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有一種生活叫江南/陳華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04964
- 條形碼:9787517104964 ; 978-7-5171-049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一種生活叫江南/陳華清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普通讀者“小喬流水人家”,“雨巷”的那一頂紅傘......悠長的時間里,積累成一種別樣的、風情的、溫婉的卻又堅定的生活風景——江南
有一種生活叫江南/陳華清 內容簡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江南有秀麗的湖光山色,有深厚的人文歷史,有絕妙的才子佳人。自古以來,江南是許多人心目中一面飄揚的旗幟。無論是達官貴人,文人騷客,還是凡夫俗子,都不同程度地懷有“江南情結”,心生向往。本書作者因喜歡古詩詞中的江南,近年來多次到江南各地旅游,或跟團,或自助。杭州、蘇州、上海、南京、無錫,黃山、烏鎮、朱家角等地都留下她的屐痕。本書用文字、用鏡頭,圖文并茂,記錄了江南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風土人情、美食佳肴等,展示了詩意江南,秀麗江南,人文江南。在寫景繪物中,善于挖掘歷史,傳達對社會、對人文的關注。格調高雅,內涵豐富而厚重。 本書既可當作優美的旅游散文來賞讀,也可當作旅游的指南,適合青少年和旅游愛好者閱讀,也適合具有閑情逸致的小資燈下漫讀。
有一種生活叫江南/陳華清 目錄
有一種生活叫江南/陳華清 節選
一樹桃紅,一樹繁夢 江南。早春。春寒料峭。 冬的痕跡依稀可見。殘喘的冬與揮著翅膀的春依然在交鋒。我感受到生命的無奈與精彩。為生命驚嘆,為生命驚喜。 一踏上杭州的土地,*叫我驚訝的是那些梧桐樹。杭州多的是法國梧桐樹。每條大道兩旁你都可以見到它們高大的身影。無情的冬把它們的葉子全部撥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枝節節。春天還無力給它們披上綠裝。 杭州,灰灰的天空,灰灰的梧桐樹。看慣了粵海四季常綠的樹木,乍一見光禿禿的梧桐樹,心也變得灰灰的。然而,當我看到桃花的一剎那,心底的灰色頓時化作明媚的艷紅,重燃的熱情淹沒在桃紅花海。 那一樹粉紅,似一樹繁華夢境。 *先看到桃花是在杭州的宋城。剛看完被稱為“宋城靈魂”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思緒還沒有從“給我一天,還你千年”的恍如隔世中走出,走在前面的晴興奮地大聲叫:“前面有桃花,快過來看!”我半信半疑快步小跑。果然,在臨水的道旁,一樹桃花獨自怒放。“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沒有一片樹葉,沒有空著的枝頭,滿樹滿枝都是粉紅粉紅的花朵,燦如朝霞。那么艷麗,那么可愛,像婷婷玉立的紅粉佳人,臨水照面,對鏡貼花紅。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周圍的植物全被寒霜打得垂頭喪氣,毫無生機。而在世人眼中嬌嫩的桃花,在寒意依然襲人的初春二月啊,無畏無懼地綻放。 我伸手去觸感,去撫摸。那質地,那手感告訴我,真是桃花啊!花間忙忙碌碌,來來回回,嗡嗡輕吟的蜜蜂也告訴我,真是桃花!沒有十里桃紅那么壯觀,沒有如海似潮的鋪天蓋地,只是在宋城的一隅,只是一隅,已染紅我的心海,已鋪成粉紅的震撼!古香古色的宋城,讓人想起的是歷史,是沉重。這一樹桃花給古樸的宋城帶來春的氣息,勃勃的生命激情。 有趣的是,在城墻一處桃花的旁邊有梅花作伴。紅桃,白梅,相映成趣。自古以來,人們盛贊梅花迎寒斗霜,香自苦寒來,給她數不清的美譽。而桃花,人們往往把她跟美艷,甚至與“輕佻”聯在一起,認為“輕薄桃花逐水流”。自古以來,人們對桃花像梅花一樣不畏春寒,點染初春這點卻忽略了。這對桃花來說,是不公平的。 我說,桃花不僅是美的天使,還是勇敢的戰士。桃花是值得贊美的。美在外形,美在風骨。 柳綠桃紅,這是春天贈送給江南的一大禮物。在西湖,唱主角的是從唐詩宋詞走出來的楊柳。桃花只不過是婀娜多姿的楊柳的點綴。如果把西湖比作一個美女子,那么楊柳就是她長長的秀發,曼妙的腰枝,而桃花就是她的櫻桃小嘴。雖然只是朱顏一點,卻是嫵媚頓生,風姿倍增。 繞西湖走一圈,隨處可見的絕勝佳境讓你目不暇接,贊嘆不已。而桃花,不時給你帶來粉紅的驚喜。