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活動斷層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855291
- 條形碼:9787502855291 ; 978-7-5028-552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活動斷層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 內容簡介
本文以活動斷層的地震地表破裂永久位移估計為研究核心,針對兩方面開展研究:其一,提供地震參數,即將來可能發生的地震的**震級、可能發生的地點、可能發生的時間;其二,選擇合理的計算方法,進行斷層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計。具體地,以地震發生的物理過程作為研究的理論依據,以地震活動性、地震地質環境、斷層活動特征、構造應力場及GPS觀測數據為數據基礎,運用斷層的地震發生模型,結合地震危險性分析,展開活動斷層地震地表破裂永久位移評估方法的研究,為地震災害抗防、工程結構抗震設計提供地表永久位移(場)輸入。
活動斷層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
1.2.2 地震危險性評價方法
1.2.3 斷層活動對工程的影響
1.2.4 地震觸發機制
1.2.5 地震地表永久位移
1.3 內容安排
第2章 地震發生物理過程的剖析
2.1 系統失穩過程描述地震的發生
2.1.1 體系的平衡
2.1.2 總體描述解的唯一性喪失
2.1.3 局部描述解的唯一性喪失
2.2 界面材料破壞過程描述地震發生
2.2.1 界面位移間斷條件
2.2.2 位移間斷線的萌生、進化
2.2.3 本構關系
2.3 構造應力場的研究
2.3.1 中國現代構造應力場的研究進展
2.3.2 中國現代構造應力場的分區
2.3.3 構造應力場與強震活動的關系
2.4 GPS在地球動力學研究中的應用
第3章 基于斷層活動特征的地殼運動動力學模擬
3.1 引言
3.2 中國大陸及周邊動力學環境
3.3 巴顏喀拉地塊構造環境與動力學背景
3.4 主要活動斷裂的活動特征
3.4.1 鮮水河斷裂帶
3.4.2 龍門山斷裂帶
3.4.3 東昆侖斷裂帶
3.5 主要斷裂上的歷史地震統計
3.5.1 區域歷史地震記錄
3.5.2 區域地震震中分布特征
3.6 巴顏喀拉地塊運動動力學模擬
3.6.1 模型的建立
3.6.2 參數確定
3.6.3 計算結果分析
3.7 本章小結
第4章 活動斷層的地震發生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地震發生模型的分類
4.2.1 泊松隨機模式
4.2.2 叢集模式
4.2.3 準周期模式
4.2.4 各類地震發生模型的適宜性分析
4.3 斷層地震發生模型的選擇
4.4 鮮水河-小江斷裂帶的特征地震模型
4.4.1 區域地質背景
4.4.2 幾何分段特征
4.4.3 地震活動性的分析
4.4.4 鮮水河-小江斷裂帶的特征地震
4.5 本章小結
……
第5章 近斷層場地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計
第6章 遠離斷層場地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計
第7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活動斷層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 作者簡介
劉艷瓊,博士,高級工程師目前在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從事強震動觀測、工程地震等方面工作。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