經歷為線索,書寫了在城鎮化進程中,故鄉的搬遷和消失。一個曾經存在了幾百年的村莊,由于城鎮化建設,徹底從那片土地消失,而我,卻留下了豐沛的記憶。作者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二十余年,親見親歷了村莊的種種發展和變化,從自己出生開始寫起,自幼時的集體勞作,到改革開放,土地承包到戶,到撤區并鄉,再到城鎮一體化。
云端上的故鄉 目錄
**章 我的出生 001
第二章 幼年的生活 012
第三章 陌生的父親 020
第四章 小叔返鄉 028
第五章 我的1976 年 037
第六章 老薛遇豹 045
第七章 瓦窯紀事 050
第八章 支援三姑 057
第九章 樸素的婚禮 066
第十章 瘋子堂哥 072
第十一章 村莊里的兵 077
第十二章 耍起滿家燈 088
第十三章 春生的婚姻 097
第十四章 侄子問世 108
第十五章 大哥建房 115
第十六章 三哥失明 122
第十七章 我的二嫂老師 130
第十八章 跟堂哥讀書 138
第十九章 曉華寄學 144
第二十章 三哥相親 152
第二十一章 煙袋嫂自殺 160
第二十二章 姐姐的愛情 166
第二十三章 多災的弟弟 176
第二十四章 吐血亡命女 183
第二十五章 追電視劇的日子 189
第二十六章 新屋落成 195
第二十七章 鄰居阿黑 202
第二十八章 五嫂患病 210
第二十九章 窯煤事件 218
第三十章 被考試決定的命運 223
第三十一章 川兒中毒 230
第三十二章 錯誤的邂逅 237
第三十三章 西安打工 244
第三十四章 弟弟結婚了 254
第三十五章 三哥病犯 262
第三十六章 閨閣出嫁 270
第三十七章 小個子習娃 278
第三十八章 熊娃和他的妻子 286
第三十九章 雙親遠走 293
第四十章 七個人的磚廠 303
第四十一章 失卻故鄉的人 310
第四十二章 回望故鄉 318
后記 332
云端上的故鄉 節選
**章 我的出生 在那個乍暖還寒的3月,我出生了,出生在秦嶺腳下的一個小村莊,這個村莊的行政名稱叫“王坪三隊”,眾人的口里,又叫“徐家大院”,因為這個村莊徐姓人居多。 村莊有三十來戶人,在王坪四個隊里,三隊是*大的村子,也是人口*多的村子。這,緣于這個村的地理位置,村莊后面是一座葳蕤青蔥茂盛的青山,前面是一條四季流淌不息的大河,中間是60 畝的平坦開闊的一眼望不到邊的大平地。在以農耕為主的年代,哪個地方土地好,哪個地方的人的生活就好,土地是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先決條件。 我出生的那天,母親破例沒有干活,她向生產隊請了假,說預感到自己快要臨盆了,要趕快將家里的衣服和被褥洗洗,一向倔強而蠻橫的隊長破天荒準了她的假。 當時,整個社會還處在農業學大寨時期,村里的人,稍微有點勞力的,都得上山搞農田基建,按出勤計工分,工分累計得多的,一年就可以多分一點口糧,工分少的,就少分口糧。因此,村民天天都得上工干活,早請示,晚匯報,就算是生娃這樣的大事,也得給隊長請假。 母親請了假,就趕緊料理手邊的活。她搜集了一大苦竹籃子衣物,拖著沉重的身體蹣跚著來到了泉水井,她要趕快將這些衣物洗了,再將家里里里外外收拾一遍,要不然,一生產,一個月的時間,不能干活,不能見冷水,那沒有女人打理的家,會爛成一河灘。 其實,這時的母親已經不能完全地蹲下來,碩大的肚子挺在她的身前,擋在她和溪水之間,讓她覺得自己要越過它順利地洗衣服是一件很吃力和艱難的事。這時的母親就像只企鵝一樣,又龐大,又笨拙,她隔著圓圓的肚皮,可著勁伸長著胳膊,即便如此,也深覺得力不從心,她恨不得自己的胳膊能突然長長一大截,能夠使自己洗起來輕松一些。