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父母的成長:一個爸爸的親子感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9744
- 條形碼:9787513939744 ; 978-7-5139-397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父母的成長:一個爸爸的親子感悟 本書特色
家庭是孩子**所學校,父母是孩子**任老師。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 ——前蘇聯知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家庭教育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當,若不明兒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沒有成效可言的。 ——中國知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美國知名家庭教育作家珍妮;艾里姆 家長要善于細心地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支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欲。 ——日本知名兒童早期教育家木村久一
父母的成長:一個爸爸的親子感悟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飽含深情的親子教育書,該書真實記錄了作者陪伴孩子成長的點滴片段,處處凝聚了一位父親的真情實感。 這是一本潛心原創的家庭教育力作,該書以心理咨詢師的專業視角,結合多年親子生活中的種種見聞和感悟,并根據數千名父母的家庭教育提問,歷經數年創作而成!書中眾多鮮活的家庭教育案例和切實的家庭教育方法,值得借鑒與參考。
父母的成長:一個爸爸的親子感悟 目錄
第1章覺察——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長
01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2
02孩子也是我們的老師/5
03歸屬感與母嬰共同體/8
04如果孩子問你,我從哪兒來/11
05孩子滿嘴“屎尿屁”怎么辦/14
06像對待成人一樣去尊重你的孩子/17
07保護孩子的“自私”和獨立/20
08偏離方向的兩種“愛”/23
09從接孩子放學想到的……/26
10正確看待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30
第2章情緒——穩定的狀態是親子關系的核心
01看懂孩子情緒背后的需求/36
02學會處理孩子的情緒/39
03情緒本身不是問題/45
04培養自我情緒管理的能力/49
05學會表達情緒是一項重要的能力/53
06情商的培養比智商更重要/57
07當我們談論養孩子時我們談些什么/62
08別讓期待成為孩子前進的包袱/66
09不吼不叫完成作業的秘密/71
10有一種愛叫你以為那是愛/75
第3章溝通——爸爸媽媽會好好和你說話
01有時,語言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利刃/80
02親子溝通的幾個策略/86
03不當表揚的表現和后果/90
04學會肯定,但慎用表揚/93
05你喜歡跟孩子講道理嗎/98
06說教讓人失望,體驗帶來效果/102
07不要在評價中給孩子貼標簽/106
08批評有必要,但你是否理解何為批評/109
09觀點一致性與行為一致性/113
10讓孩子太聽話也許是個錯/117
第4章陪伴——我知道你離不開我們
01再成功的事業,也無法彌補教育孩子的失敗/122
02陪伴重要,但陪伴的質量更重要/126
03教導孩子的態度與方法/131
04隔代教育的沖突與化解/135
05“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有個“熊家長”/141
06父母要為孩子建立規則意識/145
07延遲滿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148
08父母千萬不要代替孩子成長/153
09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160
10面對青春期孩子,家長如何修煉/166
第5章成長——父母成長是親子關系改善的前提
01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174
02父愛和母愛的不同養分/178
03夫妻關系問題對孩子的影響/182
04其實是孩子在照顧你的情緒/186
05要讓自己配得上孩子的優秀/190
06別讓孩子活在自卑的陰影里/195
07沒有完美的父母,何求完美的孩子/202
08面對孩子,你關注什么就得到什么/206
09愛是一種重要的能力/210
10父母的成長是親子關系改善的前提/216
第6章問題——那是爸爸媽媽為你做得還不夠
01經常制造麻煩的孩子更需要關愛/220
02多動,手腳不停的孩子/222
03喜歡攻擊別人的孩子/225
04孩子尿床背后的秘密/228
05有“拖延癥”的孩子/230
06愛“撒謊”的孩子/232
07經常“生病”的孩子/235
08對特定物體有恐懼的孩子/237
09有厭學情緒的孩子/240
10孩子可能會用“癥狀獲益”來保護自己/244
后記/249
父母的成長:一個爸爸的親子感悟 節選
《父母的成長(爸爸的覺醒成長語言話術)》: 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模式中會有很多值得成人學習的地方。 孩子會主動交朋友,沒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就是為了能一起牽著手跑來跑去,就是為了單純的交流和快樂,而這個能力,很多歷經滄桑、在世俗中摸爬滾打的成年人已經喪失殆盡。 孩子不會掩飾情緒,前一秒淚珠還掛在眼瞼下,后一秒就可以毫不掩飾地破涕為笑,多么真實的喜怒哀樂。而我們“行走江湖”已久,早在面龐上罩了一層又一層的面具。 孩子有強烈的求知欲,看到一個新鮮的東西會不停地追問和探究,直到自己完全滿意,我們卻對很多新生事物失去了好奇,對未知的探索能力已經逐漸喪失。 我們一直追逐,不停趕路,卻忽略了很多更本質的東西,健康、友誼、自我、真實……這些寶貴的東西離我們越來越遠。其實孩子已經在不經意問給了我們很多提醒,只是我們選擇視而不見。 馮唐曾經提出“油膩中年男人”的說法,一度引發了很多人的反思和討論,*多三四十歲的男人尷尬地看著保溫杯里的枸杞感慨不已。很多人進入中年之后,慢慢開始對新鮮的東西失去了興趣。不少男性朋友里,更愿意在無意義的飯局中、酒吧里、牌桌上去消耗自己的時間,或是躲在房間。里打游戲,躺在床上刷手機。一邊摸摸自己日漸凸起的大肚腩,一邊慨嘆逝去的青春,把“油膩中年男”演繹得活靈活現。 要知道,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保持年輕的狀態,*重要的就是他還愿意主動去嘗試和體驗,對不斷涌現的新鮮的東西充滿好奇和興趣,還可以沖著一個方向努力奔跑。而這種狀態,表現得*真實、*酣暢淋漓的不就是孩子嗎?有一次,我們帶著兒子去公園玩,剛巧碰到了他的一個同學,那個孩子的爸爸帶著兩個孩子放風箏,我看著那位爸爸牽著風箏跑來跑去,兩個孩子跟在屁股后面嗷嗷地叫著跑著,開心得不得了,沒多久那個風箏“啪”地一頭栽到地上,他們笑哈哈撿起來繼續跑。那個爸爸雖然臉上有滄桑,頭發不濃密,年齡也四十上下了,但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年輕、很陽光,一點兒都不感到“油膩”。在我看來,一個中年男人要想不“油膩”,也許只要能在閑暇時用心陪伴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陪他(她)在地板上爬,在草地上跑,在游樂場上躥下跳;陪他(她)看螞蟻搬家,看春蠶吐絲,看朝陽升起;陪他(她)徜徉在書海里,奔跑在球場上,陪他(她)思考一個又一個為什么……讓自己閱盡千帆,依然帶著一顆孩童的心,不也是一種生命的蛻變嗎? 馮塵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后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是的,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單是為了孩子,更會讓我們的生命獲得一次升華。 ……
父母的成長:一個爸爸的親子感悟 作者簡介
張尚,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管理與領導力培訓師,東華大學MBA發展導師,多年世界五百強工作經驗。作為企業培訓師,近十年來為眾多知名企業與高校提供上千場企業管理與領導力課程。 授課之余,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致力于親子領域的研究與分享,積極為學校和相關機構提供親子講座和心理咨詢,多年來,為眾多有親子關系困擾的學員提供家庭教育輔導。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