在雷峰塔下,在花港觀魚……美麗的桃花向游人抿嘴淺笑,眉目含春。這些桃花,一枝枝,一樹樹,一叢叢,一坡坡,或是一支獨秀,或是成林成海,“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你一不小心就醉在花海桃林。 在桃花樹下,不時見到愛美的姑娘跟桃花合影。花如人,人似花。不知是花如人美,還是人比花嬌。一對情侶在花叢撲蝶,嬉戲。姑娘美麗的臉龐白里透紅,那般粉紅,就如這桃花,叫人不由平添出幾分愛戀。如果崔護再世,定會再度發出“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贊嘆,也許還有那么一點點妒意。 西湖松鼠 初春的杭州西湖,一邊是春暖花開,綠樹如蓋,碧草如茵,繁花似錦;一邊是枯枝瑟瑟斗春寒。 *初見到松鼠就是在西湖旁邊的法國梧桐樹上。當時,在梧桐樹光禿禿的枝枝丫丫間,有幾個灰黑色的身影在躍動、追逐。在灰藍色的天幕下,這些不斷跳躍的灰黑身影,就像一個個律動的音符,又像一個個寫在春天的感嘆號。 我以為自己看錯了眼,目光不由自主地隨著那身影移動。等它們跳下樹,在草叢中用鼻子左嗅嗅,右聞聞,這才看清楚,原來是松鼠!我又驚又喜,趕忙跑過去。 在我的印象中,松鼠是屬于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的。它生活在這樣的畫面:濃密的針葉林中,成群結隊的松鼠在松林間嬉戲追逐,采摘松果;在密葉篩落的陽光下,美美地蘸著陽光吃果子,安然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不曾想,西湖也是松鼠的天堂,這些小精靈也屬于畫船載酒的西湖,而且還是西湖靈動的一筆。 在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樟樹下,一只小松鼠在津津有味、旁若無人地享用早餐。小巧而清秀的臉上鑲嵌著圓溜溜的大眼睛,顯得精靈又可愛。全身灰褐色的皮毛,尾巴又粗又長,直起身子的時候,毛茸茸的大尾巴向上翹起。它用前爪捧起飼養員送來的水果,蘸著春風,不斷地啃,啃,啃,那樣子像極了向人作揖行禮的紳士,憨態可掬。 一個穿紅色羽絨服的小女孩,一看見小松鼠,馬上歡喜地掙脫奶奶的手,從爺爺手里拿過幾塊餅干,遞到小松鼠的面前,仰起春天般的臉,說道:“小松鼠,小松鼠,給你餅干,吃吧!吃吧!”小松鼠毫不客氣地接過小姑娘遞過來的餅干,大大方方地往嘴里送。一邊吃一邊用圓溜溜的大眼睛瞅瞅小姑娘,又瞅瞅圍觀的游人,一點也不生分。那神態仿佛說:“真好吃,真好吃,謝謝你!”小姑娘咯咯地笑了,友善的笑容也綻放在其他游人的臉上。 突然,我聽到“吱吱”的叫聲,這聲音很清脆、很溫馴,如同明媚的陽光從枝葉間滲漏,篩落一地,散在春天,一點一點沖擊著我的心靈。松鼠的叫聲原來也如此地動人!也許它的叫聲本來就動人,只是我們沒注意到。正如很多美好的東西本來就存在,只是因為我們的忽略而錯過。 “靜坐時看松鼠飲,醉眠不礙山禽浴。”這是劉子寰《滿江紅》中的詞句,這意境很美。我也享受著這意境,停下匆匆的腳步,悠然地坐在西湖邊的長凳上,沐浴著暖暖的春光,看小松鼠在春天綠地毯似的草地上,怡然自得地追逐、奔跑、嬉戲、打滾。一只胖乎乎的松鼠“倏”地爬上樹葉似蓋的香樟樹,用鐵鉤似的爪子勾住樹枝,俯身探頭,得意地向下看著同伴。那頑皮的神情似乎在說:“上來跟我玩啊!”一會兒,它又趴在樹枝上,仰視上方,悠然自得。不知是欣賞白云飄蕩,還是聆聽小鳥啁啾,或是靜聽花開。那神態可愛極了!我情不自禁地用鏡頭瞄準它,輕手輕腳地靠近,想定格它春天的仰視。 西子湖畔,有不少人像我一樣追拍松鼠,也有人架起畫架在描摹。 我不由想起畫家朱穎人。朱先生工作、生活在位于杭州南山路的中國美院,他鐘愛西子湖畔的松鼠,觀察了數十年,跟這些可愛的小精靈結下不解之緣。心追手摹,從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開始畫松鼠,一畫就是三十多年,直到現在依然癡心不改。每當有人索畫,朱教授欣然提筆作畫的總是他心愛的松鼠。在中國歷代“松鼠畫廊”上,恐怕沒有誰像他那樣如此傾情于松鼠了。 打開朱教授畫的數百張松鼠圖,那簡直是一部精彩的西湖松鼠生存環境的變遷史,令人感慨,叫人驚喜。 創作于1991年的《古藤松鼠》,畫面上的松鼠探頭探腦,靈敏又機警,似乎生怕被人驚擾。那時的人們環保意識不強,曾出現驚擾、捕捉松鼠的情況,甚至發生烹松鼠吃這樣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于是,松鼠不敢親近市民,跟他們跟保持一定的距離。朱先生給這幅畫題詞:“相距十數步,石間松鼠相逐,亦奔亦跳,初似戲嬉,復以尋找,尤帶惶恐……靜而觀之卻遠我去也,何其怪哉?”