母親就這樣艱難而又吃力地洗著,洗著洗著,不一會兒,胳膊就酸了,但是她還得堅持洗,這些活,是她臨盆前必須干的。 泉水井邊就母親一個人,其他的人都去生產隊里干活了,只有幾個孩子在泉水井坎上的梨樹下玩耍。這棵梨樹是村里*大*老的梨樹,估計咋都有上百年了,每年花開的時候,一樹雪白,滿眼繽紛,像是一把巨大的花傘篷在人們必經的路口,微風吹過,片片梨花如花瓣雨一般自空中陣陣灑落,猶如天女撒花,猶如大雪飛揚。這些孩子就正是在上面撿拾花瓣,一邊拾一邊嬉戲,耍著耍著,不時地發出一陣“咯咯”的歡快笑聲。 在任何年代,孩子都永遠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 笑聲一陣陣飄蕩在母親的頭頂,聽著這些稚氣而又無邪的笑聲,母親就想起了自己肚子里的孩子。馬上就要生產了,卻不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自己生了七個孩子,三個都沒養成,老二一出生就沒了,老四活了幾個月,老七養到兩歲,卻一直站不起來,病病磨磨長到兩歲也沒了,前兩個丟的是兒子,老七是個女兒,這些沒有養成的兒女,于母親來說,都是一生難以治愈和平復的傷痛。母親每每想到他們,心里就要黯然傷神好一陣子,他們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懷胎九個多月的心頭肉,可是,卻跟自己沒有緣分,母親想著想著,不禁心有戚戚,她在內心里祈禱,這回肚子里懷的,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請蒼天保佑,一定要健健康康,一定要順順利利地長大,做自己一生一世的親人。 母親這樣想著,渾身突然就來了勁,她在心里對自己說:“趕快洗,趕快洗,將這些衣物洗完,回去給自己生產的床上再鋪一些干麥草。”她要給這個孩子一個溫暖安逸略為舒適的出生環境,讓娃平安順利地來到這個家里。 因為擔心馬上會生產,母親洗衣服的速度就比此前快了許多,盡管她依然很吃力,但是忽然之間好像有著某種力量在幫助著她,讓她渾身突然儲滿了勁。可能是用勁大了,肚子突然痛了起來,母親預感到不妙,就趕快將那些搓洗過的衣服放進水里清洗,她強撐著疼痛的身體,將那些衣物擰干,放進苦竹籃子,這時,母親已經痛得有些直不起腰,但是,她得把這些衣服拿回家去,晾曬上,她往泉水井兩邊的路上看了看,希望路上會突然出現一個人,幫她將這些衣物提回去,可是路上一個人也沒有,就連剛才在坎上玩耍的孩子,這會兒也不知跑到了哪里。 就在母親絕望之際,村里的張叔拎著個黃帆布挎包從楊樹林邊的路上出現了,他見母親面前一大籃子衣服,就說:“來,他嬸子,我來幫你提吧!”張叔高大健壯,一身的好勞力,幾年前他還曾是徐家的女婿,由于大姑英年早逝,他后來又重新娶了妻子,但是仍念著這份姻親,對徐家人一直都挺親。張叔將籃子提過去,走在前面,母親就輕松了許多,只管跟著走回去就行了。 張叔將一大籃子衣物提進我們家的院中,在場院中間放下,對母親說:“那你晾曬衣服,我回去了。”母親說:“那好,謝謝你,要不是你,我都拿不回來呢,現在這樣子,人真是笨得很!”張叔說:“不用客氣,懷娃都這樣。”然后就大踏步出了院門。 母親將衣服一件一件地抖開,扯平,曬在竹竿上。這時,她覺得肚子的痛疼在加劇,她不敢歇息,趕快燒著了鍋,她得弄點飯吃,以使自己生產的時候能有點力氣。她給自己做了一碗細包谷面的拌湯,沒有菜,就在缸里撈了點酸菜,拌進去了,在這個時候,就是跟時間爭分奪秒。 