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花戰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一代花道大師如何為摯友千利休伸張正義,以花勝劍?作家止庵推薦 花開的聲音,即是生命綻放的聲音。這部充滿美學和哲學思考的小說,令人從花道中感悟生命的力量 池坊華道會事業部部長德持拓也作序,同名電影由知名演員野村萬齋主演 花道之神髓,在于因小見大,因有見無,以有限的花、草、木,呈現空間的無限與時間的無限 譯文瑰麗典雅,回味悠長;知名插畫師手繪封面,精裝雙封,帶來美好閱讀感受
花戰 內容簡介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戰亂紛紜,人人命運無常。
京都六角堂的插花僧人池坊專好,擅長用花的力量撫慰人心,聲名遠播。并因為共同的審美和信念,與茶人千利休結下一生之緣。
然而豐臣秀吉得勢后,與利休發生激烈沖突。為了堅守自己信奉的美,利休悵然離世。專好身邊之人也一個個死于屠刀下。面對知己之歿,以及萬千生靈,池坊專好該如何以花為劍,向自負傲慢的秀吉發起挑戰?
《花戰》描繪了花道大師池坊專好為摯友千利休伸張正義,以花勝劍的故事。花開的聲音,即是生命綻放的聲音。這部充滿美學和哲學思考的小說,令人從中感悟生命的力量。
花戰 節選
在七月將要結束的一天,寺中蟬鳴震耳,從一早起,夏日的陽光就十分刺眼。 一位僧侶走出水池旁的僧坊。他剃了頭的前額十分寬闊,垂著眼睛,臉上表情和善,給人一種與當時尚武的僧兵相反的平穩之感。 僧侶兩手提著裝有數種草木的木桶。 他出玄關走了兩三步,停下來,將木桶放在腳邊,兩手高舉大大地伸了個懶腰,咯吱咯吱地左右轉動著脖子,深深吸了一口氣。 蟬鳴聲更大了,僧侶端正衣襟,直視前方,再次深吸了一口氣。 “好,今天也要開始了。” 僧侶照例參拜了寺中各處,從里堂進入本堂。 本堂內就算在夏日的白天也十分昏暗,還殘留著涼意。僧侶將木桶放在里堂,正了正衣袍,在本堂中進行今天的早課。誦經聲仿佛與蟬鳴聲相應,抑揚頓挫,響徹本堂。 六角堂山門旁種著大柳樹與龍柏,此外還有松樹、銀杏、紅葉與櫻花等。寺中到處都有美麗的花朵向陽綻放,風一吹,花草也跟著搖曳。 誦經結束后,僧侶開始插起了供花。 木桶中浸著代表京都夏季的大葉檜扇,此外還有柾木、柳枝、桔梗、撫子花、蝴蝶花等花草。寺中已聚集了許多打算觀看僧侶插花的人。僧侶背對大批民眾,向著本尊插花。吉右衛門也在觀看的人群中。 “好了好了,今天也要開始了哦。今天是檜扇呀,要怎么插上去呢?” 吉右衛門像往常一樣活躍現場的氣氛,大聲自言自語。 又是吉右衛門,這人真是喜歡看花啊…… 僧侶感受著背后民眾的視線,拿起檜扇凝視著,將葉子一片片剪下。他注視花木的眼神一改先前的柔和,變得嚴肅起來。 他雙手拿著莖枝,控制力道慢慢彎矯。一旦力道有錯,檜扇的莖很容易就會折斷,不易彎矯。只見僧侶在一點上施以十分的力道,但又避開九分之力,斟酌著慢慢彎矯。然后再剪去一片葉子,讓檜扇飄垂在空中,專注地檢視。 就這樣,原本平凡的檜扇搖身一變,呈現出富有飽滿生命力的姿態。從原野中采摘的檜扇經僧侶稍加修整之后,其中潛藏的生命光輝開始閃爍。他認為世上沒有無用的枝葉花草,真正的美其實是隱藏在深處的。 僧侶堅信,裁剪枝葉可以體現草木本來的美感。 銅制的花器是寺中自古傳下來的,沒有多余的裝飾,外表十分樸素,因為維護良好而呈現黑褐色,具有醇厚的味道。僧侶喜好的便是這樣沒有無謂裝飾的簡樸器物。花器中塞入拳頭厚度的干稻草束,再將花莖前端削尖插入,固定在稻草束中。如此,花的姿態可以昂然從瓶中立起。僧侶將莖枝從瓶口立起之處,即花與水相接的部分稱作“水際”。插花不是單純把花插起來的動作,而是需要將花的特征和自然本質表現出來。 僧侶將被賦予生命的檜扇立在花器中心。經由人的手被移到花瓶這別樣的世界后,檜扇凜然而立,仿佛成了一個有著特別的生命的、無法被取代的人。 “很好,立姿真是漂亮。” 之后,僧侶仔細觀察每一枝花木,再決定如何將其立于花器中,一種又一種,手不曾停下。*后,在底部插上兩朵可愛的白色撫子花,一枝是滿開的花,一枝則是花蕾。花蕾給人一種邁向明天的希望。 僧侶端正坐姿,吸了一口氣,慢慢眺望著完成的花,靜靜放下剪刀,向花行了一禮。 今天的檜扇真是好,要向平太道聲謝。
花戰 作者簡介
鬼塚忠 日本作家,1965年生于鹿兒島市。從大學時代起便到世界各地游歷,回國后從事海外版權引進工作,后獨立創業。 與陳昌鉉、岡山徹合著《跨越海峽的小提琴》,2004年改編為電視劇,獲日本文化廳藝術節優/秀獎。此外,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花戰》《小DJ的戀愛物語》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