這個題詞就是對當時情形的真實反映。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開始,西湖松鼠交上好運。杭州人不但整治湖山景區環境,給松鼠提供了如同人間仙境般的生態環境,而且環保意識提高了,人與動物開始和諧相處。人與山水,人與動物,構成千年西子湖*美的畫面。朱先生欣慰地說:“當今盛世,經濟騰飛,保護自然爾亦有幸。”他把滿心的歡喜揮灑在《梅花松鼠》圖中。畫中那只悠然自得、翹首望天的小松鼠,心情亦如紅梅怒放,濃烈滿樹吧? 進入新世紀,西湖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更是如詩似畫,成了名副其實的“天堂”了。松鼠在這個“天堂”里繁殖生存,數量比三十年前多了四五倍。朱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又欣然提筆作畫。“老來紅樹江南夢,共處湖山新景中。”《今看松鼠好運來》與《湖山新景》圖,描繪的就是這樣的新景象。 松鼠從開始的怕人到現在與人親密無間,這個變化,折射出一個民族物質生活與精神風貌的變化。松鼠有幸,成了西湖三十年變遷的“見證者”,人類有幸,能與如此可愛的小動物和諧相處。 在西湖邂逅松鼠,是我的江南行的一筆意外收獲。是偶然,也是必然。創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人類必然收獲驚喜。 滑落心底的悅鳴 一 古人說“以鳥鳴春”。今年聽到的**聲鳥鳴,是在江南,在西子湖畔。這是春天的鳴叫,春天的樂曲。 早晨的西子湖,水氣裊裊,煙霧茫茫,水天一色。遠處的山也是灰蒙蒙,空茫茫。遠山、近水、花草樹木,統統籠罩在煙霧迷茫中,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好一個“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啊。我站在湖畔,看著如煙似霧的湖光山色,呼吸著靈山秀水的氤氳氣息,迷失在春風沉醉的煙霧中。 “啁啁”,一聲,兩聲,三兩聲,我頭上劃過清脆的鳴叫,劃過歡快的音韻。那精致的鳴唱,就如這清晨透明的露珠,滑落我心底,打濕我的情思,濺起陣陣喜悅的漣漪。煙霧彌漫的早晨,因了這些悅耳的韻律,頓時變得明麗起來。 那是春天的歡鳴。 你看,春天的小鳥們情緒高漲,亮著嗓子放聲歌唱。“嘰嘰喳喳”,“啁啁啾啾”“呢呢喃喃”,“關關嚶嚶”。一會兒大合唱,一會兒獨唱。時高時低,時遠時近,時有時無,時疏時密,此起彼伏,仿佛是比賽似的,婉轉動聽。它們唱著晨曲,和著春天的旋律,吹響春天的哨音。 長年生活在城市的格子水泥森林間,聽到的常常是紛擾的嘈雜、刺耳的車鳴。這般的百囀千聲,鶯歌燕語,簡直是天籟之音。 一棵濃密的樟樹里,兩只鳥兒深情對望,啄著對方的喙,互相梳理灰花的毛發。它們是母子或是情侶吧。那散發在春天里的濃意蜜意,被多情的春風一路播灑,不經意間沾了我一身。我被深深感染了,趕快拿出相機,躡手躡腳地靠近、瞄準,剛要按下快門,“欻”地一聲它們飛到另一棵樹上,還得意地回頭看我,“嚶嚶啁啁”地叫著,似乎在叫喚我。我跟著追上去。它們像和我捉迷藏似的,在我瞄準的當兒,又“噗”地不見了蹤影。 不知是我和鳥兒有緣,還是西湖的鳥兒貪戀春光,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鳥兒不斷和我邂逅相遇。有時在依依的柳樹間,濃郁的樟樹里;有時在光禿禿的梧桐樹上,也見到它們靈巧的身影。甚至在湖里,它們掠過水面,翩若驚鴻;它們濺起水花,翩翩起舞。我滿心歡喜。 鳥兒和西湖的小松鼠一樣很調皮,時而樹上樹下跳來跳去,嬉戲追趕,時而停留花間,飛到地上玩耍、啄食。神態自若,悠閑自在。湖邊游人如織,摩肩擦背,但小鳥一點也不怕生。它們長年累月生活在美麗的西湖畔,大概已習慣這種熱鬧的生活,習慣跟人類和平相處,知道游人不會傷害它們。
有一種生活叫江南/陳華清 作者簡介
陳華清,文學學士,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鄭州小小說事業發展部簽約作家,中國閃小說學會特約評論員。散文散見于《延河》《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青春美文》《中國婦女報》《粵海散文》《旅游》,新西蘭中文《先驅報》、泰國《中華日報》、澳門《華文百花》等國內外數十家報刊雜志。多次在全國性散文、小說大獎賽中獲獎。《行走在城市上空的云》等五部小小說、散文、兒童文學集已簽約授權出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