誰知,母親做好拌湯,剛舀到碗里,她就感到肚子在一陣陣下墜,正準備往房間里跑,孩子就迫不急待地從身體里沖了出來,她意識到不好,就趕快往地下一蹲,自己松松垮垮的褲子里就已經兜著一個肉乎乎的東西了,并且“哇哇”地哭著。母親提著褲子,自己歪歪扭扭地走進房間,用剪刀剪掉了滲著血的臍帶,將孩子托起來,這才發現,是一個女孩,只是長得比前幾個孩子都胖,這讓她不禁萬分的歡喜,胖好,胖好,胖就意味著身體好,健康,生命力強。 母親將孩子雙腳拎著,倒提起來,照著屁股一巴掌打下去,孩子吐了一口濃痰,她這才放心下來,孩子將口里的污物吐了出來,這就好了,一切正常。她用舊布單包好了孩子,這時,她已經顧不得自己的累和餓了,心里只是歡喜,甜蜜地歡喜著,看著這個肉嘟嘟的小東西,她就覺得這是自己的天使,是上天賜給她*好的禮物,她一定要好好地養著這個孩子,讓她健康地長大,陪伴自己一生一世。 孩子哭了幾聲之后,就睡著了。母親對著孩子皺巴巴的小臉親了幾下,將她放在靠墻角的床里面,自己重新換了一套衣褲,將胎盤和那些臟東西扔進了廁所里,這才拿過先前舀好的那碗拌湯,開始吃了起來,飯已經不太熱了,可她已經顧不得那么多,三下兩下扒拉了,只為肚子有點東西,待會兒好給孩子喂奶。 母親因為在我前邊生過好幾個孩子,又常年在田間勞動,盆骨是松的,所以生我就像雞下蛋一樣順溜。 父親當時在鳳凰鎮教書,離家頗遠,一般情況下多數的時候,都是一個月才回來一次。對于母親,這樣的生產她已經習慣了,只要孩子一切安好,她就很欣慰了。 幾個孩子還在學堂里,沒有回來,這時的家里,就只有母親一個人,一個人感受著一個新生命到來的滿滿幸福和喜悅。 忙完了手邊的一切,母親終于在床上躺了下來,床有些硬,之前她想再鋪些干麥草,還沒來得及鋪,就生產了。想到這,她又從床上爬起來,去后院抱來一些麥草,將被子掀開,將麥草塞進去,兩抱塞下去,床頓時松軟了,這樣,孩子睡在床上就會舒服暖和一些。 這個新出生的孩子便是我。 聽得門口有人喊“媽”,原來是哥哥姐姐們放學了,見門開著,知道母親在家。聽到叫聲,母親忙喚他們進來,幾個孩子背著書包一前一后的進到房里,他們一齊涌到床邊,興高采烈地看這個新出生的妹妹,二哥和三哥拍著巴掌說,我又有一個妹妹了!姐姐說:“真好,我以后有人 玩了!”我的哥哥姐姐個個歡天喜地,高興得不得了。 在農村,除了過年,除了結婚,生孩子就是家里頭等的大喜事。家里人多,表示人丁興旺;家里人多,也表示在這個地方不會被人欺負。 過日子,兩件事:添財和進口。
云端上的故鄉 作者簡介
徐禎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29屆全國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第八屆冰心散文獎獲得者,陜西省百優文化藝術人才,陜西省委宣傳部重點文藝作品創作作家。陜西散文學會理事,商洛市作協副主席。2008年開始寫作,已有2000余篇文學作品刊發《人民文學》《中國作家》《詩刊》《散文選刊》《北京文學》《散文百家》《美文》《延河》《四川文學》《山東文學》《天津文學》《山西文學》《高中語文天地》《小品文選刊》《海外文摘》《中學生文摘》《第二課堂》《百花園》《中國文化報》《文藝報》《中國藝術報》《人民日報》及海外版、香港《大公報》、美國《僑報》《澳門日報》《翻譯中國》等各類報刊,80余次獲獎,公開發表作品500余萬字,遍及200多個城市和地區,入選20多部文學選本,多次入選中學語文試題和各類學生教輔讀物,出版著作《煙雨中的美麗》《生命是一朵盛開的蓮花》《月照長河》《梅花語》《山中日月光》《春天的聲音》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